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危機也預示著巨大的機遇。
特別是戰亂時期,人們的生活處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當中。
強者如魚得水建功立業可以成就一番偉業,弱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前途未卜,猶如自然界殘酷的生存法則,淘汰弱者留下強者。
清朝末期就處在這樣的時局當中,1852年11月曾國藩接到朝廷詔令,奉命和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
清朝統治者對漢人掌握兵權一向比較敏感,此時為何放權給以曾國藩為首的一眾漢人兵權創辦地方團練呢?
原來這支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洲女真貴族,早已不是當初努爾哈赤時期那支披荊斬棘,驍勇善戰的馬背民族了。
入關的這一百多年間早腐化墮落了,在和太平天國起義軍的較量當中是滿洲人是屢戰屢敗。
戰無可戰之兵,退無退之地,不得已而起用一眾漢人。
曾國藩雖然在戰前已經非常有名氣升官也很快,但這在戰勝太平天國後來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巔峰時期的曾國藩掌握著半壁江山,手下兵馬達到30萬之眾,職位更是達到了有清以來權力最大的總督。
個人的威旺事業權力都達到了巔峰時期。
就在這如日中天之際手下之人紛紛上奏勸誡,或明示或暗喻取清朝而代之。
曾國藩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膨脹的得意忘形,留下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分別引用了蘇軾和王安石的詞來表明自己絕無二心效忠朝廷。
曾國藩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之後內心就毫無想法?
不想推翻這個危機四伏、沒落腐朽的清王朝?
卸掉權力,繼續跪在滿洲人面前俯首稱臣,任憑滿洲人的欺壓奴役漢人?
顯然不是,曾國藩飽讀詩書通讀二十四史,我相信曾國藩對這一事經過仔細斟酌權衡利弊之後才做出的決定。
要想讀懂這段歷史必須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我想基於曾國藩做出決定的有以下幾條:
1:內憂外患,國內形勢一片混亂。
戰亂期間各種大大小小的勢力乘機崛起,太平軍主力雖然已經剿滅但尚有殘餘散落民間。
捻軍此時正在做大實力僅次於太平軍。
清朝雖已腐朽沒落但尚有實力和號召力。
到時候戰端一開更是民不聊生。
國外諸多列強環視虎視眈眈,以自己的利益優先哪勢力能保證自己的利益就扶持誰。
增加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搞不好到頭來為他人做嫁衣。
2:湘軍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慈禧工於心計不會毫無作為看眼曾國藩做大,扶持其他勢力來抗衡曾國藩的湘軍集團。
現在剿匪大家夥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像我們的委員長北伐很順利有點膨脹了》,真的到了扯旗造反像李鴻章、左宗棠這樣的重臣未必會響應。
3:曾國藩自幼體質孱弱,天資愚鈍又不懂軍沒有這方面的天賦,自古開國皇帝哪個不是身強體健能軍善戰的《欺負孤兒寡母篡位的除外》。
在跟太平天國的戰鬥中打的十分艱難敗多勝少多次想要自殺。
再者從小飽讀詩書受儒家文化影響比較大。
雖然曾國藩已經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這事情並不算完,此時此刻的實力和地位讓很多人寢食難安,他要化被動為主動交出這一切明哲保身。
就有了後來交權裁軍的一幕。
辦理完了這一切清朝統治者給予了很高的稱贊和待遇。
接下來對捻軍的作戰表現平平,主要的重任都由李鴻章、左宗棠來完成。
可以說清朝後期都是靠這一眾的漢臣硬生生的為王朝續了幾十年的命,歷史就是歷史我們不好評價前人做的是好是壞,是對是錯。
一代人做一代的事情,也許他們那一代人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國家為中華民族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