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國藩的為官過程,解讀《曾國藩家書》系列之17:
曾國藩能成為一名清官,絕不是偶然。
他在京城為官時,寫給祖父的家書中,就說了一件讓他愧疚的事情,即無錢孝敬祖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六月十日,曾國藩給祖父寫信時,特意提到這樣一句話:
孫在京光景雖艱,而各處通挪,從無窘迫之時,但不能寄資回家,以奉甘旨之需,時深愧悚。
這句話的意思是:
孫兒在京城的狀況雖然艱難,但四處東拼西湊,還沒有到十分窘迫的地步。
隻是不能寄銀子回家,孝敬堂上長輩,常常深感愧疚不安。
這段話很樸實,將曾國藩無奈、誠實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封建社會,如果家中有人在朝中為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曾國藩入朝為官以前,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農民,他考中進士,成為翰林後,是家中的驕傲,但從曾國藩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自己能入朝為官,並沒有絲毫得意之想,更沒有想到如何撈點銀子,孝敬家中的長輩們。
在清朝腐敗的官場上,大部分官員進入官場,都是有所圖:
一是為了斂財。
清朝時期,讀書的成本非常高,這不僅是求學時給予老師的束脩,就是進京參加考試的花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曾國藩3次到京城考試,家裡早已負債累累。
正是讀書所付出的代價太大,很多人考中進士,成為朝廷的官員後,就會想方設法斂財。
二是為了博得名聲。
清朝官員們的編制很少,一個人即使考中進士,也不一定能立即獲得實缺。
曾國藩考中進士後,在翰林院實習三年時間,才成為翰林院裡的一名從七品檢討,而且是實缺。
和他在翰林院實習的4個同學,沒有他幸運,分別被分配到江西、廣西、湖南,成為候補知縣,必須等到有位置的時候,才能遇缺即補。
正是實缺位置很少,一些人進入官場,手中有了一定的權力後,就變得十分高調,讓家裡大肆建房買地,立即就變得財大氣粗,期望獲得周圍人的敬佩。
曾國藩確實是一個例外,他寫這封家書時,是在翰林院裡工作的第二年。
清朝最重翰林出身,一個人能進入翰林院工作,就表示非常有前途,未來成為封疆大吏、封侯拜相,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雖然前途很光明,不過,曾國藩卻顯得十分低調,對祖父、對家人沒有絲毫隱瞞。
他告訴家人自己的經濟狀況,不僅是為了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希望家人們不要因為他在朝中為官,就揮霍無度,目中無人。
很多時候,當我們有困難,尤其是經濟困難的時候,往往不會將這個消息告訴家人,害怕家人擔心。
而曾國藩卻不這樣認為,他即使對家人愧疚,也不會讓自己為了錢財,而變成一個貪婪的官員。
事實也如此,曾國藩的家人對他十分支持,不僅不會向他索要銀子,寬裕的時候,甚至還會給他寄銀子,幫助他改善生活。
曾國藩在京城為官13年,他幾乎都是在借錢中度過,直到他成為兩江總督後,才將債務還清。
曾國藩的清廉,十分罕見。
《提示:文章已全網維權,抄襲、搬運者請謹慎,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和損失。》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