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中,封建王朝占了絕大部分時間。
皇上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他的權利高於一切,這是從古以來不變的規則。
但是依然有一些特殊的情況的存在,就比如清朝時期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官職,他的權力甚至超過了皇帝,在200多年期間僅有兩個人擔任過,那這個官職是什麼呢?
又是誰擔任的呢?
皇權的勝利
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歷史上對於清王朝的評價褒貶不一,他有乾隆盛世這樣輝煌繁榮的一面,也有割地賠款屈辱的一面。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康乾盛世代表著中央集權進入了巔峰,天下大事都由皇帝說的算,而其他的臣子的地位一低再低,最後而甚至到了自稱奴才的地步。
其實中央集權的加強並不是隻有清朝才有的,歷朝歷代皇帝們都千方百計的將權力攬入到自己手中,這樣可以提高官員的效率,也能分割大臣們手中的權利。
與清朝相近的明朝就廢除了六部的制度,一切事物由皇帝直接管轄,將其權利牢牢的攥在皇帝手中。
於此同時還設立了內閣,也就是皇帝的秘書,直接聽命於皇帝,更能統一的進行辦事。
而到了清朝將此發揮得更為透徹。
他效仿明朝的制度。
在皇帝下面設置了六部,而且為了分割貴族權利又設立了督察院。
而在雍正年間,清朝又設計了一個機構名為軍機處,其主要目的是處理戰事內務,大大小小的軍隊隻聽從皇帝的命令,也代表著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
但即使是這樣,清朝依然有個職位的權利遠超過皇帝,這個職位就是攝政王,而且歷史上隻有兩人擔任,一個是清朝前期的多爾袞,一個是清朝快走向滅亡的載灃。
多爾袞操控順治
首先我們來講的是多爾袞,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從小便隨父親征戰沙場,名揚萬裡。
可以說大清朝打下的江山的一半以上都是他的功勞,這樣名聲顯赫的人卻沒有得到皇位。
皇太極死後按照規定應當由他的長子來繼承,其長子名為豪格,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和多爾袞相比,多爾袞的才華更勝一籌,呼聲最高,而且在多方面碾壓豪格。
就當眾人以為皇帝會在兩人之中產生之時,多爾袞卻選擇讓皇太極和孝莊太後的兒子順治皇帝繼承王位。
根據野史記載,多爾袞喜歡順治的母親孝莊太後,而皇太極並不喜歡孝莊太後。
兩人之間有不可訴說的親密關系。
孝莊在皇太極死後,並不像一同陪葬。
而是想以皇帝母後的身份活下去,於是就巴結上了多爾袞。
多爾袞對孝莊也有心意,兩人雖然礙於世俗目光沒有公開,但孝莊好歹在多爾袞的庇護下生存下來。
不僅如此,在多爾袞的各方面的努力之下,讓孝莊的孩子甚至當上了皇帝。
可此時,順治皇帝的年齡尚小,完全不知道當上皇帝的意義,他就像一個空架子一樣任人擺佈。
但確實,小孩子當皇帝簡直就是兒戲,的確需要有人來輔佐。
多爾袞並不傻乎乎的一味付出,而是保留自己的權利,成為皇上背後的指點江山的人,處處限制皇帝的權利。
而多爾袞過一段不是皇上,卻比皇上還要風光的時光後,從馬上失足摔落,最後一病不起,這樣的變故讓順治皇帝可以親自掌控清朝的權力,成為真正的皇帝。
說來奇怪,順治皇帝並沒有對多爾袞的輔佐感恩戴德,而是充滿了矛盾。
順治皇帝為多爾袞舉行了厚葬儀式不久後又將他挖出來進行鞭屍。
即使順治皇帝的成功離不開多爾袞,但是順治皇帝卻對多爾袞恨之入骨。
載灃操控溥儀
第二位攝政王是溥儀的父親載灃。
說來可笑,當一個國家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隨便拉出來一個人都能當皇帝。
慈禧太後在死之前將三歲的溥儀立為皇帝,想想看,滿朝文武對著一個孩子進行朝拜,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
不僅如此,慈禧任命他的父親載灃為攝政王來幫助處理大事。
慈禧的算盤打著好,她選擇用孩童來作為皇帝,是為了確保自己能在其後垂簾聽政。
希望傀儡皇帝能聽從自己的指揮,讓自己牢牢地掌握著權力。
然而不幸的是,慈禧宣佈溥儀繼位後,便很快去世了,那麼清朝的大權就落在了攝政王的手裡。
雖然溥儀的父親掌握大權,但是本身卻沒有能力改變病入膏肓的清朝。
這位攝政王雖然也努力的想改變清朝現狀,恢復國家元氣,但一個人的力量難敵四手。
朝廷上大臣的心懷鬼胎,賣國者接二連三。
載灃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中國被列強四分五裂。
載灃所處的時代風雲變幻,腐朽的清王朝從隻能從外部瓦解。
直到第二年在革命黨以及的逼迫下,溥儀退位,大清從此走向了滅亡,而這位攝政王也被稱之為亡國的攝政王。
即便如此,他依然刷了自己的存在感,那就是溥儀長大後簽署了日本侵略者的協議,在北方成立了偽滿洲帝國,徹底成為日本人的傀儡。
而載灃認為兒子這麼做是叛國的,可依然沒有太多的權力反對阻止兒子,能做的也隻不過是用言語來批評,並沒有改變歷史現狀的能力。
而後載灃度過了最後的一段貴族時光,盡管他的身份被當時的革命者口誅筆伐,但從事實上來還算是安享晚年。
結語
由此我們可見攝政王是一個很特殊的職位,因為他的權力高過了皇帝,最主要原因是皇帝都是孩童,隻是名義上的皇帝,而攝政王是真正掌權者,一般情況下在特殊時期才會出現。
但是,攝政王的目的依然是維護皇權,是鞏固封建的統治。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