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立年僅三歲的溥儀為帝,與同治十三年立年僅四歲的載湉為帝,如出一轍。
載湉繼承的是咸豐的皇位,溥儀繼承的則是慈禧唯一兒子同治的皇位。
公元1908年11月15日,手握清王朝最高權杖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後崩逝了。
其在臨終之際,下令把做了三十四年傀儡皇帝的光緒,也一並帶走,苦命的光緒皇帝,帶著無盡的遺憾與這個世界告別了。
光緒駕崩了,那麼空出來的皇位怎麼辦?
由誰來繼承,因為光緒皇帝並無子嗣留下,皇位的繼承問題,再一次成為晚清帝國的難題。
然而這一次在選擇皇位繼承人上,比同治十三年的時候,簡單的多了,因為此時的慈禧太後擁有絕對的權威,她說生薑是樹上長的,就是樹上長的,無人敢反駁的。
但同治十三年的時候,是沒有如此大的權威的,因為那時慈安太後還活著,雖然日常龐雜的朝政是由慈禧太後處置的,但名義上慈安的地位是高於慈禧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慈禧太後同輩的人,能夠影響慈禧的人,一個個的都走了,所以這一次選立皇帝,完全是由年邁的慈禧來敲定的,她說誰上誰就上。
那為何慈禧太後又一次的選擇了醇親王奕譞的後人呢?
(光緒是醇親王的兒子,宣統是醇親王的孫子)
因為在皇室宗族裡若論親疏,慈禧太後與醇親王府是最親的,首先慈禧的老公咸豐皇帝與醇親王奕譞是親兄弟,同為道光之子,其次醇親王的嫡福晉葉赫那拉氏是慈禧的親妹妹。
另外溥儀的媽媽瓜爾佳氏,是慈禧晚年最信任的大臣榮祿之女,同時也是慈禧的幹女兒,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溥儀年幼,無法佐理政務,慈禧太後可以再一次的垂簾聽政,雖然她此時已經病入膏亡。
慈禧太後非常怕死,這一點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就得到了最好的佐證,八國聯軍在議和的條款上,第一項就是處死慈禧太後,這可把慈禧給嚇壞了,為此她不止一次的痛哭流涕,表示自己不想死,只要洋人不殺她,任何條件都可以答應。
慈禧在安排了溥儀繼承大統之時,著重說明溥儀繼承的是同治的皇位,而不是光緒的皇位,其實這是慈禧太後出於私心,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絕後而已。
可憐的醇親王奕譞,不但自己的兒子被慈禧過繼給了咸豐皇帝,最後自己的孫子又被過繼給了她慈禧太後的兒子同治皇帝,不知九泉之下的奕譞對於慈禧的安排是喜還是恨。
總而言之,無論是光緒皇帝還是宣統皇帝,都隻是慈禧太後玩弄權杖的棋子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