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隻有三十八歲的光緒皇帝在中南海瀛臺逝世,被人發現時已經死亡多時,身邊無一親人及大臣在身邊。
巧合的是,就在光緒死去的第二天下午,他的母後、政敵、操縱晚清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後死在了中南海儀鸞殿,終年七十四歲。
這母子兩人的去世當時震驚中外,同時圍繞著光緒皇帝的起因也眾說紛紜。
2008年,『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發佈研究報告,由光緒帝頭發中的砷含量入手,利用一系列科學技術手段,最終確證光緒帝死因:系砒霜中毒而死。
光緒帝年紀輕輕,竟然死在了慈禧的前面,而且前後相差不過一天,說是巧合,怕沒有幾個人相信,說是處心積慮的謀害,也缺少點直接鐵證。
但雁過留聲,人過留痕。
聯想到自維新變法開始,二人便長期處於矛盾狀態,光緒甚至一度處於軟禁之下,要不是洋鬼子們強烈幹涉,慈禧早都廢了帝另立新君了。
但從慈禧在死之前的政治佈局可窺一斑:就在光緒死前一天,傳儀從醇親王府被接進紫禁城,同時,還將醇親王封為攝政王。
光緒帝一死,慈禧太後的寢宮儀鸞殿中便傳出了懿旨,立傳儀為嗣皇帝,命攝政王載灃為監國。
根據清代最重要的官方典籍《清德宗實錄》記載,慈禧太後是通過光緒皇帝,向內閣發了兩道諭旨下達上述旨意的。
似乎慈禧已經預料到了,光緒帝即將死去,這一切都在為他的死做準備,而且佈局環環相扣,決然能夠避免一場因帝王駕崩而引起的政治動亂。
光緒帝被圈禁,對於這一切絲毫不知,反而向全國督撫頒佈命令,在民間訪求名醫,為自己治病。
再著,慈禧當時也病危,她在預感到自己行將就木之後,害怕將來光緒親政,會推翻她所有的政策,平反她手制造的冤假錯案,繼而損害她的名譽,於是,慈禧派人在光緒的飲食中下毒《砒霜》,將他毒死。
活著,要將他攥在手心,死了,也要一起帶進陰曹地府。
總之,慈禧毒害光緒帝的動機、目的、手段、條件、過程等全都具備且順理成章。
光緒眾所周知,光緒並不是慈禧的親生兒子,隻是她妹妹家的孩子,被慈禧借來宮中做了她的傀儡皇帝。
不過就算是這樣,光緒和慈禧好歹也是親戚,光緒既是咸豐帝的侄子又是慈禧太後的外甥,再加上二人相處的也有三十年多年,多少都還是有點感情的吧?
為什麼他們之間沒有半點母子情分,慈禧臨死也要拉他來陪葬毒殺他呢?
首先我們看看慈禧這個人的偏激性格,她一直厭惡男權,歧視男性。
怎奈反抗她執政當皇帝的人太多,所以找來個小皇帝當幌子,來掩飾她掌管國家的計謀。
其實光緒小的時候,她還是對其很好的,『時其寒暖,加減衣衿……愛憐惟恐不至』。
畢竟這是親外甥,而且慈禧膝下無子,也是將其當作兒子來看待。
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光緒沒有觸碰到慈禧權利的前提下,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在權力之爭面前這點親情又算得了什麼呢?
當光緒長大之後,他的理想抱負他的年輕氣盛,開始和慈禧有了沖突,於是乎,光緒的苦日子就來了。
所以光緒帝也是歷史上最慘的一個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幾乎沒有當過一天的正經皇帝。
自古帝王都是冷血的,眼裡除了政權地位,是容不下其他任何東西來忤逆破壞的,甚至是骨肉至親的親情。
慈禧利用她親妹妹家的兒子做她的棋子,而且這個棋子還要是一個對她百依百順,隨她任意拿捏的人。
在光緒成年後,慈禧也依舊牢牢控制著權利。
依然沒有一絲絲放權的意思。
任何國家大事都還是慈禧一個人說了算。
就是連皇帝結婚都要管,都知道光緒的皇後是隆裕皇後。
樣貌很醜,光緒皇帝對他並不喜歡。
而是喜歡善良,開朗的珍妃。
但是慈禧偏偏讓光緒冊立隆裕為皇後,無非是為了讓隆裕監視光緒的一舉一動。
但是光緒皇帝也無可奈何,因為隆裕皇後是慈禧一手推薦的。
光緒隻好接受。
光緒是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他不甘心屈服於慈禧的震懾之下,因為甲午戰爭,他大受刺激,發動了戊戌變法。
不過他的這個變法太激進,揚言三年之內一定要改變大清落後的狀態。
能做到這樣的成效,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一直處於幽禁狀態,接觸到的西方文化,西方信息遠不及慈禧,再加上他錯信了康有為,最終導致變法失敗。
康有為,譚嗣同一派打算聯合袁世凱發動維新革命,保衛光緒帝。
發動政變的前一天,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被慈禧抓捕入獄,嚴刑之下,康廣仁供出來這個計劃,此計破滅,光緒帝再也得不到慈禧的信任。
光緒在戊戌變法後被幽禁的監獄一般的生活。
有時候,光緒的吃食都是殘羹剩飯,甚至還有餿了的飯菜,住的地方窗戶是透風的,睡得被褥也是破舊不堪,如同低下的窮苦老百姓一般。
最慘的是沒有自由,隻能聽從慈禧的安排。
即使後來解禁,但依然過的是傀儡生活,由於鬱鬱不得志,光緒身體愈發的不適。
對於這樣不公平的殘忍待遇,光緒對慈禧一直懷恨在心。
光緒不是一個善於偽裝的人,多多少少的言語都能表現出來對慈禧的不滿,慈禧對於這些事情一直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