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明朝,都會用『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以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形同其錚錚傲骨。
崇禎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內部是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不斷動搖著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麼滿清政權虎視眈眈,已經將明朝在東北的勢力壓縮到了山海關一線。
而就在此時,皇太極主動向崇禎表達了求和之意,但就是這樣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議,卻被崇禎斷然拒絕。
而崇禎也失去了最後的喘息機會,最終城破自縊,明朝滅亡。
議和,是皇太極主動尋求的。
1642年,皇太極主動向崇禎拋出了橄欖枝,尋求議和。
此時的明朝上至崇禎,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滿清求和的誠意,畢竟,剛剛經歷了松錦大戰的明朝,損兵折將,精心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洪承疇、祖大壽等一眾將領投降,使得明朝徹底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僅能困守山海關和寧遠等幾座孤城。
但是事實上,皇太極的這次求和,不僅是真的,而且態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誠。
其一,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滿洲貴族們,都是主張與明朝議和的,他們對明朝的土地不感興趣,對目前的狀態已經非常滿足。
而真正主張繼續南下的官員,反而都是祖大壽、范文程、孔有德等,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們。
其二,皇太極非常清楚地看到滿洲人口相較於漢族人口少之又少,貿然占領漢族地界對於滿洲部族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並且也沒有做好占領漢族地界的準備,容易被淹沒在漢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剛剛結束的松錦大戰,滿清這面也付出了巨大的損失,也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就這樣,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規格的代表團訪問清朝。
作為清朝的皇帝,皇太極的熱情表現讓明朝使臣受寵若驚,明朝使臣即將抵達沈陽的時候,皇太極特意率領文武官員出城20裡迎接,而且對明朝使臣的態度非常熱情。
皇太極開出的條件,不僅是非常的合適,對於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非常優厚,無法拒絕。
在與明朝使臣的會面中,皇太極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保證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換取清朝的1000張人參、1000張貂皮。
第四,明朝崇禎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們看到這個條件都會覺得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淵之盟』,同樣是和平共處,同樣是互通互市,同樣是交付歲幣,也同樣是兄弟相稱。
這個議和條件,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真的是太合適。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東北地區的戰事,也是對於明朝京畿重地軍事威脅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地把東北地區和京畿地區的兵力投入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上,孰勝孰負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財政支出就是東北的軍費支出,為了同滿清作戰,明朝五次加收『遼餉』,而與滿清的議和將會讓明朝卸下沉重的財政包袱,緩解內部矛盾。
而明朝每年為此支出的100萬兩白銀以及1萬兩黃金,在龐大的軍費開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畢竟在1620年,軍費已經漲到了2300萬兩,崇禎年間數額更為巨大,其中絕大部分都用在遼東與滿清的戰場上。
一個小小的細節失誤,最終讓崇禎拒絕了皇太極開出的條件。
至於前三條內容,只要是個明白人,都會選擇答應,隻是最後一條,兩國以兄弟相稱,平起平坐,因為事關國體,使臣必須要征得崇禎的同意。
明朝代表團回到北京後,隨即把皇太極的意見寫成了書面材料,匯報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
而陳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整理好了文書,準備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由於陳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況,把原本要密奏崇禎的文書當成了公開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結果第二天,滿朝大臣都知道了這件事。
此時,崇禎的朝堂是盡是『文人誤國』的東林黨人,在『義憤填膺』之餘,依舊擺出了天朝上國的架子,不僅紛紛要求彈劾陳新甲,同時也要崇禎斷然拒絕皇太極的這份『喪權辱國』的和談條件。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愛推卸責任的弱點暴露無遺,不僅殺掉了陳新甲,同時也拒絕掉了皇太極的議和條件,把整個國家推向了兩面受敵的深淵,也最終導致了明朝的覆亡。
而在此之前,在遷都和放太子去南京兩件事情上,崇禎也是因為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喪失了最好的機會,也讓大明朝最終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皇太極駕崩,順治登基,最終滿清入關,江山易主。
皇太極駕崩後,順治皇帝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
不同於皇太極的議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舊臣的影響下,多爾袞等滿清高層對於入主中原達成了一致意見。
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自縊,明朝滅亡。
之後吳三桂在山海關前降清,滿清鐵騎隨即殺出山海關,拉開了滿清入關,江山易主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