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和乾隆明明是同一時代的人,為何感覺二人相距甚遠?《網路歷史》

其實說起華盛頓和乾隆,應該很少有人可以把他們聯系到一起。

不過他們兩個確確實實是同一個時期的人,而且湊巧的是他們還都死在了同一年。

乾隆的生卒年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而華盛頓生卒年是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

也就是說雖然華盛頓比乾隆小了21歲,但是在同一年去世。

我懷疑這兩人是不是隔著太平洋拜了把子?

兩個人都在18世紀自己國家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淡彩的一筆。

但總給人一種印象兩個人不是同一時代的,更準確地說穿越在不同的時空裡。

既然同時代,為何感覺卻差了很遠呢?

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他們處在不同的背景之下。

華盛頓創造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政體,為200多年美國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乾隆卻活在古老的神秘國度中,肆意揮霍盲目自大,自私無情,說白了就是一種落後體制的受益者和維護者。

華盛頓和乾隆兩個人一個代表了先進,另一個代表的落後。

一個人代表了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另一個人卻在暮鼓晨鐘中拼命的維護著一個腐朽的帝制。

我們先介紹乾隆,在清朝乃至中國所有的帝王中,乾隆本人算是一個比較突出的代表。

出身帝王世家,他從小就沒有養成什麼不好的習慣,而且他對於學習有些很大的熱情,經常在宮中學習到深夜。

別說人家是個君主了,就算是普通的底層民眾想要考取功名,估計在認真程度上也比不了他。

況且在行政的過程中,乾隆開明識才,國家在他的治理之下也一度出現昌盛的局面。

圍繞在他身上的事情有很多,在我們國家的民眾心中,這位君主是可以給一個高分的。

但即便如此,乾隆本人也脫離不了封建的本質。

清朝這樣的封建王朝,最大的弊病就是皇帝高度集權,所以在乾隆皇帝執政晚期,開始怠政後,吏治也逐漸腐敗了。

另外在乾隆皇帝執政時期,大興文字獄,也限制了文化發展;在經濟上,乾隆年間仍然是重農抑商的策略,所以這樣的經濟政策,和當時西方已經比較完備的經濟體系比較起來,差距也逐漸的拉開了。

可能我們對封建這個詞有很多種解讀,但是用到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這個問題上,封建就意味著被剝奪自由,這個自由指的是思想方面的自由。

當時他大推文字獄,民眾基本上失去了思想創造能力,加上清朝本身封閉的特點,在這個時期生活的人們就像流水線的產品一樣,雖然衣食方面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在思想創造上是格外貧乏的。

所以即便是這個時代已經距離近代非常近,但是我們對他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唐宋那個時期,畢竟環境制度的本質沒有改變。

而反觀人家華盛頓,就顯得『時髦』很多了,美國國父嘛,今天還受到美國人的尊敬,他在美國的地位基本沒人可比。

華盛頓所處的環境已經拋開了封建,根據前面的解釋也就意味著他處在一個思想自由的環境裡。

當時的美國在他的帶領下走向獨立,一個在後來主導世界的國家就這樣被孕育了出來。

特別是在領導美國獨立之後,他本人又創造完全民主的選拔系統,民眾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中意的領導者,相比較於清朝,當時的美國民眾更加富有思想上的創造力。

《人權宣言》絕對是一個劃時代的產物。

所以後來的美國很快就進入了工業化時代,而中國因為封閉的狀態,在這段時期裡面徹底被這些西方工業國家超越,這也造成了中國後來全面落後的局面。

所以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雖然二者生活在同一時期,但是自由的思想和工業化的城市,絕對要遠遠領先於封建意識和封鎖國家。

此外華盛頓最大的功績在於,支持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1789年,華盛頓當選了美國的首任總統,又致力於建立和完善美國的民主法治,頒佈了司法條例,雖然他擔任總統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卻推動美國成為了三權分立的民主國家,民主也是很多人認為的現代文明國家和封建國家最直接的劃分。

在這個層面之上,我們的乾隆帝根本就不是跟華盛頓處於一個時空的,這也是為什麼在說起這兩個人的時候,人們很難把他們放到一起討論的原因。

此外,乾隆是清代的第六位皇帝,華盛頓則是美國的首任總統,清代的皇帝總會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畢竟清朝已經滅亡了一百多年。

而美國總統不同,目前美國總統的叫法依舊存在,並且我們還經常能聽到美國總統的相關報道。

所以從稱呼上看,人們會在潛意識裡把皇帝認為是很久之前的人物,而華盛頓是美國總統,離我們應該不會太遠。

同樣的例子還有嬴政和劉邦,一個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一個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兩人似乎是不同時代的人物,可實際上,秦始皇隻比劉邦大三歲,而因為稱呼上的差異,總會讓人感覺兩人的年齡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