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九子奪嫡的大戲上演得如火如荼,骨肉手足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上演了一場男人之間的『宮鬥』大戲,不得不說非常精彩。
不過,成王敗寇,九子奪嫡的結局是殘酷的。
四爺登上皇位,贏家全拿。
而八爺黨、太子、大阿哥等等一眾兄弟,皆成了他的墊腳石。
不僅自己身敗名裂,甚至殃及後人。
那麼不禁會有人問,老老實實當個王爺不好嗎?
為何非要去爭這個位置呢?
對於這個問題,主要原因還是權力的誘惑太大了。
正所謂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我覺得但凡對物資有點欲望的人都會。
假如贏了,單車變摩托,雅迪變奧迪。
雖然最終是四哥做了皇帝,但老十三跟著沾光,最終也撈了個鐵帽子親王不是?
而且康熙還給了他們機會啊。
清朝本就沒有所謂嫡長子繼承制的規矩束縛,大家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而康熙又兩度廢太子,讓儲君之位空懸,給了諸位皇子以希望。
所以當胤礽被廢黜後,對於有追求、有資本的皇子來說,大家都是庶出,誰也不比誰的血統高貴,不趕緊博一把還等什麼呢?
當然,除了權力本身所帶來的誘惑以外,清朝王爺的待遇不高也是九子奪嫡的一大原因。
眾所周知,明朝王爺的待遇是出了名的高,明朝朱元璋是窮苦出身,挨過餓受過冷,所以他也非常怕自己的子孫後代過不好,於是他在位時大舉分封同姓宗親,給予他們豐衣足食,榮華富貴,而且世襲罔替。
『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明朝藩王的優厚待遇給明朝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最終明朝的滅亡,和藩王集團這堆蛀蟲有著很大關系。
所以清朝入關以後對明朝的藩王制度進行了很大的改革。
清朝皇子的待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首先明朝的藩王是皇帝封一塊地,在京城長到一定年齡就要就藩,沒有聖旨不準進京。
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內雖然沒有政治權力,但有錢是肯定的。
並且明朝的王爺不準參政,政治權力等於零。
也就是說不用幹活,妥妥的富貴閑人生活。
而清朝的王爺可沒有封地,隻能在京城居住。
而一個王爺一旦沒有封地隻能在天子腳下住著,那麼還有何權利可言。
若是皇帝對自己信任還好,若是皇帝對自己不信任,那麼還得夾著尾巴做人,凡事低調,終日提心吊膽。
其次,清朝的王爺手頭並不富裕。
比如說爵位最高親王,年俸萬兩白銀,看似不低,但其實也不算特別高,也就跟耗羨歸公後的地方督撫一個水平。
這裡你可能會說地方督撫要養師爺、仆人,開支很大。
但問題是一個王爺也有一大家子要養,王府大大小小的開支算下來,其實也不少了。
此外爭奪皇位不僅僅可以為自己帶來權勢,還可以為了自己的子孫能夠更好地享受榮華富貴。
眾所周知,清朝的世襲罔替的制度非常的嚴格。
在清朝,王爺貝勒不算少,而真正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隻有那麼幾個,其他的一律按照帶降一等的制度世襲。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王爺他自己本身是王爺,那麼他的兒子也不一定能承繼他的位置而成為王爺。
而且身為王爺一般也就妻妾成群,所以也會子孫眾多,而王爺的這些兒子們並不是都能夠有爵位繼承的,因而他們以後的身份和地位就堪憂。
清代除了嫡系爵位遞降之外,庶出子嗣獲爵也是極其苛刻。
通常來說,一個親王,如果沒有加恩,除了嫡子能襲郡王爵外,其餘的兒子最高隻能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小妾生的更低,隻能封三等輔國將軍。
另外,繼承這樣的垃圾爵位,還要通過宗室考試。
所以,康熙的兒子們才會拼死奪嫡,要做皇帝。
因為他們誰若能當上皇帝,那麼他的兒子們,以後除了一個繼承自己的皇位外的,其他兒子在怎麼說至少也可以封為王爺,這樣也就無憂了,所以他們才會拼死奪嫡,爭搶皇位。
再者帝王之家一向薄情,沒有親情可言。
康熙的九個兒子們如果不全力爭奪皇位,那麼以後就算其他兄弟當上了皇帝,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因為在皇帝那裡從來沒有兄弟,有的隻是君臣。
因此,若奪嫡失敗,他們是沒有機會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的。
比如康熙的第二十子胤禕,一直沒啥追求,就想當個閑散貝勒。
雍正讓他去東陵祭陵,他嫌累稱病不去,惹得雍正大怒,把他連降三級貶為輔國公。
一直到乾隆繼位後才恢復原有爵位。
而乾隆給他復爵也是有條件的,就是讓他去給雍正守陵。
有趣的是,胤禕之前就是因為稱病不去祭陵,而被貶謫,沒想到終究還是逃不了。
還有老十胤䄉,當初八爺黨爭儲失敗後,他很想當個閑散王爺,但雍正不想讓他閑著,讓他出使喀爾喀蒙古。
喀爾喀就是外蒙,人煙稀少,蠻荒之地,胤䄉不想去受罪,就扯理由不去,後來被訓斥一頓,還是去了,但在半路上又撒謊說有聖旨召他回去,就又沒有去成。
這件事後來讓雍正知道了,直接下旨把胤䄉逮捕,整整關了十四年後,才由乾隆下旨釋放。
總之,清朝皇子們即使想要無憂無慮的王爺,那也根本不是能決定的,而是要看皇帝的心情。
與其這樣,自己還不如破釜沉舟,奮力一搏,以求登上權利最高峰,不受別人擺佈,獲得最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