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洪秀全率領太平軍占領南京城,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並在城中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天王府。
眼看太平天國占據了半壁江山,清廷著急了,為了圍攻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他們設立了江南大營、江北大營2個兵團。
結果,他們卻先後被太平軍攻破。
後來隨著太平天國內部的天京事變發生後,無氣大傷,形勢很快逆轉,1862年,曾國藩在占領安慶後,令其弟曾國荃率領湘軍主力順流而下,一路上勢如破竹攻下了南京城,天京保衛戰也由此展開。
為了保衛京城,洪秀全急令忠王李秀成回援。
李秀成趕緊從蘇州前線撤下來,率主力救援天京。
然而,李秀成所率10多萬軍隊在雨花臺與清軍交戰,雙方比拼了一個多月,太平軍並沒有能擊敗清軍。
李秀成隻好率軍進入天京城,結果他發現城內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在清軍的長期圍困下已陷入『裡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境地。
李秀成於是向洪秀全提出一個建議,4個字:讓城別走。
結果洪秀全勃然大怒,不但拒絕了他的建議,而且還嚴厲斥責了李秀成。
幾個月後,天京城的情況已經糟糕到了極點,李秀成如實奏報:『合城無食,男婦死者甚眾,懇求降旨,應何籌謀?
』洪秀全當即下旨:『全城俱食甜露,可以養生』洪秀全所說的『甜露』就是野草。
1864年5月30日,病入膏肓的洪秀全發佈最後一道旨意:『大眾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
三天後,洪秀全死了,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
一個半月後,天兵沒來,清軍來了,他們攻破南京城,太平天國至此覆滅。
相傳,洪秀全由盛到衰都是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其祖墳的原因。
傳說洪秀全的發跡是祖墳葬得好的緣故——葬到了風水寶地上,其祖墳所葬之地叫『芙蓉嶂』,屬大庾山脈。
山南麓有三個小山崗凸起,右叫『覆船崗』,左叫『鶯蜂竇』,居中的叫『土地壇』。
據悉,宋代風水大師賴文俊曾相過此地,留下占詩一首:『頭頂芙蓉嶂,腳踏土地壇。
右有覆船崗,左有鶯蜂竇。
鰲魚把水口,獅象守門樓。
誰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洪秀全的祖墳因為正好葬在土地壇上,所以後來『落迫書生』洪秀全發動金田村起義,掀起了一場動搖清朝根基的太平天國運動後,很快風聲水起,勢力迅速壯大,占據了半壁江山,一度讓清廷惶惶不可終日。
眼看這樣下去有亡國的危險,清廷便秘詔花縣知縣牟崇齡,將洪秀全的祖墳的後脈鑿斷,以斷其風水,稱為『斷龍脈』。
結果再現神奇一幕,洪家的祖墳的龍脈被斷後,洪秀全立馬落敗下來,最終滅亡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洪秀全的祖墳並未埋在正穴,僅沾了『龍氣』,所以最後沒能長久。
而天京城危在旦夕時,洪秀全之所以不願走,更多的不是他期待『天父』下凡,而是祖先的保佑吧。
如果是這個原因,當真令人唏噓。
而清軍攻入天京,進入天王府後,卻找不到洪秀全。
對此,曾國藩下令,不管是死是活,掘地三尺也要把洪秀全找出來。
20天後,洪秀全的屍體被找到,不是清軍找到的,而是一個姓黃的宮女告發的。
這名黃姓宮女自稱親眼看見洪秀全埋在了天王府的大殿下面。
清軍帶她去指認現場,果然在在天王府內禦林苑假山附近一棵桂花樹下挖出了一個大坑,並沒有看到棺木,而洪秀全的屍體用繡龍黃緞包裹就埋在裡面。
清兵於是將洪秀全的屍體刨了出來,正在這時,出現異常一幕,但見天空突然烏雲四起,電閃雷鳴,然後就降下了暴雨。
有人迷信地認為這是天王顯靈。
盡管出現了『天遣』,但曾國藩不管這麼多,還是下令『毀屍滅跡』。
令清軍將洪秀全屍體拖出來後,進行了狠毒的鞭打,鞭完後將屍體焚燒成灰,最後裝進大炮裡面,一炮轟出去後,灰飛煙滅。
洪秀全死後60多年後,粵系軍閥陳濟棠聽說洪家祖墳地為風水寶地後,重金聘請風水名師堪輿點『龍穴』,將其母遷葬於芙蓉嶂下的洪氏家族墓地,後來陳家果然發跡了,陳濟棠後來感嘆:這裡果真是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