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是根據作家二月河的原著《雍正皇帝》改編,由胡玫導演,焦晃、唐國強、杜志國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自1999年播出至今20年來,一致好評不斷,是中國難得的經典歷史神劇,目前豆瓣評分9.1。
電視劇版的《雍正王朝》與原著多少有些出入,但是可以說改編的電視劇超過了原著。
劇中,雍正皇帝有年羹堯、李衛、隆科多、田文鏡等得力助手,但是,要說早期最得力的莫過於年羹堯。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年羹堯,尤其對其前恭後倨、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感興趣。
那麼,為什麼年羹堯要前恭後倨呢,私以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作者主要為體現為官之道,朝堂的兇險和無奈。
前恭的原因
第一,從年羹堯來說,早期在還是四爺的雍正皇帝手下辦事。
由於自身需要借助康熙的四皇子的勢力,幫助自己加官晉爵。
有求於人,當然得低頭。
正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更何況有求於人呢?
所以說,就算有再多的不耐煩,也會為了達到目的恭恭敬敬。
第二,四爺還未登基前,年羹堯是四爺府出去最大的官,當官最重要的是要穩,穩後才能找機會求進。
而康熙朝,奪嫡之爭早早就暗流湧動,朝局不甚明朗。
年羹堯又是四爺府的人,已是奪嫡局中人,身不由己,必須、也隻能與四爺同進退。
他不管是對四爺,還對朝中其他官員都要恭敬,因為他是四爺黨的核心人物,要為四爺黨樹立形象。
所以年羹堯必須對四爺這顆大樹恭恭敬敬,四爺黨穩他才能穩,他才能有機會。
年羹堯的恭敬,也必須在四爺容忍的情況下,對八爺黨、太子黨等派系也要恭敬。
因為局勢不明。
作為核心黨爭人物,結局通常不會好,所以對其他派系的恭敬也是一種提前自保,當然也是一種進取。
多個灶臺同時恭敬的燒,是為了穩住自己位置。
第三,四爺未登基前,對年羹堯這位得力幹將,自然關注要比其他人和登基後要多。
年羹堯自知分量和處境,關注的多自然年羹堯就要更小心,更恭敬。
第四,為官之道,穩字當頭,穩就是進,不穩就是退。
要穩就必須恭敬,恭敬才能有機會,才順風順水。
年羹堯,當然懂得這個官場之道。
後倨的原因
第一,四爺登基後,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年羹堯的作為四爺黨的核心人物,一榮俱榮。
有了擁立之功,當然前途無量,恭恭敬敬那麼多年,也算出頭了,可以適當的驕傲一下。
第二,特別是年羹堯立下平定羅卜藏丹津不世之功,穩住了雍正朝,此功甚至比擁立之功更大。
有功則倨,這是人性。
第三,這也是年羹堯的本性,他本來就不是一個會恭恭敬敬的人。
前期的恭敬隻是局勢要求,自己升官的需要,隱忍了本性而已。
正如劇中,在四爺府一直恭恭敬敬辦事小心的年羹堯剿滅江夏鎮。
手段之毒辣,貪財瞞報,這是一直用了年羹堯多年的四爺都不知道。
雍正登基後,自己有了兩大奇功,本性自然適當的顯露出來。
第四,最重要的一點是,雍正登基後年羹堯已完全無退路,最好的結局就是像張居正一樣死掉然後被清算,可是沒有那麼多人可以這麼幸運。
年羹堯受局勢所迫,不得不為雍正立下兩大奇功。
年羹堯跟隨了四爺那麼多年,對雍正的脾性和手段當然清清楚楚。
年羹堯一個有了如此兩大功勞的心腹,一個即懂政治,又懂軍事的、曾經的黨爭之人,自知雍正絕不會給他好果子吃的,任何帝王都容不下的。
倨傲、貪財、好色等罪名,總比造反、勾結勢力、謀權等罪名輕得多。
年羹堯後期的倨傲,雖然結局大概知道,但是也是他企圖平安降落的一個策略。
第五,年羹堯的倨傲,也正是雍正設計的、期望的,是雍正對他們主仆多年感情最後的關愛,是他們最後的默契。
亂世用能,平則去患,這是永恒的規律。
年羹堯一個有擁立之功、護國之功的黨爭之人,更是不可能留下的,雍正和年羹堯都是被形式所迫的,對年羹堯的處置隻是一個罪名問題。
雍正和年羹堯多年的主仆關系,情感多少還是有的。
雍正也希望年羹堯有一個相對較小的罪名,有一個不那麼嚴重的罪名。
一方面是雍正為自己名聲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年羹堯對多年主仆情感的憐惜。
可以說年羹堯的倨傲,是他對四爺多年的了解,對朝局的把控,也是對多年主仆情感的憐惜的理智選擇。
年羹堯的倨傲,是這一對君臣冤孽最後的默契。
這就是為什麼將孫嘉城安排道年羹堯軍營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年羹堯有了殺孫嘉城的罪名,孫嘉城等清流的氣焰也被壓一壓,雍正一石二鳥之計,年羹堯自然也懂。
第六,年羹堯的倨傲,這是一個最合適的罪名。
一方面,對年羹堯自己傷害最小,另一方面,以年羹堯的本性,倨傲得被幹掉,也是最後的體面。
【結語】
總的來說,年羹堯前期的恭敬,是前途、形式所迫的理智選擇;後期的倨傲,是本性、局勢、權衡利弊、無奈之下理智的選擇。
年羹堯的前恭後倨,體現了為官之道,更體現出了朝堂的兇險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