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皇帝所謂的十全武功中,清緬戰爭算是最名不副實的一個。
『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所謂的『降緬甸』,其實隻是緬甸名義上的臣服,雙方在區域地位與領土控制方面,依然是對等的存在。
就連乾隆自己也說:
『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
緬甸咱們都知道,如今東南亞一小國而已,國不強,民不富,區區彈丸之地,蠻夷之邦,為何會讓正值盛世天朝的大清國吃癟?
這事兒,說來話長……
首先,乾隆時期的緬甸可不是如今的這個內戰不斷,貧窮落後的緬甸。
其乃是當時整個中南半島范圍內最為強大的國家。
好武的貢榜王朝統一緬甸之後,隨即便開始擴張之路。
當時中國西南邊境與緬甸接壤,自然而然成為了其騷擾的對象。
其實當時的國家界限並不如現在這麼明確,在中國西南邊境與緬甸接壤的雲南邊境地區生活著大量的少數民族,比如撣族。
當時貢榜王朝統一緬甸境內的撣族各邦之後,並不想就此罷休。
那些生活在清朝境內或者向清朝臣服繳供的土司同樣是其壓榨的對象。
而這些土司們,有的不想被如此壓榨,便向清朝政府求援。
早些時候,清政府一直忙於西北邊陲與準噶爾汗國以及天山南部大小和卓的戰事,無暇顧及西南,以至於貢榜王朝變本加厲,軍隊甚至一度越過邊境,強行向各土司征收貢品。
而乾隆一直都在忍,基於乾隆這個態度,雲南的地方政府一直對緬甸的挑釁采取綏靖政策。
不過,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之後,西北戰事以及基本平定。
騰出手來的乾隆,不想再任由緬甸這樣的南荒蠻夷來挑釁自己,授意新到任雲貴總督劉藻改變對外態度,對於緬甸的挑釁要強硬還擊,於是邊境的局勢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1762年,緬甸因對暹羅的戰事而資源吃緊,於是加緊了對西南地區各土司的剝削。
甚至於派兵來到清朝境內搶奪財物。
得到乾隆授意的劉藻隨即派兵追剿,清緬戰爭由此爆發。
原本按照乾隆的意思,這不打則已,要打便要打出氣勢,打出名堂。
他命令劉藻『窮力追擒,搗其巢穴』。
隻可惜,劉藻這個人是典型的理論派,雖然嘴上叫得好,但實際上並未做出實質性的戰術佈置。
同時由於清朝常年征戰西北,西南武力廢弛,這一仗打得並不漂亮。
3000綠營兵被數百的緬甸兵,拉著鼻子在山裡轉了大半天。
不但沒能殲滅緬甸人,反而是被其利用地形優勢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然後揚長而去。
消息傳到京城,乾隆大發雷霆,隨即將劉藻革職。
由原陜甘總督楊應琚接任,全權負責征緬大計。
當時緬甸由於與暹羅的戰事糾纏,分身乏術。
所以並不想和清軍發生大規模沖突。
於是主動撤退,清軍得以緬屬整欠和孟艮兩土司管轄地區。
一時間,清廷內部信心大振,主戰熱情高漲,紛紛鼓動楊應琚出兵。
楊應琚同樣是被勝利沖昏了頭,隨即一邊整兵備戰,一邊上報乾隆請戰。
原本乾隆不想打了,但架不住楊應琚和滿朝文武的熱情。
而且乾隆本來就好大喜功,看不起緬甸這樣的番邦。
『緬夷雖僻在南荒,其在明季,尚入隸版圖,亦非不可臣服之境』
於是當年七月,正是當地最炎熱潮濕的天氣,在乾隆『不至大需兵力』的指示下,楊應琚大軍14000人出征緬甸。
戰事前期,清軍也還算順利。
由於當時緬兵主力雖然在暹羅,加上邊境地區各土司本就忠誠度不高。
所以清軍輕取數鎮。
但是緬王孟駁是個人物,他並沒有被兩線作戰的困境所嚇倒。
面對清軍的『入侵』,他選擇了強硬回擊。
其抽調一萬大軍回防,對抗清軍。
當時緬軍兵分兩路,一路子啊新街與清軍相持,一路則繞道攻入雲南,截斷清軍後路。
毫不知情的清軍因腹背受敵而被擊潰。
狼狽逃回。
當然,當時緬軍的戰略目標並不是想攻城略地,其僅僅隻是想打退清軍,並以戰逼和,比較攻打暹羅才是重點。
所以在取得優勢之後,緬甸人主動撤退,並與清軍講和。
不過,在撤軍講和這個過程中,雙方由數次爆發大戰,最終結果是緬軍大勝,不僅收復了大量失地,還深入內地,大肆劫掠,揚長而去。
可笑的是,在此過程中,主將楊應琚還謊報軍情,稱殺敵上萬。
結果謊言被實地調查的乾隆親信福靈安所揭穿,最終楊應琚等相關將領被逮捕進京賜死。
楊應琚死後,廣東將軍楊寧被調至雲南主持戰事,但效果依舊不佳,雲南數萬綠營兵雖然占據數量優勢,但其戰鬥力堪憂,清軍最終狼狽退回內地,一萬多人,傷亡不下三千。
接連戰敗,讓乾隆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而且東南亞各藩屬國傳來緬甸四處擴張的消息也表明,這個敵人不簡單。
如果不解決,日後比較成為心腹大患。
於是此次乾隆下定決心,調集精銳,征伐緬甸。
公元1767年4月清朝調兵25000餘人,以新任雲貴總督明瑞為主帥,征伐緬甸。
這個明瑞出身富察氏,乃是乾隆小叔子傅恒的親侄,堂堂正正的大外戚。
雖然前面幾任統帥都是因輕敵而慘敗,但明瑞依然認為緬甸番邦不值一提。
其實不僅僅是明瑞,當時清朝對於征伐緬甸依然保持樂觀情緒。
認為此戰勝算頗大,甚至於在未出征之前,乾隆就想到了如何處置緬王以及治理這塊地方。
而當時有人提議要求暹羅的國出兵相助,乾隆卻認為這丟了面子,將其拒絕。
總之呢,雖然清軍的實力增強了,但老毛病依然沒變。
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次面對的緬軍,乃是從暹羅抽身後的滿狀態。
當然了,必須承認,西北邊軍出身的明瑞頗有些軍事才能。
其入緬甸後戰果頗豐,特別是蠻結之役,清兵殺敵二千餘,俘三十四名,繳獲槍炮糧食牛馬甚多。
但明瑞太輕敵了,過於的深入,導致後方補給線拉長。
緬軍開始不斷騷擾清軍,並切斷其補給線。
而清軍則拿緬軍完全沒有辦法,一度陷入缺糧的窘迫境地。
此外,東南亞惡劣的環境也是清軍的夢魘,許多人染上了惡疾,失去了戰鬥力。
最終困乏的清軍被緬軍各個擊破,連主帥明瑞也戰死。
『手截辮發授其仆歸報,而縊於樹下,其仆以木葉掩屍去』
好在,緬軍兵力吃緊,不夠吃下全部清軍。
萬餘清軍得以逃回內地。
明瑞的死,對於乾隆的打擊相當大,誓要報仇雪恨。
當然了,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講,說報仇未免有些不恰當。
雖然清軍此次戰敗,但清朝總算是對於緬甸有了一個具體的認知。
能夠擊敗清軍的緬甸無疑已經是東南亞地區的霸主,軍事實力強大,其存在對於清朝的威脅很大。
但緬甸畢竟是番邦,其國力與清朝還是有很大差距,且其正處於擴張期,雖然滅了暹羅,但根基並不算穩定。
所以乾隆決定繼續對緬甸用兵,一是報仇雪恥,而是解決南方邊患。
公元1769年二月,清朝再度征緬,由乾隆最親近的小舅子富察傅恒擔當主帥,心腹阿桂為副將,總兵力在三萬左右。
《名義上是五萬大軍,但西南地區交通不便,後勤補給相當困難,清軍出征時勉強湊了快三萬人》
此戰算是清軍打得最漂亮的一次,一路上穩紮穩打,卻又不乏凌厲攻勢,壓得緬軍抬不起頭。
不過後勤補給與惡劣環境依然是清軍最大的問題,所以清軍雖然能夠正面擊敗緬軍,但卻無法將戰果擴大,攻入緬甸核心地段,雙方處於一個對峙階段。
而長久的對峙使得雙方都陷入了一個十分難熬的階段,緬甸國力較弱,支撐不了與清朝的長久消耗。
而清軍後勤困難,更無法適應緬甸炎熱潮濕的環境。
最終雙方主將在未經得各自君主的同意下,私下停戰和談。
而後雙方撤軍,戰事結束。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就這麼不了了之。
緬甸正式向清朝稱臣,那已經是在十八年後。
當然,雙方關系並沒有因此緩和。
雖然乾隆不滿意,但由於小金川叛亂再起,清朝無力它顧,也就沒有再去多做計較。
總的說來,清朝與緬甸的戰爭,清朝真的是談不上勝利。
最後的緬甸稱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緬甸的國力不支,且內部環境不穩,不宜外戰。
換句話說,清朝是靠國力拖垮了緬甸,而不是單純武力上的碾壓。
當然,這裡並不僅僅是清軍戰鬥力的問題的。
如果說劉藻和楊應據時期,雲南綠營兵孱弱的戰鬥力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後面明瑞和傅恒率領的清朝精銳,其論正面實力足以碾壓緬軍。
強大的清軍之所以如此煎熬,一是因為輕敵,二是因為地理環境所致。
輕敵我們都知道,在明瑞戰死之前,清朝上下其實對於緬甸都不是太放在心上,總覺得能輕松打贏。
但事實上,當時的緬軍實力並不弱,得益於英法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緬軍購買了不少燧發槍,其在火力上其實要強過清兵。
再加上緬甸軍隊本土作戰,適應性強,其戰鬥力不容小覷。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一個地理環境。
緬甸地處中南半島,山地密林,瘴氣橫行,崎嶇的道路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成了清軍最大攔路虎。
交通不便則意味著後勤補給難度大,缺糧是沒法打仗的。
而惡劣的環境則會帶來疫病,征緬的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
但就是如此,清軍依然在最後壓制了緬軍,由此可見兩國之間的差距巨大。
總結而言,清軍征緬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確實難度很大。
不能單純的歸咎於清軍的戰鬥力或者說統治階層的輕敵。
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清朝能夠早日認清局勢,在緬甸和暹羅鏖戰之際,聯合周邊反對勢力,大兵壓境,其實擊敗緬甸也不是那麼難。
所以,主觀上的責任肯定是有的。
其實清朝歷史,其在戰略眼光上從來都是短視。
與沙俄、與日本、甚至於與東南亞這些藩邦小國,在涉及外交的領土爭端上,從來都沒有一個長遠的打算。
其目光過於自閉,僅僅隻看重自家這一畝三分地。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清朝的戰略眼光足夠長遠,估計也就不會有近代的百年屈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