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黃世仲為鼓吹革命,曾作長篇歷史小說《洪秀全演義》《又名《太平天國演義》、《洪楊豪俠全集》》敘述太平天國史事。
該書模仿《水滸傳》、《隋唐演義》、《明英烈》的痕跡明顯,單看書中回目,如第一回《花縣城豪傑誕生,小山頭英雄聚首》、第二回《會深山群英結大義,遊督幕智士釋豪商》等等,就知道其沒有脫離『英雄豪傑,萍水相逢,不打不相識,惺惺相惜,相互欽佩,金蘭結義,豪傑大聚義』的套路。
此類套路,此類情節,不過是作者的憑空想象,虛構捏造。
其實,金田首義八人的相識非常簡單:洪秀全和馮雲山是穿開襠褲一起玩到大的發小,馮雲山到桂平紫荊山創建拜上帝會,楊、蕭、韋、石、秦、胡等人成為了骨幹。
至於後來稱兄道弟、並列封王,完全是楊秀清、蕭朝貴托天父上凡、為天兄代言,把洪秀全說成上帝的次子《上帝長子為耶穌》、馮雲山為三子、楊秀清為四子、韋昌輝為五子、石達開為六子所搞的鬼把戲。
這八人中的秦日綱、胡以晄雖然沒被納入『上帝家族』《蕭朝貴娶耶穌的『妹妹』洪宣嬌,為『帝婿』》,但地位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秦日綱。
《李秀成自述》原稿追述說金田起義事,說:『所知事者,欲立國者,深遠為者,皆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天官相秦日昌六人深知。
除此六人以外,並未有人知到王天欲立江山之事』
起事前秦日綱的一些經歷很有幾分《隋唐演義》裡的程咬金、秦瓊的影子,他加入拜上帝會的過程也和《洪秀全演義》裡描寫的『英雄豪傑聚義』的味道相近。
秦日綱原本是廣西貴縣北山銀礦的一名窮苦礦工,和天地會會眾有來往,被驅逐失業。
秦日綱身板壯健,報名當上了當地地主武裝的一名鄉勇。
廣西多山地少,為爭田產,外來的客家人和當地『土人』爭鬥得非常厲害。
原籍廣東揭陽的林鳳祥客居貴縣白沙村,因耕牛走入了當地『土人』的稻田,雙方發生沖突。
耕牛事隻是一根導火索,事件很快演變成大型械鬥,『土人』扯出了團練上千人圍攻林鳳祥等人。
同為客家人的秦日綱不忿,率數十人加入戰團。
俗話說,一夫拼命,萬夫莫擋。
秦日綱殺人的氣勢很盛,一下子就驚散了團練上千人,順利將耕牛奪回。
蕭朝貴等人因此把秦日綱納為拜上帝會的骨幹。
據天兄聖旨記載,秦日綱加入拜上帝會,比餘廷章、黃文安、蒙得恩都還遲。
但在清道光三十年六月二十日,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把秦日綱與剛從廣東花縣來到廣西的洪仁達等聚合一起,為他們的靈魂舉行超升天堂的儀式。
從此,秦日綱也成為了『通天』人物。
林鳳祥連帶著也入了拜上帝會。
金田起義,秦日綱拉起了上千人的隊伍,在貴縣山頭中,人數僅次於石達開。
洪秀全在永安封立百官,封了四個『天兄弟』和一個『天妹夫』為東、南、西、北、翼五王,又封了一大批丞相以下高官,其中職位最高的,就是秦日綱,被封為天官正丞相。
即金田首義八人中,按爵位高低排,秦日綱為第七位,胡以晄《被封春官正丞相》為第八位。
這第七位的排名,一直到天京事變後秦日綱被處死,都沒有變動過。
天京事變中,秦日綱手下有一個名為『肯能』的愛爾蘭人,其目睹了事變發生的全過程,後來口述事變經過,被人整理成文字發表在《華北先驅周報》上,裡面寫的NO7就是秦日綱。
『奪牛事件』為秦日綱贏得敢戰、能戰之名。
在永安州,秦日綱就被安排扼守戰略最為險要的城南的水竇,以對抗清軍兵力最多的烏蘭泰部。
烏蘭泰總兵力數以萬計,且擁有清軍最精良的重炮裝備,殺傷力巨大。
在長達六個半月的永安攻防戰中,秦日綱充分發揮礦工的專長,在水竇山嶺上挖壕築寨,遍佈地雷暗溝,防禦工事做得極為堅固,愣是率部以原始、落後的武器堪堪頂住了烏蘭泰的猛攻,始終未曾失守。
1852年4月,永安州城內彈盡糧絕,太平軍部署突圍。
秦日綱的水竇守軍負責殿後,等城內軍民撤盡,才於後半夜拔隊尾隨。
太平天國將士大部分是全家入伍,轉移過程中,扶老攜幼,掉隊人員很多。
最終,秦日綱不得不在古蘇沖、龍寮嶺分兩線佈防,以阻擊向榮、烏蘭泰兩支主力的追擊。
太平天國運動已引起清咸豐帝的高度重視,向榮、烏蘭泰豈敢跟丟?
揮軍瘋狂追殺。
秦日綱軍與人數和裝備均占優勢的清軍血戰兩日,給敵人以重大殺傷,但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折損了兩千多人,成為了太平軍自起義以來最大的一次損失。
第三日清晨,秦日綱軍在濃霧中穿過崩沖,來到大厄沖,與埋伏在山頭的大隊伍會合。
烏蘭泰部緊追不舍,很快進入了伏擊圈。
太平軍居高臨下,火箭、土炮、硝桶、 石、地雷、滾木一齊發作,打得沖底的清軍屁滾尿流。
經過半日鏖戰,太平軍聚殲清軍五千多人,擊斃清軍天津鎮總兵長瑞、涼州鎮總兵長壽、河北鎮總兵董光甲、鄖陽鎮總兵邵鶴齡。
烏蘭泰跳澗逃命受傷,向榮等少數殘兵敗將抱頭鼠竄。
太平軍因此穩定了局勢,從而順風順水,出桂入湘、入鄂,從武漢出發,分水陸兩路東下,攻下了南京。
1853年九月,太平天國設立侯爵,秦日綱成為第一個封侯者,被封為頂天侯。
1854年一月,翼王石達開在安慶一帶安民,大得人心,政績卓著,楊秀清深以為忌,派秦日綱代替石達開。
秦日綱到了安慶,總攬當地軍政,擴增兵員,軍容甚盛。
因為林鳳翔、李開芳的北伐軍在靜海、獨流被圍,派去的援軍敗返,楊秀清派秦日綱去增援,封『燕王』,加號『霜師』。
由此,秦日綱成為五王之後第一個封王的人。
秦日綱到了舒城楊家店與清秦定三部接觸了一下,就匆匆退返。
恰巧太平軍老將、秋官又正丞相曾天養戰死,武漢三鎮失守,太平軍退守田家鎮。
楊秀清於是命秦日綱赴田家鎮督師。
秦日綱在險要的半壁山上建立5個營壘,並在自田家鎮橫過半壁山的江面安放了兩道鐵索,鐵索之下排列數十艘小船,以槍炮掩護。
又在田家鎮到蘄州長江北岸建築土城,遍佈炮位,好整以暇。
但是,湘軍水師彭玉麟、楊載福部來勢迅猛,順江而下,用洪爐大斧破了攔江鐵索,清陸師羅澤南、塔齊佈兩人又領軍在南岸殺來。
秦日綱在田家鎮、半壁山和黃梅連戰三場,場場皆敗,損兵數萬,大小船隻5000多號被焚。
情況危急,洪秀全急令石達開出馬。
石達開欲擒故縱,將湘軍水師精銳部隊誘入鄱陽湖中,炮火大作,焚燒敵船40多條。
隨後又率輕舟30多艘攻襲敵人,燒毀敵船5000多艘,差一點活捉湘軍主帥曾國藩。
秦日綱乘機自宿松、太湖一帶向西攻,連克廣濟、蘄州、黃州、漢口、漢陽,進而再次把武昌掌握在太平軍手中。
早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不久,清軍就相繼在天京東郊和揚州建立江南、江北大營,死死地卡著天國的咽喉,並威脅鎮江、瓜洲,阻太平軍東進蘇州、常州。
為消此肘腋之患,1856年二月,東王楊秀清從安徽調集數萬人,由燕王秦日綱統率,配備陳玉成、李秀成、陳仕章、塗振興、周勝坤五個丞相為副將,從棲霞、石埠橋一帶東進,一則為解鎮江之圍,二則為破清江北大營、克揚州。
秦日綱僅用兩個多月時間,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殺死江蘇巡撫吉爾杭阿,擊破了清江北大營。
秦日綱東援鎮江之際,翼王石達開已由江西親率西征軍勁旅二三萬人回師。
當秦日綱凱旋回到天京城外,石達開也已抵天京南秣陵關一帶。
楊秀清下死命令,讓他們合力夾攻清軍主力江南大營。
時向榮分兵四出,江南大營存兵不滿五千人。
秦、石齊頭並進,順利攻破江南大營,追殺殘軍至丹陽,逼死了清軍主將向榮。
當此之時,太平軍的威勢達到了鼎盛,太平天國事業也上到了一個巔峰。
可惜的是,盛極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