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八年《1651年》,吏部尚書譚泰在朝廷大喊大叫,為陳名夏袒護,順治很惱火,將其處死,全家抄沒。
譚泰,滿洲正黃旗人,大將揚古利的弟弟,驍勇善戰。
可惜,譚泰私心太重,善於投機取巧,性格又很火爆,栽在順治手裡。
1626年,皇太極繼位,譚泰擔任禦林侍衛,保護大汗的安全。
錦州之戰、寧遠之戰、廣渠門之戰、左安門之戰,譚泰都是沖鋒在前,給正黃旗長面子。
戰功顯赫,譚泰開始擺架子,自行其是。
濟馬,皇太極的堂弟,想得到揚古利的舊房子,便跟譚泰打招呼。
揚古利立下戰功,分配了新房子,濟馬想得到『舊房子』,但譚泰並未上報,讓皇太極十分惱火,便廢了他『牛錄額真』的資格。
史載:『爾為朕耳目,凡事當無隱。
濟馬護乃朕叔父之子,其言尚不能達,民間勞苦嗟怨,何由得使朕知』
皇太極敲打,譚泰並未長記性,隨著戰功的增加,更加飛揚跋扈。
1642年,譚泰率400精兵占據海港,擊敗明軍,洪承疇被俘虜。
松錦之戰,明軍主將無法突圍,譚泰起了關鍵作用。
皇太極也不吝嗇,授予他公爵,還是一等,並擔任禦林軍的首領。
1643年,皇太極病逝,豪格、多爾袞爭奪皇位,崇政殿上劍拔弩張。
多鐸推舉多爾袞稱帝,以正白旗、鑲白旗作為後盾,信心滿滿。
多爾袞繼位,正黃旗、鑲黃旗的地位會降低,他們無法容忍。
會議之前,豪格、索尼、鰲拜、譚泰等人商議,皇位必須由『先帝之子』擔任,這是底線。
所謂的『先帝之子』,本意是豪格,隻是他關鍵時刻『謙虛』,被多爾袞、濟爾哈朗鉆了空子,年僅6歲的福臨『撿來』皇位,是為順治帝。
索尼、鰲拜、譚泰拔出佩刀,快速走向臺,直言:『不立先帝之子,寧可追隨陛下於黃泉』崇政殿外面的兩黃旗將士,也手握刀柄,蓄勢待發。
兩黃旗的『底線』不能被破壞,否則兵戎相見,這是順治得以繼位的關鍵。
換句話說,譚泰是功臣,對順治有『擁戴之功』。
順治繼位,多爾袞攝政,譚泰的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譚泰轉投多爾袞麾下,並攻擊索尼、鰲拜等兩黃旗將士,背叛盟友。
清軍入關之後,多爾袞進行『圈地』,兩黃旗、兩白旗為了爭奪『土地』,明爭暗鬥,還爆發沖突,死傷可不少。
多爾袞偏袒兩白旗,打擊兩黃旗,譚泰看在眼裡。
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譚泰參劾索尼,說他到正白旗的領地抓魚,目無法紀,索尼被革職。
史載:『譚泰怨索尼,訐索尼於內庫牧馬鼓琴及禁門橋下捕魚,索尼亦坐黜』
譚泰對索尼下手,多爾袞非常開心,便讓他率軍征討陜西,對付李自成。
譚泰也能打仗,將李自成餘部痛扁一頓,俘虜十餘萬。
平定陜西有功,譚泰卻發牢騷。
譚泰認為,陜西都是李自成的餘部,沒法立下顯赫戰功,對升遷不利,經常對同僚吐槽,惹惱了多爾袞。
多爾袞派人抓捕譚泰,將其投入監獄,堵住眾人的嘴巴。
隨即,多爾袞前往監獄探望譚泰,看他態度如何。
譚泰表示:若能活下去,一定對王爺效忠,即便是獻出生命。
史載:『王使視之,並饋食焉。
譚泰曰:『王若拯我,我殺身報王!乃出之獄。
五年,復原官』
1649年,李成棟處死兩廣總督佟養甲,與江西巡撫金聲桓、王得仁聯合,率兵擊殺清軍。
南方各地紛紛響應,掀起抗清浪潮。
借此機會,多爾袞將譚泰釋放,授予他征南大將軍,率八旗精兵、漢軍南下,平定江西、廣東。
譚泰以漢軍打頭陣,八旗壓陣,金聲桓戰敗,投水自盡。
八旗、漢軍追擊,連克十餘城,王得仁被俘虜,遭肢解。
李成棟突圍,中途溺水而亡,清軍班師。
平定江西、福建有功,譚泰地位更加顯赫,成了多爾袞的紅人,卻也惹上了大麻煩。
譚泰過於囂張跋扈,借助多爾袞的權勢,屢次挑釁順治。
1651年,多爾袞暴斃不久,順治為了安撫人心,任命譚泰為滿人吏部尚書,與漢人吏部尚書陳名夏一起處理政務。
吏部尚書,六部尚書之首,主管官員任免、選拔。
譚泰、陳名夏、洪承疇等人聯手,在官員選拔中偏袒『自己人』,以及南方人,對『北方人』則打擊。
陳名夏,『南黨』之首,明朝官員。
崇禎自縊後,陳名夏假裝自盡,然後投奔清朝,擔任漢人吏部尚書,地位顯赫。
禦史張煊彈劾陳名夏、洪承疇,說他們偏袒『南方人』,在官員選拔、任免上做手腳,順治叫人調查,結果屬實。
譚泰不服,不但誣告張煊,還在廷議上大喊大叫,為陳名夏辯護,揚言不處死張煊,不足以敬畏法律。
史載:『咆哮攘臂,力庇黨人』。
多爾袞的黨羽力量強大,順治隻能暫時妥協,處死張煊。
三個月後,順治掌握大權,開始算『舊賬』,多爾袞被掘墓。
群臣參劾譚泰,要求誅九族,順治網開一面,將譚泰處死,全家抄沒,對子孫則給條活路。
史載:『上命誅譚泰,籍其家,子孫貸連坐』
譚泰能力強悍,善於帶兵,若能跟索尼、鰲拜一樣,堅持站在順治皇帝這邊,也會成為康熙的輔政大臣,享受榮華。
參考書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