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派老十四為『撫遠大將軍』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網路歷史》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叛亂,傳爾丹兵敗,六萬人馬被全殲。

康熙震怒,揚言要『禦駕親征』,其實這就是一個姿態,康熙年事已高是不可能再搞什麼『禦駕親征』了,但是,西北的平叛也是關系到大清的安危的大事,皇上不能親證,但必須委派一名皇子『代天子出征』。

康熙給代天子出征的皇子的待遇是相當的高:委任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

究竟要委派哪個皇子去西北『代天子出征』,這個事本來可以是康熙『乾剛獨斷』就可以決定的,但是康熙沒有這麼辦,他還是演了一把『推薦和自薦』的戲碼——究竟派誰去,可以舉薦也可以『自告奮勇』。

在諸位皇子們的舉薦和自薦的戲碼演完了以後,康熙決定委任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代天子出征,赴西北平定叛亂,並且康熙親自送行,十四阿哥胤禵用天子儀仗,可謂是『威風八面』,十四阿哥胤禵似乎已經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離太子之位越來越近了。

那麼,康熙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任命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並封大將軍王,並讓他掌控西北的二十萬兵馬呢?

他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還是通過電視劇《雍正王朝》來分析康熙的『帝王心機』和『馭人之術』。

客觀的講,康熙委派十四阿哥胤禵赴西北平叛,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撫遠大將軍的最佳人選應該是非十四阿哥胤禵莫屬,但這個任命僅限於平叛,與皇位繼承無關。

在康熙眾多的皇子當中,有能力也有資歷擔任撫遠大將軍一職的皇子其實不多,細數起來也就是三個人:大阿哥胤褆,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

在這三個人選當中,大阿哥胤褆因為陷害廢太子胤礽,以及試圖謀殺廢太子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就被終身圈禁,說起來已經被圈禁十年了,盡管這位大阿哥曾經跟隨康熙親征葛爾丹,也曾經作為副將輔佐他的皇叔沙場征戰,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和帶兵能力,但是康熙是不會,也不敢把西北的重兵交到這個『居心叵測』的大阿哥胤褆手裡。

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也是皇子中的帶兵打仗的出身,也是沙場征戰履立戰功的阿哥,但是十三阿哥胤祥因為受到廢太子的牽連,也已經被圈禁,並且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是和叛軍有血緣關系的柯爾克蒙古的公主,康熙更不放心把西北兵權交給十三阿哥胤祥。

這樣一來,主管兵部的十四阿哥胤禵幾乎就成了『唯一的人選』,所以在確定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大將軍王的問題上,康熙的選擇應該是一個必然的選擇,這個選擇的本身並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但是康熙選擇十四阿哥胤禵的過程卻很值得研究,這個過程才是康熙的『帝王心術』和『馭人之術』的體現。

康熙選擇撫遠大將軍的過程和結果,絕對不僅僅是為了確定『西北平叛』的最佳人選這麼簡單,他是在最後考驗他的皇子們,看看究竟哪位皇子是有能力有胸懷有擔當的可以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和這個目的相比較,西北的平叛隻能是放在第二位。

這就是康熙為什麼不『乾剛獨斷』而是要征求各位皇子意見的根本原因。

他需要看的是圍繞這個『大將軍王』誘惑,皇子們都是如何表演和表現的。

幾乎所有的皇子都認定,誰能當上這個大將軍王,誰就可以基本上會是那個繼承大位的人選,於是太子之位的爭奪,就變成了大將軍王的爭奪。

其實,這個大將軍王隻不過是康熙拋下的一個誘餌,但是的確有人上鉤了。

第一個上鉤的還是那個急切的相當太子更想當皇上八阿哥胤禩。

在大將軍王人選的競爭上,八阿哥胤禩是處於劣勢的,他既不會帶兵更不會打仗,但是這個大將軍王的誘惑力太大,直接會左右皇帝大位的傳承,所以胤禩必須要爭取。

他知道和十四阿哥胤禵相比,他沒有什麼優勢,所以他炮制了一套理論:大將軍王其實就是一個坐鎮的,並不需要會帶兵會打仗,只要會籠絡人心就可以,在這方面,八阿哥胤禩很拿手。

他的這個理論通過九阿哥胤禟提出來,作為推薦八阿哥胤禩為大將軍王的理由。

但是,八阿哥胤禩的這個舉動,其實是徹底得罪了那個一直是他的死黨的十四阿哥胤禵。

在胤禵看來,他的這個八哥在關鍵時刻還是隻想到他自己,完全沒有考慮他這個兄弟的利益。

十四阿哥胤禵也很清楚,這是他千載難逢的的好機會,並且是老天賜給他的唯一的一次可以繼承大統的機會,八阿哥胤禩的舉動,讓他徹底的脫離了八爺黨,開始自立門戶進行奪嫡之爭。

這個局面是康熙最滿意的,一個大將軍王的頭銜,就挑起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窩裡鬥,十四阿哥胤禵的自立門戶其實就是給八阿哥胤禩又樹立了一個敵人和對手,八阿哥胤禩的敵人和對手越多,康熙的位子就越安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的康熙,最需要的就是安全和穩定。

同時這個誘餌也是對四阿哥胤禛的一個考驗,康熙要看看他已經初步認定的這個接班人的智慧和胸懷究竟如何。

四阿哥胤禛其實也差一點就上了鉤,但是好在他有一個神一般存在的師爺鄔思道。

鄔思道告訴胤禛,那個大將軍王你不要去爭,你也爭不上,那個人選康熙心中早有所屬,十四阿哥胤禵是唯一的人選。

然後鄔思道告訴胤禛:西北打仗打的是糧草!

鄔思道的分析非常精辟,胤禛也是豁然開朗:既然爭不到這個大將軍王,那就安排能夠控制大將軍王的人選。

於是他們確定的策略就是:由胤禛推薦十四阿哥胤禵出任這個大將軍王,交換的條件就是由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

胤禛告訴他的親弟弟胤禵,我舉薦你當這個大將軍王,並且會全力支持你在西北打個大勝仗。

胤禛的意思很清楚:親弟弟,八阿哥胤禩靠不住了,他可是主管戶部的,他要是在錢糧上卡你的脖子,你就是當了這個大將軍王也不會好過,還是用我的人吧,我不但舉薦你,還要派親信來全力支持你,年羹堯任陜甘總督,糧草軍餉的的補給應該可以放心。

十四阿哥胤禵對此感動不已:還是親哥哥靠譜!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話是真的。

他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個年羹堯會在最關鍵的時候,通過控制大軍的糧草牢牢地控制住了他,讓他的十幾萬兵馬形同虛設,直到這個時候,十四阿哥胤禵才明白所謂的『大將軍王』真的就是一個誘餌,他也上鉤了。

按照通常的邏輯,康旭不可能不知道四阿哥胤禛推薦十四阿哥胤禵的真正目的,因為陜甘總督是封疆大吏,年羹堯的任命是一定要得到康熙本人的首肯,康熙對年羹堯的任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說明康熙是看懂了胤禩的心機,而看破不說破,更說明康熙對此是認同的甚至是贊賞的。

這樣的安排,讓康熙實現了一種相互制約的平衡,一般情況下三角關系比兩極關系要平衡的多,康熙通過對十四阿哥胤禵的任命,憑空給八阿哥胤禩制造了一個對手,這樣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三位皇子就可以互相牽制互相制約,康熙就有時間和精力安排後事,而四阿哥胤禛的佈局,讓康熙清楚的認識到這個老四胤禛的水平要比那個號稱八賢王的老八靠譜很多,康熙進一步堅定了傳位給四阿哥的決心。

事實上經過爭奪『大將軍王』這件事之後,四阿哥胤禛已經被康熙認可,繼承大位已成定局,至於能否順利繼承,康熙能做的就是牢牢控制住『宣旨官』隆科多,其他的就看四阿哥胤禛的本事和膽量了。

這就是康熙的『帝王心術』和『馭人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