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亡國之君,崇禎死後,被他自己都想不到的人以皇帝之禮安葬,而溥儀,亡國之後又到處蹭皇帝待遇,後來也隻能火葬,連清西陵都回不去。
其中的緣由,不禁讓人唏噓。
1644年3月18日,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來到煤山,留下一封血書,大呼『諸臣無我』,自縊身亡。
貴為皇帝,死之前身邊隻有一個太監;作為亡國之君,死之後,為什麼還能埋入十三陵呢?
從1627年登上皇位,到1644年兵敗自縊,短短17年的時間,崇禎皇帝勤勤懇懇,勵精圖治,企圖挽救大廈將傾的大明王朝。
據史書記載,二十多歲時,崇禎皇帝已經長出了許多白發,並且眼角有了深深的魚尾紋,一副年輕人不該有的老態龍鐘。
盡管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但奈何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明朝的問題已經是積重難返,僅憑他一個人,真的是無力回天了。
崇禎皇帝之死。
1644年春節剛過,北邊的滿清軍隊,大兵壓境,南邊的大順軍隊,步步緊逼,夾縫中求生存的大明王朝,岌岌可危。
但崇禎皇帝可以不死的,大臣們都勸他南逃,建立南明王朝《明朝在南京仿照北京的編制體制,也設有一套政府班子》,就連周皇後,也勸他去南京,以期卷土重來。
但倔強的崇禎皇帝怎麼可能輕易放棄祖宗打下的千秋基業?
想到歷史上數次北京之圍均被化解,此時的他,還是滿懷著信心和希望!
1644年3月16日,聽到大順軍隊達到昌平的消息後,崇禎皇帝連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但朝堂上鴉雀無聲。
突然,不知道是誰,率先大哭了起來,接著,滿朝堂沒有人說話,所有大臣都跟著痛哭起來!
崇禎皇帝怒了:這還是國家的棟梁嗎?
朕的於謙哪裡去了!
不久,昌平城破,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哭聲,明朝的結局,崇禎皇帝的結局,仿佛已經註定。
3月17日,北京城被圍,負責守衛的明朝軍隊,猶如驚弓之鳥,完全沒有了軍人的血性和戰鬥的意志。
對大臣們失望透頂的崇禎皇帝,也不再召集群臣開會,一個人繞著皇宮走走停停,偶爾打罵,偶爾痛哭。
3月18日,剛吃過晚飯,有太監跑過來稟報:陛下,守城提督李國禎帶著守城官兵逃散了,現在敵軍已經攻破內城!
正當崇禎皇帝想再多了解一點情況時,這名太監丟下一句『皇上您也趕緊逃跑吧!』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崇禎皇帝帶著太監王承恩第一次來到煤山,看著紫禁城內火光沖天,聽著朝堂內外炮聲隆隆,悲從中來的崇禎皇帝失聲痛哭。
良久,在王承恩地攙扶下,崇禎皇帝來到了乾清宮,此時的,已經抱定了誓與北京城共存亡的決心,開始安排後事。
他本來是打算讓成國公朱純臣輔佐東宮太子,光復大明江山的,可當太監拿著他的聖旨跑到內閣時,發現內閣早已人去樓空!
想到列祖列宗的千秋基業,就要毀在自己手上,崇禎皇帝再一次失聲痛哭。
忽然,崇禎皇帝停止了哭聲:我要為大明保留火種!
把周皇後和袁貴妃叫了過來,又把太子、定王、永王叫了過來,當看到幾個年幼的兒子還是錦綢羅緞時,崇禎皇帝慌忙讓太監給他們換上粗佈衣服,並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
『大明社稷就要完結了,這實在是父皇的罪責和過失,但朕已經盡力了。
皇兒們今天還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在戰亂離別的時候,千萬要記得隱姓埋名,不要出頭露面,見到年紀大的人要稱呼他們長輩老翁,見到年紀輕輕的要喊他們伯伯叔叔。
萬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給父母報仇雪恨呀!千萬不要把父皇今天的告誡給忘掉了』
真可謂是聲聲淚,字字血!
交待完幾個兒子,便讓太監把他們領走了,交給了他們各自的外祖父,也算為自己留下一點血脈。
托孤的事情完成後,便是自己的一眾嬪妃了,想到歷史上亡國後,後宮女子所受到的凌辱,崇禎皇帝悲從中來,他不願看到這樣的事情在自己後宮發生。
崇禎皇帝對周皇後說:如今大勢已去,你貴為皇後國母,理性自盡!
周皇後哭著說:臣妾侍奉陛下18年,今日能為國殞身,也算死而無憾了!
說罷,周皇後跑回坤寧宮,自盡身亡。
接著,崇禎皇帝又將白綾賜給袁貴妃和一眾嬪妃:皇宮馬上就要被攻破了,你們一定不能落入敵手,要守好貞節,方能對得起列祖列宗!
說罷,擺擺手:自盡去吧!
安排完後宮,崇禎皇帝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兩個公主,他手提長劍,來到寧壽宮,不顧長平公主的苦苦哀求,手起劍落,長平公主舉臂去擋,右臂被砍斷,昏倒在地。
接著,崇禎皇帝又來到小女兒昭仁公主的住處,面對年僅6歲的女兒,崇禎皇帝已經殺紅了眼,直接一劍刺中昭仁胸膛,根本沒有給她掙紮的機會。
剛結束自己女兒的生命,有太監來報:剛才有王賢妃、鄭裕妃等五人準備出逃,已經被擒。
看到自己的嬪妃如此沒有氣節,如此不爭氣,崇禎皇帝沒有絲毫手軟,讓太監把她們帶過來,一個一個全部殺死了。
處理完後宮,崇禎皇帝換上便裝,手執三眼槍,帶著數十名太監,打算從正陽門突圍出去,可正陽門守軍死活不開門。
大家又奔朝陽門而去,打算從成國公朱純臣這裡出去,沒想到的是,朱純臣為了自己的安全,居然閉門不納。
來回折騰了一夜,崇禎皇帝也沒有能夠逃出北京城。
無奈之下,他帶著太監王承恩再一次來到了煤山山頂。
看著滿城的大順軍隊,看著自己空落落的身邊,想想昔日的輝煌,崇禎皇帝悲從中來,他知道,自己結束的時刻到了。
他讓王承恩給他找了一支筆,在自己袍服上寫道: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寫完,自縊身亡!
其實,崇禎皇帝完全可以不死的。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曾經派人秘密地和崇禎皇帝談判,想和大明分疆而治,大順占據西北,同時由大明解決大順軍隊的糧草和軍餉,大順統治下去無需向明朝廷繳納賦稅,也無需聽從明朝廷的任何人事和軍事調令,作為交換條件,則是大順軍立即出兵替明朝廷對付遼東的滿清。
這種喪權辱國,分裂國家的條件,一身民族氣節的崇禎皇帝怎麼可能答應?
哪怕身死國滅,也不能做對不起祖宗的事兒!
鑒於崇禎皇帝的氣節,加上明朝降臣李國禎的求情,李自成才決定厚葬崇禎皇帝。
但厚葬是需要錢的!活著的時候,崇禎不舍得花一分錢,沒有為自己打造陵墓,突然國破身亡,發現居然無葬身之地!
後來,大家決定把崇禎皇帝和周皇後一起,與田貴妃合葬。
田貴妃在崇禎15年的時候因病去世,崇禎皇帝為她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陵墓,崇禎死亡時,陵墓還沒有建造完成。
但李自成又不願意出錢,還是明朝遺老,一起募捐了200多兩白銀,崇禎皇帝才得以下葬。
後來,等到滿清入主中原後,為收買人心,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為清廷效力,又在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下令將這座葬有崇禎帝後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並改葬崇禎帝後,營建了地上園寢建築。
等到順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才終於完成,共計花費為3000兩白銀。
崇禎皇帝至死都是皇帝,又贏得了對手的尊重,葬在十三陵,無可厚非。
但溥儀不一樣,他是不可能葬在清西陵的。
生於1906年的溥儀,1908年繼位時還是兩歲的孩童,就是1912年退位時,也不過6歲而已,完全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盡管1917年張勛復辟時,溥儀又當了11天皇帝,但這時他也不過11歲,說他是一個皇帝,有點名不副實。
這還不是他不能葬入清西陵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他在東北的所作所為。
1925年,被從皇宮裡趕出來以後,溥儀輾轉來到了天津,盡管受到了各國領事的尊重,甚至大家還叫他皇帝,但他心裡也清楚,要想依靠這些人復國,簡直是癡心妄想。
正在溥儀籌劃著如何復國的時候,日本人來了,承諾幫助溥儀在東北建國,讓他在東北做皇帝。
溥儀仿佛正打瞌睡的人突然有了枕頭,便高高興興地跟著日本人來到了東北,準備勵精圖治,大幹一場。
可到了東北才知道,自己完全就是日本人的傀儡,幫助日本人統治東北的工具,什麼決策權利都沒有,甚至一切行動都在監視之下。
從1932年到1945年,溥儀幫著日本人統治了東北長達14年之久,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讓我們看不到一點民族氣節。
解放後,溥儀被從蘇聯引渡回國,接受了將近10年的勞動改造,後來獲得特赦,甚至還成為了國家政協委員。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為尿毒症在北京逝世,此時,距離清朝滅亡,已經過去了將近60年,能站出來為溥儀說話,讓他葬入清西陵的,早就沒人了!
其實葬在哪裡,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而死!
雖然崇禎皇帝也是亡國之君,但他不單單是為了朱家江山,更是為了黎民百姓,這,從他的遺書中可見一斑。
並且,崇禎皇帝很有骨氣,他不會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自己能夠享樂,而去分裂疆土,更不會去做出喪權辱國的事情來。
所以,他能夠贏得朝臣的尊重,贏得對手的尊重,葬入十三陵,也就順理成章。
而溥儀不一樣,他完全是為了自己的享樂,清朝滅亡後,他能夠待在宮中,靠著軍閥的供養,繼續在宮中享受生活。
待到被軍閥趕出來以後,他還想著享受,想著自己的皇帝待遇,以至於不分敵我,落入了日本人為他設下的圈套。
一個置國家民族於不顧的人,國家能夠養他老,已經是恩賜了,怎麼可能以帝王之禮葬之?
君王也好,百姓也罷,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做事首先要考慮到國家,考慮到民族,考慮到他人,一個有民族氣節的人,走到什麼地步,都會贏得大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