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訂購兩千門大炮,李鴻章為何如此青睞克虜伯?《網路歷史》

李鴻章是克虜伯大炮的鐵粉兒,當年訪問歐洲各國時,對於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這些洋玩意兒可謂是情有獨鐘。

其對於克虜伯大炮的評價頗高:

『後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

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墻護大炮之用。

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李鴻章之所以如此青睞克虜伯,這第一肯定是因為克虜伯大炮本身良好的產品質量。

德國人嚴謹的秉性和德國工匠與生俱來的工匠精神,賦予了克虜伯大炮出類拔萃的性能,使得克虜伯大炮成為晚清歷史上近海防禦的主要火力。

北洋艦隊中著名的鎮遠艦、定遠艦,均裝備著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大炮。

當時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原本是準備找造船技術最好的英國合作,但後來卻選擇了德國船,其很大原因就是德國軍艦上會給他裝上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軍火公司始創於18世紀末,公司的前身是克虜伯家族的佼佼者弗裡德裡希以家族姓氏創建的大型鑄鋼廠。

18世紀的德國在戰爭的影響下面臨著社會混亂、經濟蕭條的可悲局面,克虜伯鑄鋼長的銷售額並不景氣,一年的收入甚至無法結清員工們的工資。

克虜伯鑄鋼場的創立者弗裡德裡希在失敗的人生中鬱鬱而終。

弗裡德裡希去世後,他的兒子阿爾弗雷德接手了鑄鋼場的生意,阿爾弗雷德是一位狂熱的武器愛好者,更是一個視鑄鋼為藝術的『瘋子』。

他在上任之初便將鑄鋼場交給了副廠長經營,而阿爾弗雷德則隱姓埋名的跑到英國、法國的大型鑄鋼廠中去當學徒,學習『特殊』的鑄鋼的技術。

沒有人知道阿爾弗雷德的心中在想些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想做些什麼……

18世紀末,年邁的阿爾弗雷德跳上了德國崛起的快車,他將瀕臨倒閉的鑄鋼場改頭換面,成立了日後名震國際的『克虜伯軍火公司』。

以當年清朝購買的280毫米後膛海岸炮為例《一共四門280毫米後膛海岸炮,分別放置在閩江口電光山炮臺和胡裡山炮臺,目前僅存胡裡山炮臺一門。》,全重87123千克,其中管重4.4噸,炮長11.2米,炮尾管壁厚約500毫米,炮口管壁厚約80毫米。

這門280毫米巨炮采用六層筒緊身管,能使身管壁內產生有效的應力分佈。

其中在裝填藥室是巨炮最堅固的地方,該圓柱形藥室長2140毫米,壁厚約500毫米。

在沒有電子推動技術的18世紀末期,炮管的長度決定著炮膛的推動性,而炮膛的推動性決定著大炮的有效射程,中小型大炮的有效射程在百米至千米不等,而炮管長度達11米的克虜伯大炮則能將有效射程延長至近2萬米。

克虜伯大炮巨大的體積賦予了它碎石穿鐵的恐怖破壞力,克虜伯大炮的口徑約280毫米左右,要知道一門炮口直徑為88毫米的大炮便足以穿透普通坦克的護甲,可想而知克虜伯大炮的實力有多麼恐怖。

據說,克虜伯大炮3000米以內能夠穿透65毫米厚的船用復合型鋼板。

一般重型坦克所裝備的裝甲厚度為50到80毫米左右,也就是說克虜伯大炮的威力足以幹掉一輛造價昂貴的重裝坦克,這在19世紀前葉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北洋大臣李鴻章在觀看克虜伯大炮的射擊演練之後被震撼的說不出話來,他無法想象落後的大清國要如何與西方國家展開戰爭……

當然了,除了克虜伯大炮本身的質量以外,德國克虜伯公司給予李鴻章的良好印象也是其選擇他們的重要原因。

1866年,洋務運動開展初期,本著強軍強國的目的,清政府特地組建了一支訪問考察團,去到列強門所在的歐洲,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地方,考察學習,並準備購買武器。

但是,英法列強們看不起落後的東方人,考察團在英國和法國受盡了冷遇。

反而是當時的普魯士王國《德國前身》克虜伯公司,熱情的招待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戶。

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甚至親自招待,給考察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阿爾費雷德·克虜伯)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

後來普法戰爭,普魯士擊敗了老牌列強法蘭西帝國,算是幫清朝人出了一口惡氣。

要知道法國人算是當年列強最不要臉的,也是欺負中國最狠的,可以說是僅次於沙俄、日本。

特別是在當年,他們和英國的強盜行徑,更是為國人所痛恨。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清朝內部對於普魯士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

當然了,這隻是相對而言哈。

而且克虜伯大炮也在普法戰爭中大顯神威。

當時,法國攻入萊茵河,普魯士阻擊法軍,本來實力懸殊,普魯士岌岌可危,但是克虜伯大炮的加入完全扭轉了戰局,使得這場戰爭反而變成了普魯士對法國的屠殺!在此戰,普魯士僅僅損失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損失12.4萬人,戰損比達到了1:14。

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巨額訂單,訂單包括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第一批114門克虜伯大炮運到中國後,李鴻章將它們率先裝備在淮軍中,一共裝備了19個炮營。

這是中國第一支近代炮兵部隊。

據統計,在1877年到1896年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裡,清王朝共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購買的克虜伯大炮約有2000多門之多。

當時中國沿海主要城市的炮臺上,裝備的大炮,基本上都是克虜伯大炮。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成軍。

德國克虜伯公司派出特使前來祝賀。

在成軍儀式上,李鴻章對克虜伯特使說:

『結識克虜伯先生是我一生莫大的榮幸,十二年前他贈送我多頭火車模型,今天,又是他幫我們的駐德公使和留學生得到魚雷德磷銅秘煉之法,使我北洋的軍力大增啊!』

1894年,由李鴻章組織的建立的北洋水師在黃海海域進行演練,隨著定遠號上克虜伯大炮噴射出的濃烈火焰,黃海海面上響起了一聲驚天巨吼。

一顆重達三百公斤的巨型炮彈以每秒五百米的速度向遙遠的海平面飛去,這一炮不僅震驚了西方國家,更擊碎了大清國上下守舊派的迂腐之心。

對於世界來說,克虜伯大炮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

對於中國來說克虜伯大炮則象征著中國人民向世界看齊的決心。

當然了,克虜伯大炮,並沒能拯救腐朽的清王朝。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克虜伯大炮,在清朝滅亡後依然發揮這功用。

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

胡裡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

『若竹』號斷成兩截,傷亡慘重,最後慘淡撤退。

此後8個月內,日軍未敢再犯。

所以,這克虜伯大炮質量上絕對是沒問題的,李鴻章的眼光沒錯,隻是用的人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