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石,清朝的沒落,核心原因之一就是軍隊落後,清政府雖然號稱百萬雄獅,但戰鬥力卻無法同帝國列強相提並論,最終被打垮進而覆滅。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清朝滅亡後,清朝軍隊去哪裡了?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世人,直到一九八七年,人們才找到答案。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早期清軍發展
金國建立初期,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清軍,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軍,後來征戰明朝過後,八旗軍就吸納漢人,成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兩大軍部。
雖然兩個部隊組成人員不同,但在清朝地位同等,或許是為了一定程度上穩定滿人統治,減少漢人抱怨。
入關之後,綠兵出現。
綠兵又稱綠營,是八旗軍收編漢人組成的軍隊,之所以叫綠營,是因為他們的軍旗顏色是綠色。
除了八旗軍和綠營,清政府入關後還培養了一批水師,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擊敗鄭成功等海上反抗者。
清軍軍事力量達到頂峰是在康熙年間。
那時的清軍,將軍勇猛無敵,皇帝意志堅定,因此打了無數勝仗,包括平定三藩之亂、擊敗俄國、平定葛爾丹等。
在這之後,清朝便進入長達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軍隊也因無仗可打變得懶散。
國家穩定後,清政府不願意拿錢養一批沒有用的士兵,於是八旗軍地位變得無比尷尬,八旗弟子安於享樂,國庫早就坐吃山空,軍人生活日益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便把日常事務主要交由綠營處理,因為綠營軍漢人多,花費少。
但時間一久,綠營也變成了下一個八旗軍。
清朝後期,國力衰弱,老百姓被壓榨日益加劇,為了活下去,清朝各地開始產生農民起義。
苗民起義、白蓮教、太平天國等起義層出不窮,清政府為了鎮壓起義,派遣大量八旗軍,但最終發現,八旗軍已經徹底腐化,士兵們貪生怕死,毫無戰鬥力可言。
再加上當時沒有衛星地圖,清軍進入陌生區域戰鬥,連地形都不清楚。
為了打贏起義軍,清軍不得不求助綠營,甚至沿途吸納大量漢人組建團練武裝,特別是在平定白蓮教的過程中,清政府發現團練武裝起到了巨大作用,於是清政府便放棄清軍,轉而支持各地團練武裝。
清軍退居幕後
這個時期的清軍已經被朝廷放棄,大量軍人被遣散回家,剩下的清軍也隻是門面作用。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爆發後,也響應清政府號召,自己掏錢組建團練武裝,最終練就出極具戰鬥力的『湘軍』,而他的學生李鴻章也跟隨著組建了『淮軍』。
湘軍紀律嚴明,與洪秀全領導的雜牌軍形成碾壓之勢,最終太平天國徹底被終結。
在平定太平天國殘餘勢力的過程中,除了湘軍和淮軍,部分外國軍隊也參與到鎮壓過程中,其中就包括英軍和法軍。
清政府看到外國武裝力量的強大,也萌生了組建新軍的想法,沒過多久,洋務運動爆發,清軍現代化行動如火如荼展開。
然而,清政府的努力,隻達到了一半效果。
軍隊強大後,對內鎮壓起義軍毫無問題,可是對外依然無法和帝國列強軍隊相提並論。
在中法戰爭中,清軍海軍大敗,在都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水師大敗,這說明洋務運動全面失敗,清朝迫切需要新的有實力的軍隊。
於是戊戌變法應運而生,然而,朝廷守舊派不支持戊戌變法,轉而支持團練武裝義和團。
朝廷打算利用義和團來與帝國列強周旋,破壞鐵路,破壞教堂等等。
最終使得列強忍無可忍,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慈禧被迫『西狩』。
義和團的失敗,讓清政府或者說慈禧看到了新軍的重要性,於是『新政』就此展開。
新政的重心之一就是軍隊改革,清政府發佈三十六鎮軍隊常備計劃,此外還強調加強海軍,將北洋水師剩餘部隊組集合起來,組建新的海軍,甚至興辦軍官學校,打算培養更多有能力的軍官。
然而,這些計劃還沒來從理想轉變成現實,清朝就結束了。
清朝滅亡時,清軍陸軍已經有百萬人馬,雖然大約隻有六十萬能派上用場,但相比起之前已經有了巨大進步。
不過清朝滅亡,一切都成了泡影,軍隊隻能解散,軍人回家,或者另尋出路。
九龍城寨
不過,有一個地方的軍隊是個例外,清朝滅亡後,他們不僅沒有解散,反而原地駐紮下來,這個地方就是位於香港的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面積不大,隻有二點七公頃,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香港以前是英國殖民地,因此按理說本該由英國出面管理,但清朝與英國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之後,九龍城寨管理權,又交給了清政府。
為此,清政府隻好專門派出一批軍隊進行管理。
英國也曾打算出兵強行接管過,結果英軍進入九龍城寨後,發現城寨空無一人,於是便放棄了這件事。
那麼清政府軍隊到哪裡去了呢?
實際上,清軍自從駐紮到九龍城寨,便和當地居民生活在一起,特別是當清政府無力支付軍費後,這批軍隊就逐漸由軍人向當地人轉變。
一九八七年,在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中英兩國決定一起拆除九龍城寨,居民遷居,地方重建。
清軍駐紮這件事才得以被人們得知,不過此時的清軍早已成為九龍城寨居民,自此,清朝最後一批軍隊的下落終於有了答案。
結語
綜上所述,清朝百萬大軍在大清滅亡後,大部分軍隊解散,士兵回家,少部分例如九龍城寨士兵,則原地駐紮,逐漸融入當地生活,成為當地居民。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