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膽大包天的貪官,並非貪腐那麼簡單,乾隆臉都被氣綠了。《網路歷史》

最終導致王亶望被斬首示眾的案件,就是清代歷史上第一大貪污案——『甘肅冒賑案』。

乾隆統治中晚期,腐敗已經蔓延

然而這個案件本身,其隱含的政治意味,遠超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且聽小編分析一番。

王亶望因為巨額貪污,自然無法逃脫責任,但他最大的死罪,卻不是貪污,而是觸動了乾隆的痛點。

1. 欺君之罪不可饒恕

乾隆皇帝是非常精明的一個人,甘肅冒賑案發生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到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此時乾隆雖然年老,但精明未減,可是王亶望就是能把乾隆騙的一愣一愣。

王亶望真是個牛人!

王亶望是山西臨汾人,他的老爹王師曾任江蘇巡撫,作為一個高官的官二代,王亶望從小就很熟悉官場各種潛規則。

王亶望是官二代,很熟悉官場規則

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做到了甘肅佈政使的位子上,他發現了發財的機會——捐監。

甘肅地處偏僻,長年災害頻繁,朝廷鞭長莫及,苦於賑災難行,於是早有捐監賑災之舉,乾隆元年,捐監賑災之事被朝廷明令停止。

乾隆三十九年,陜甘總督勒爾謹奏報朝廷,請求在甘肅恢復『捐監』。

乾隆皇帝予以批準,但強調,『捐監』時一律以糧豆收捐,不得以銀兩折收。

乾隆為了防止其中潛在的尋租行為,還特地派他信任的王亶望出任甘肅佈政使,沒想到王亶望不但沒有遵照乾隆的旨意搞『捐監』,反而中飽私囊。

這對乾隆顏面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王亶望上任之初,還一度堅持隻收糧豆,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他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發財機會,於是把收糧豆改為銀子折現。

朝廷為什麼會同意呢?

後文再談。

王亶望在貪污大量銀兩的同時,不斷向乾隆上書救了多少多少災民,災民們又是如何飽含熱淚感謝朝廷,感謝乾隆明君,哄得乾隆心花怒放。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王亶望因為辦理『捐監』有功,出任浙江巡撫。

如此欺瞞,簡直把乾隆玩弄鼓掌之間,單是這條,就能讓王亶望死一千次了。

2. 地方貪腐成集團化趨勢

這是王亶望甘肅冒賑案中,最讓乾隆震撼的地方。

此案表明,甘肅官僚集團上下齊心,呈現高度組織化貪腐傾向,共同欺騙朝廷,中飽私囊。

相比單獨一個人貪腐,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甘肅冒賑案並不復雜,卻持續了七年

而王亶望在此間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串聯省內所有相關僚屬,結成同盟,這種組織和掌控能力,讓人思之恐極,所以,就連乾隆也稱此案『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就連他都沒有見到過這種場面。

此案一共波及到甘肅全省上下二百多名官員,從總督勒爾謹到經受實辦的基層官吏,從前任王亶望,到繼任王廷贊,從乾隆深信的王亶望,到老百姓交相稱頌的王廷贊,完全成為一鍋醬湯,沒有一個人是幹凈的。

3. 地方官吏與朝廷重臣相互勾結

其實,官員要想在某個地方作威作福,必須擺平的就是朝廷內部的關系,所謂『朝廷有大樹,方得好乘涼』。

王亶望背靠的大樹,就是當時掌管戶部的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於敏中。

於敏中表面清廉,實際上是個巨貪

於敏中老奸巨猾,更甚王亶望,他表面清白廉潔,實際上貪污甚巨,當初王亶望向朝廷建議開捐並且折色為銀,乾隆曾經猶豫,正是於敏中不斷慫恿,才讓王亶望願望成真,自然,於敏中的好處是少不了的。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乾隆曾經派人去甘肅查糧,檢查『捐監』賑災一事,本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瞞過去的,但在於敏中提前打招呼與暗中幫忙下,王亶望等人竟然順利過關。

可以說,沒有於敏中,王亶望再能幹,也不可能造出如此貪腐大案,並且在七年的時間裡都未被朝廷發覺,甚至,要不是王廷贊這樣的豬隊友,乾隆可能還不會發覺甘肅冒賑案有詐。

可見,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已經脆弱到何等程度,而一個於敏中,又對朝政之糜爛能夠起到何等作用!

乾隆對這些現象自然是無法容忍的。

於是,不單是王亶望被斬首,就連已經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去世的於敏中也沒有放過,於敏中死時六十五歲,乾隆讓他進了賢良祠,現在看來何其諷刺啊。

乾隆自忖精明,卻在『甘肅冒賑案』上跌了跟頭

後來查出於敏中貪腐兩百多萬兩,折合到今天,相當於兩個多億,盛怒之下的乾隆把於敏中牌位從賢良祠裡挪出。

直到乾隆六十年時,記仇心切的乾隆把賞給於敏中後代的世襲罔替賞賜全部褫奪,又狠狠下旨罵了於敏中一通,可以想象,如果於敏中還活著,恐怕早就被砍頭了。

綜上所述,王亶望死罪並非貪腐那麼簡單,而是觸犯了乾隆最忌諱的幾點:欺君,結黨營私,對抗朝廷。

王亶望的『甘肅冒賑案』不但徹底抹黑了乾隆英明聖君的面子,更是揭露了所謂『康乾盛世』的虛偽,自然死罪難逃。

諷刺的是,王亶望名字中的『亶』字,意思是實在,誠然,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