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陳文盛已經歸還欠款,田文鏡為何還要羞辱斯文?《網路歷史》

《雍正王朝》中,康熙下旨追繳國庫欠款,本寄希一位阿哥主動出來接此任務,可是在京裡的阿哥們都鬼精,知道追繳欠款是個得罪人的差事,即便康熙承諾追回部分欠款都加封親王爵位,卻依然沒有皇子願意接此差使。

最後,由太子和八爺在康熙面前保舉還在江南籌款賑災回來的路上的四爺接此差使,當然此時四爺接與不接還沒拿定主意。

回到京裡後,四爺首次與自己請來的能人鄔思道以是否接追繳國庫欠款為話題做商談,最後,四爺接下了追繳差使。

在追繳隊伍中,四爺保舉了在揚州做知縣官聲不錯、辦事得力的被革孤臣田文鏡協助自己追繳。

追繳期間,因老狀元陳文盛欠銀一兩且已還清,田文鏡卻還對他大肆羞辱。

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田文鏡要這麼做呢?

私以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陳文盛這類故意欠款的人,確實很可惡。

鄔思道給四爺分析欠款人時,將他們分為三類,其中最可惡的就是像陳文盛一樣『唯利是圖而借之』。

而陳文盛欠一兩的行為最是可惡,他缺錢麼?

不,沒人缺一兩,就是缺一兩也不至於要到國庫借。

而他非要到國庫借這一兩,就是『唯利是圖』,既要利益也要牌坊。

陳文盛本不缺銀子,借一兩銀子,是因為看到借國庫銀子的人多,他不借至少有兩個不離影響。

其一,借的人多了,自己不借,就是『異於人』,自視清高,不合流,勢必影響自己在官場上的形象;其二,人人都拿朝廷規定的俸祿,別人俸祿不夠花,借國庫裡的用。

你夠花了,請問你的錢是那來的?

吃黑錢,貪贓枉法?

這太影響政治前途。

所以,陳文盛就借一兩,既不自外於同僚,又不怕朝廷追查,可謂態度極其惡劣,用心十分奸詐。

陳文盛這樣的行為,有點正義之心的人都會為之惡心。

更何況,是田文鏡那樣的孤臣呢?

第二,陳文盛倚老賣老,憑借自己的狀元身份自傲於人。

陳文盛,康熙三年的老狀元,考試可以,辦事能力不行。

靠著寫寫文章,嚼嚼舌頭,借著狀元聲望混了一輩子。

事情沒搞出啥來,官場那套學問到沒少學。

年老了,還要在別人面前倚老賣老,借著前半輩子的狀元身份狐假虎威。

此類人,也確實讓人討厭。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田文鏡不是進士出身,這在古代對士子來說是永遠的痛楚。

陳文盛自己為人惡心,故意欠款,還借機嘲笑田文鏡。

試問,被人戳脊梁骨,誰不生氣回懟呢?

第三,田文鏡羞辱陳文盛,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田文鏡本身的性格特征。

田文鏡在揚州做知縣時,就是一個嫉惡如仇之人,不同流合污所以才被車銘革了職。

也就是說,田文鏡本身性格就是那種嫉惡如仇的人,為官遵循的原則也是利國利民。

而陳文盛這種不幹實事,唯利是圖之人,犯到他手上,必然會激起他的厭惡情緒,不羞辱陳文盛肯定會被憋死的那種。

第四,田文鏡羞辱陳文盛,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有他的打算。

田文鏡非進士出身,憑借機遇和辦事能力才的混得個底層官員,沒想到還因為自己的行事風格被上級給革了。

要想復職、往上爬實在太難。

還好,四皇子知道且喜歡他這類有能力、有信仰的『好官』。

在江南賑災過程中,四爺借了他一頂官帽,對他考驗了一番。

結束後,因為也符合四爺不落難不用的用人原則,四爺決定帶他到京裡做事。

這對他來說,是命運的轉變。

這次四爺,用他追繳國庫欠款,對他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

可是要辦好,辦出彩,很難。

必須從無從下手出下手。

田文鏡剛到京裡,沒什麼人脈,就是個孤臣,隻能憑借自己的機遇和能力將事情辦好。

剛好,陳文盛這等小人撞上門來了。

挑柿子,專揀軟的捏。

陳文盛,一個老狀元,垂垂老矣,一生混混沌沌,寫寫文章,嚼嚼舌頭,混子一個。

沒啥能力,更沒啥勢力。

田文鏡羞辱他時,起哄的人都不是他的人脈,隻是一些不想還欠款的人。

可以說,陳文盛就是個軟柿子。

田文鏡年紀輕輕,能力不錯,剛攀上四皇子,陳文盛這等人,他還是欺負得起的。

另外,也有田文鏡的政治嗅覺驅使他這麼幹,逢迎上級喜好。

嫉惡如仇,利國利民,孤臣是他的人設。

四爺用他就是看上他這等特征,且康熙也同意四爺帶他幹追繳欠款的事,也是看中他的這些特征。

對於追繳國庫欠款這等難辦差使,康熙和四爺當然知道難度多大,必須要田文鏡這等人才會起點作用。

田文鏡羞辱陳文盛,就是因為康熙和四爺都默許他有雷厲手段的。

有領導默許,怕個毛?

結語

田文鏡敢羞辱老狀元陳文盛,不外乎,陳文盛確實可惡、好欺負、刺激了他,且有領導默許,田文鏡自己也嫉惡如仇。

所以,田文鏡,一個剛到京裡的孤臣,敢大膽羞辱陳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