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連續劇中,八爺逼宮是這場戲的高潮。
這場戲之後,八爺黨樹倒猢孫散,十三爺也病倒了,去世了,同時雍正皇帝看了八爺的信後,也氣得大病,然後駕崩了,電視劇中這些事情好像都安排在雍正當皇帝的最後一年。
關鍵是八爺在雍正當皇帝之後還能有這麼大的能量嗎?
八爺人稱『八賢王』,歷史上這倒是真勝,因為他善於籠絡人心,所以在他周邊就有一大批官員圍著他團團轉。
雍正登基後,八爺表面上是受到重用,被封為廉親王,封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兼管工部和理藩院。
雍正皇帝怎麼考慮,也是因為他剛當上皇帝,根基不牢固。
八爺在朝廷中人際關系比較好,新政權過渡時。
一些人要先穩固一下,八爺和九爺,十爺十四爺等又是死黨,如果不把八爺穩住,說不定會弄出什麼節外生枝來。
八爺受到皇帝的封賞後,很多官員都來祝賀他。
八爺的側福晉就冷靜地說,是福是禍現在還不知道呢,說不定哪一天禍從天降呢。
現在來還原電視劇中八爺逼宮的大概情節:八爺借著雍正整頓旗務和政務的名義,經過雍正同意後,允許八旗旗主帶兵進京。
說是8旗,其實也隻有5位旗主。
因為從順治以後,清朝的歷代皇帝都是自己領導三旗,稱為上三旗,而其他五旗呢,就稱為下五旗,五位旗主都是世襲的鐵帽子王旗主。
這五位旗主分別是:正紅旗旗主的後代,鑲白旗旗主,鑲紅旗旗主,正藍旗旗主,鑲藍旗旗主。
努爾哈赤時代,八旗旗主都是建功立業的人。
但是到雍正這個時候,其實旗主們也沒有實際的權力了,更沒有什麼軍權。
電視劇說到這幾位旗主是從盛京過來,其實也不是。
他們在順治後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北京城,受到皇帝的監督,生活倒是很富足的。
所以八旗旗主帶兵進京與八爺黨一起逼宮,其實都是子無虛有的事情。
電視劇中,八爺逼宮之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旗主一起到豐臺大營奪兵權,就遭到幾位副將的質疑,可後來,副將懾於八爺的威嚴,旗主們帶來的副將一起共管豐臺大營。
這樣編演目的就是為了營造緊張的氛圍,其實這是電視劇的需要。
但從一定程度上,也讓人們誤解,甚至是錯會了當時的那段歷史。
八爺的能耐如果真有這麼大,那麼在康熙皇帝駕崩的時候,他完全可以扭轉乾坤,但是他沒有,等到雍正皇帝把位置坐穩之後,八爺怎麼還會有這個能力呢?
現在我們來看,雍正皇帝手頭裡有沒有兵權呢?
雍正繼承大位時,已經45歲了,這個時候的他,各方面是相當成熟。
因為之前九子奪嫡這個過程中,激烈程度不可言狀,而雍正能夠在這激烈的競爭中全身而退,脫穎而出,最後還能獲取康熙大帝的信任,說明雍正還是能力超強,而且是有勇有謀有智慧。
在這樣的激烈爭奪中,大阿哥,太子都被監禁起來,八爺也在這場爭鬥中潰敗下來。
歷朝歷代帝王之術,講究的是把權力緊緊的握在自己的手中,特別是兵權。
那麼清朝的兵權,按照常規來說,它是由兵部負責。
兵部主要負責武官的推舉、考核,調發兵役,查驗物資,還有軍事演習等事務。
也就是一個執行的機構而已。
努爾哈赤時期,旗主們掌握著極大的兵權,但後來經過清朝歷任皇帝的調整,削弱旗主兵力,最後呢,兵權就由皇帝掌握了。
雍正皇帝是怎麼來把兵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呢?
1729年,即雍正七年,設立軍機處,開始叫軍機房。
軍機處主要任務是處理軍事事務,決策者就是皇帝。
軍機處是一個怎麼樣的部門呢?
它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式的部門,隻是一個臨時的部門。
康熙的時候把議政的權力從內閣改為南書房,而雍正皇帝那個時候因為用兵西北,所以就在離他睡覺不遠的地方,隆宗門內設置了軍機處,南書房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開始的時候軍機大臣就隻有十三爺胤祥、張廷玉、蔣廷錫。
軍機處的這些人員,軍機大臣,都是皇帝,他自己精心挑選出來,而且這些軍機大臣都是兼職。
也就是說,軍機處它並不是清朝的一個正式的衙門,它是屬於非正式的機構。
由皇帝的親信組成的軍機大臣軍機處,權力也就緊緊的掌握在皇帝自己的手中。
皇帝下的每一道命令都是由軍機處傳出,然後按照程序,從兵部甚至直接由軍機處傳達下去。
這裡我們還必須了解一個知識點,就是當時清朝前期,兵力主要分為八旗兵和綠營。
八旗兵主要是八旗的男丁,16歲以上的都要來當兵,世襲制。
綠營兵呢,當時的情況是清朝入關之後,綠營兵主是明朝降兵為主構成,後來又在新漢兵,因為以綠旗為標志,也是以營的建制為單位,所以叫做綠營兵。
八旗兵以騎兵為主,綠營兵主要是步兵為主。
這些兵主要是駐紮在各省。
普通的維持治安等日常事務,是由地方的駐防將軍、都統、總督等說了算,雍正時期,綠營軍就由總督指揮。
但是要真正對外用兵,他們還應該層層匯報,然後由軍機處匯報到皇帝,皇帝拍板決策。
這是就全國而言,那麼我們單獨來講京城的防務。
劇中十三爺去奪豐臺大營的兵權,還有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其實真正的歷史,也並不是這樣。
歷史上沒有什麼豐臺大營,清朝在豐臺僅僅是一個哨所而已,那裡駐紮的官兵還不到300名,哪裡有那麼多的兵力啊?
西山健銳營在雍正皇帝時期更是看不到,因為西山健銳營是在乾隆時代才成立起來。
那麼,雍正皇帝掌握了多少兵力呢?
當時,京城裡面最有權力的一個人是隆科多,可他大概在雍正五年的時候就被處理了,也沒有留到最後的八王逼宮中。
京城裡面駐紮的是八旗步軍營和巡捕營兩個軍隊。
軍事力量大概3萬人,由九門提督負責管理。
康康駕崩時候,雍正也就是靠著隆科多的大力支持下,登上皇位。
登基後,雍正開始時對隆科多也是厚愛有加。
在京城的周圍,其實還駐紮著兩個特別重要的軍隊,一個是在密雲,一個是在通州,負責京城的安全。
這兩個地區的官員都是皇帝的心腹,對皇帝說一不二,隻聽命於皇帝一個人,大概是6萬人馬。
那可是八爺們無法指揮的部隊。
皇宮裡的侍衛部隊大概也應該有一兩千人,人數雖少,但都是從八旗兵中精挑細選。
武功厲害,忠誠度也可靠,他們就是負責皇宮的安全,特別是皇帝的安全。
雍正在當皇帝之前,已經是領侍衛內大臣之一,他當然懂得手裡有兵的重要性。
雍正掌握兵權,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密折制』,也就是說,他在軍隊裡面也佈置了一些人員,相當於特務人員。
時刻監視著部隊的動向以及官兵的情況,一有狀況,這些人立即就把密奏送到軍機處,甚至直接給皇帝。
雍正通過軍機處時時刻刻掌握軍隊的情況,也就是把兵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至於八爺,在康熙時期,太子被廢後,他從背後慫恿大臣推薦他為太子,遭到了康熙的不滿,也遭到了康熙對八爺黨的打擊。
八爺的人緣這麼好,甚至比康熙還好,所以康熙哪能任其自由發展呢?
那個時候,八爺胤禩的名望威信以及元氣都大打折扣了。
雍正四年的時候,在大位穩固,雍正皇帝也把八爺胤禩拿下來了。
八爺黨也早就分崩離散了,哪還有後來的八王逼宮呢?
雍正五年,隆科多就被雍正永遠禁錮起來,雍正六年,隆科多去世了。
也當然沒參與到所謂的逼宮中。
雍正登基後,雖然八爺也是總理王事務大臣,但十三爺胤祥也是,而且還分管戶部和兵部,把財政大權和兵權掌控在手中。
廉親王八爺的權力其實都全被架空了,胤祥又是雍正皇帝的鐵桿哥們,所以這個兵權最後也落到了雍正的手上,而且死死地控制住了。
至於皇宮裡面的安全,有圖裡琛負責,逼宮戲中,圖裡琛說侍衛被調掉換,其實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寫在最後:
有時候,看電視劇,看文學,看多了看久了,反倒把歷史的真實給誤解了。
所以還是建議一些正史解讀的相關電視連續劇,盡可能在歷史的真實上進行創作,不要太過分去把時間和人物顛來倒去,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人們讀歷史。
首先就沒有什麼八王逼宮,雍正有沒有掌握到兵權,這個回答是肯定,特別是在他登基後,他就慢慢地把兵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包括對皇宮內的侍衛部隊以及京城內的步兵等部隊,還有京城外的密雲通州兩個部隊。
對軍隊的監督控制,雍正皇帝也有一套,特別是設立了軍機處,本來是屬於應急的、臨時的部門,起初設想應對西北用兵事務上的處理,沒想到後來軍機處卻成了清朝的重要權力臨時機構。
在雍正登基後,八爺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可以跟雍正抗衡。
40多歲的雍正,他也深悟兵權對於皇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