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作為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明古國』,中國發式也是占據著閃光的一頁,自從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興起,百家爭鳴,社會思潮趨於活躍,衣冠服飾也是百花齊放。
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特殊發式,秦漢時期發髻頗為復雜,僅僅《髻鬟品》的記載就不下百種,結鬟式屬於高環發型,從一至九,九在古時又常常用作『九五之尊』,這種九鬟往往都是皇後和貴妃的發式,在頭頂兩側還能夠懸掛各種金簪風釵,更顯得華麗高貴,結鬟式在秦漢非常也受歡迎。
唐代經濟繁榮,吸收了許多海外文化,在發型上也是靈活多樣,不過多數都是盤疊式,按照盤疊的方式不同,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發型,在王漁洋之詩贊有『青螺如髻秀堪餐』,長安女子也好梳盤桓髻。
每一朝的發型多變,由繁至簡,到清兵入關之後,為了建立政權,強令改發易服,推行『剃發』政策,女子的發型多模仿女真族發型,就是把頭發分成兩股,也就是『叉子頭』,此後又有『一字頭』『牡丹頭』『荷花頭』等等。
而男子的發型更加奇怪,在我們看的清宮劇當中滿清一族的男子都是梳著陰陽頭,所謂的『陰陽頭』就是將頭發的前半部分剃掉,後半部分編成發辮,不過這種發型是清末時期才開始流行了,真正的發型叫『金錢鼠尾』。
從漢朝以來,歷代封建王朝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講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漢人在成年之後都不得剪發,《禮記·內則》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男子20歲行弱冠禮。
而女真族則不一樣,他們常年生活在荒漠地區,靠著馬背生活,頭發太長不好打理,也容易影響狩獵,幹脆就梳最簡單的發型『金錢鼠尾』,這種發型不同於陰陽頭,留的發髻要比小拇指還要細,能夠穿過銅錢的方孔才算合格。
但漢人歷經了兩千多年儒家熏陶,自然不可能減掉頭發,於是清初期就出現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兩種態度,雖然抵抗勢力有很多,但隨著時間流逝,從抗拒也到慢慢接受了。
在初步抗爭當中,漢人沒有留下『金錢鼠尾』,但到1799年蓄發不能超過全發的三分之一,日本商人竹內藤因為海難在北京居住了一年,並編寫成了《韃靼漂流記》,書中寫道: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發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
1799年之後,發量開始增多,這也說明清朝開始走下坡路了,太平天國時,洪秀全為了反抗清朝統治,實現嚴厲的剪辮子行動,太平軍所到之處『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雖然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但剪辮之風日益高漲。
民國成立之後,為摒除舊習,孫文親自通令全國剪發。
其實辮子從『金錢鼠尾』到『陰陽頭』,雖然看似是是奉行的女真的法則,但實際上是滿清被逐漸『漢化』的過程,從另外一方面也是證明社會在不斷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