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之後不是雍正繼位,而是老八繼位,清朝會不會提前滅亡?《網路歷史》

康熙死後,雍正繼位,盡管後世對此有許許多多的猜測,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雍正的宵勞憂勞,孜孜不倦地處理政事,才換來為人稱道的『康乾盛世』。

有人說,八爺胤禩素有賢名,若登基為帝,未必比雍正差。

這是真的嗎?

我們先來說康熙朝的弊端。

第一,吏治腐敗

康熙身上,人性豐滿,他雖然在對外戰爭中表現得異常果敢,甚至偏激,但他對大臣卻總是寬容,即便有人告訴他下面的官員多有貪贓之事,他也是從貪官的角度換位思考,稱『官員們俸祿微薄,讓他們適當貪點沒關系,這也算是朝廷對於底層努力工作的基層官員的補償吧』。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禦史參劾戶部堂官希福納等侵貪戶部內倉銀六十四萬餘兩,牽連的官吏多達112人。

康熙說『朕反復思之,終夜不寐,若將伊等審問,獲罪之人甚多矣』

最後隻把希福納革職,其餘官吏則勒令限期賠款,便算了事。

由此可見,他對吏治縱到了何等地步。

這哪裡還是寬容,分明就是『寬縱』,其直接導致地方上無官不貪,貪官們如同一條條蛀蟲一般,侵害了大清的肌肉,甚至鉆入大清的骨頭,接下來就要喝大清的血了。

第二,土地兼並。

康熙初年,以鰲拜為首的滿清貴族發動了『圈地運動』,盡管鰲拜伏法後,康熙下令禁止圈地,還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但實際上土地兼並從未中斷。

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漸漸掌握到了大地主的手中,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到了康熙後期,國內土地兼並嚴重,『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無田者十九』,不少人丁聚而復逃。

土地兼並問題的產生是封建王朝的必然產物,作為地主階級代表的皇帝是不可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反過來革自己的命。

康熙時,天下承平日久,平頭百姓只要不打仗就是太平,吃得多少,好與不好反而很少放在心上。

而對於最應當關注土地這一經濟載體的皇帝來說,只要天下沒有人造反,土地兼並的弊端便不能顯現。

第三,國庫空虛。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從親政到統一臺灣,消滅三藩、葛爾丹、鄭經和沙俄的威脅,這些豐功偉績都需要銀子;而六次南巡、治理黃河所費更是靡巨。

加上其執政中期以後,官員們朝國庫伸手『借錢』,卻一直有借無還,導致國庫中最少的時候隻有800萬兩銀子。

800萬兩看似不少,可別忘了,當時大清已經擁有超過2億百姓。

這點錢連賑災都不夠,一旦有什麼天災人禍,政權立時就要崩潰。

第四,黨爭嚴重。

黨爭是康熙對官員們寬縱的結果。

康熙晚年倦勤,同時因為兩廢太子,因此對於接班人問題十分重視,將其視作『國本』。

而康熙對官員們的表現十分不滿,於是便給兒子們分派了各種差事,既是對皇子們的考察,又是對官員們的震懾。

可誰知道事與願違,官員們竟抱上了皇子們的大腿,為了自己的前程無所不用其極,逼得皇子們分了派系,原來至親的兄弟成了政治對手。

太子黨、四爺黨、八爺黨這些名目,林林總總,其實哪個是康熙願意的呢。

黨爭之禍,禍及天下,有明一代,便是實例。

再看八爺的作為和能力

老八胤禩號稱『賢王』,這既不是康熙冊封,也不是自己討來的,而是擁戴老八的官員們給的,其真實性和權威性大打折扣。

老八能力肯定有,不然不會公然被抬出來對抗太子和四爺,更不會被後來登基的雍正帝看重,成為名副其實的『總理王大臣』。

但老八的作為卻讓他貶大於褒,康熙朝的四大難題他一個也解決不了,反而四個問題的核心都是他。

他將天下作為籌碼,與親兄弟逐鹿王座,單此一項,他便不是個合格的繼位人選。

反觀雍正,身在潛邸時便是個辦事王爺,風裡來雨裡去,對民生的關注和對時勢的認知遠超老八。

這從他為了解決土地兼並而實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為了解決吏治腐敗實行了養廉銀和密折制度,為了解決國庫空虛實行了『火耗歸公』,為了避免黨爭實行『繼位人密匣制度』……,這些制度現在看來未必都有效,但在當時確實解決了一大部分問題,這才有了雍正末年國庫6000萬兩的奇跡出現。

結論

老八繼位,非但不能解決康熙朝的四大痹症,反而會讓矛盾加劇,因為老八是『八爺黨』的代表,他上臺執政,那些拱衛他的大臣們的榮華富貴可都指著他實現,他隻會在康熙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唯有向來以『孤臣』自居,奉行『君子和而不同』,連對自己有重大貢獻的隆科多和年羹堯犯錯都不容忍的雍正皇帝,恰恰是解決痹症,緩和矛盾的唯一人選。

事實證明,正是有了雍正的朝乾夕惕和兢兢業業,十三年來每天隻睡四個小時的忘我精神,才有了後續近二百年的大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