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嘆為觀止的吸煙排場:隻有嘴和胸脯動,俄國人都被鎮住了。《網路歷史》

李鴻章是晚清名臣,經常和外國人打交道,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

然而,就是這樣一名大臣,據說卻因隨地吐痰而遭到外國人非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晚清野史的傳聞,李鴻章在出使外國時,曾鬧出不少笑話。

這些都被收錄在《清朝野史大觀·李鴻章出使之笑史》內。

就吐痰之事而談,稱:

  • 在英赴某貴族宴,李索多痰,席次見地皆氈毹,無處吐痰,乃以盛酒之玻璃盞作痰盂,綠濃滋滑,狀至不堪,一班貴女,皆掩口欲嘔,逃席去。

說是李鴻章出使英國時,由於沒有痰盂,所以就吐在了盛酒的玻璃器皿內,讓在場貴族瞠目結舌。

類似的事件,據說還在出使俄國時發生過。

甲午戰爭後,清朝在外交上倒向俄國,並在1896年6月與俄國達成《中俄密約》。

這一密約的促成者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出使俄國時,由俄國財政大臣維特接待。

維特特別在回憶錄中提到了許多李鴻章的陋習,其中就包括抽煙和吐痰。

總而言之,或許有部分虛構,但李鴻章隨地吐痰,倒並非空穴來風,這其實是個人習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