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主講:謝承匯
策劃:謝承匯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3500字 閱讀約10分鐘
之前文章中,有一篇關於乾隆朝的內容《詳情參見:乾隆十三年發生了什麼?
讓『寬仁』的皇帝走上黑化之路 | 循跡曉講》,那篇文章裡我說:乾隆十三年之後,他對手下官員特別刻薄寡恩。
我看評論區裡有不少朋友評論,讓我舉個具體例子,說明一下乾隆皇帝的手段多殘忍。
今天,故事來了。
這就是清朝著名的張廷玉案。
通過這個案子,充分體現乾隆皇帝的狹隘。
提前做個預告,這篇文章不適合清粉兒,尤其是乾隆帝的粉絲閱讀。
張廷玉是清朝著名大臣,其父張英是雍正的漢族老師。
張廷玉從康熙朝開始當官,歷經康雍乾三朝,位極人臣,三位皇帝對他評價都特別高。
尤其是在雍正朝,張廷玉參與了雍正朝每一件大事小情。
張廷玉也成為雍正皇帝最信任、最倚重的官員。
雍正皇帝真是一天都離不開他。
有一次張廷玉病了幾天沒上班,病號之後,雍正跟他說:你不在,我胳膊疼。
這意思就是張廷玉是我的左膀右臂,少了張廷玉,我跟斷了條胳膊似的。
◇ 影視劇《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帝和張廷玉形象
張廷玉為官多年,可以從康熙朝末期的政治鬥爭以及雍正朝高壓統治中幸存,主要原因在於,張廷玉有一套成熟的為官策略。
他把這套策略總結成一句話:萬事萬當,不如一默。
說白了就是少說話。
張廷玉惜字如金,從不討論有關皇帝的問題,也從不主動結交其他大臣。
後人總結他的為官方針時,在他的日記中發現四點,可以作為任何時期官員的準則。
今天在此先不贅述,之後文章會細說。
正因這樣,張廷玉成功從康熙朝活到乾隆朝,光榮地成為一名『三朝元老,托孤老臣』。
雍正皇帝臨終前,甚至允許他『配享太廟』。
『配享太廟』可是古代官員最高的榮譽,太廟是每年皇帝祭祖的地方,在張廷玉之前,能進太廟的都是滿洲官員,尤其以開國武將為主。
張廷玉也是有清一代,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族官員。
這個榮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雍正死後,乾隆登基,張廷玉作為托孤老臣,自然也對乾隆皇帝忠心耿耿。
不過他很快發現,乾隆皇帝跟雍正不一樣。
雍正屬於手段狠,但是為人直爽的人。
乾隆手段也狠,但是為人更陰險,而且錙銖必較,特別記仇。
◇乾隆帝畫像
張廷玉知道,如果還留在乾隆身邊,遲早出事兒,弄不好連命都丟了,逐漸產生退休的想法。
從乾隆3年開始,經常跟乾隆說自己歲數大了,希望能退休回家。
乾隆那會兒剛登基,根基不穩,肯定不能同意張廷玉退休。
這件事兒就一拖再拖。
直到乾隆13年,政治敏感性極強的張廷玉,敏銳的預判到乾隆政策的變化,於是萌生必須隱退的想法。
正好趕上元旦乾隆請大臣吃飯,宴會之後把張廷玉單獨留下來聊天。
張廷玉看乾隆心情好,就再次提出要退休的事兒。
乾隆一聽就變臉了,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說激烈不是因為倆人吵架了,而是倆人都引經據典,對退休的事兒爭論不休。
乾隆最後跟張廷玉說:我爸讓你配享太廟,你自己說,自古以來哪有盛世的忠臣主動退休的。
張廷玉明白,這話屬於把天兒聊死了。
自己再說什麼就不是忠臣該幹的事兒了,隻能告退。
◇ 影視劇中張廷玉畫像
乾隆非常開心。
要知道,乾隆皇帝自視甚高,覺得自己天下無敵,如今連張廷玉這種三朝元老,飽學鴻儒都被我說的啞口無言,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第二天上朝,當著滿朝文武,對張廷玉各種挖苦,弄的他下不來臺。
還把官員退休這種事兒,上升到了『是否對皇帝忠誠』的高度。
順帶手取消了官員退休的權利,從此開始,清朝官員給皇家辦事兒隻能幹到死。
順便說一句,上一個做出類似決定的人是朱元璋,而且朱元璋的政策是把官員的退休年齡延遲。
張廷玉從政40多年,一直小心謹慎,處分羞辱什麼的,都沒受過,可以想象當時的張廷玉的心情猶如吃了一頓原味爆炒蒼蠅屎,惡心的張廷玉想吐。
乾隆14年,張廷玉78了。
有一次乾隆皇帝假惺惺關心張廷玉的身體狀況。
張廷玉趕緊借坡下驢,再次提出退休的事兒。
乾隆皇帝這回倒是松了口,畢竟張廷玉歲數太大了,確實幹不動了。
於是讓他回家等消息。
沒多久就下旨,讓張廷玉退休。
這會兒張廷玉都78歲了,再精明的人,這麼大歲數腦子也跟不上了。
得到自己退休消息的他,來到乾隆面前謝恩。
在謝恩的時候,張廷玉幹了件蠢事兒。
他向乾隆申請,能不能把』配享太廟『這件事兒,落在筆頭。
說白了就是跟乾隆要了個保證書。
乾隆皇帝自然不是很開心,但事後思量再三,也給張廷玉寫了一個聖旨。
◇ 有什麼話也得憋在肚子裡
在聖旨中,乾隆皇帝確實保證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但也老生常談:作為配享太廟的人,要退休合適麼?
乾隆皇帝的想法是這樣的:張廷玉接到聖旨後,肯定會跪著爬到乾隆腳邊,邊抽大嘴巴邊罵自己不是人。
然後哭著求乾隆饒恕自己想退休的錯誤思想。
之後乾隆皇帝『皇恩浩蕩』,表示張廷玉真不容易,之後放張廷玉回家。
沒成想。
得到聖旨時的張廷玉,病了。
並沒有親自上殿謝恩,更不要說按照『導演』乾隆的劇本拍完這一出『君寬臣忠』的大戲了。
乾隆皇帝看到前來謝恩的張廷玉之子張若澄非常詫異。
張廷玉40多年來,從沒有在這種君臣禮儀的問題上犯過錯,看來真是老糊塗了。
隨口嘀咕幾句。
萬沒想到,這隨口的嘀咕,讓張廷玉倒了大黴。
一位跟張廷玉關系不錯的軍機大臣,聽到皇帝的嘀咕。
趕緊跑到張廷玉家向他轉告情況,並且添油加醋地形容了一下皇帝的用語。
張廷玉78了,思緒已經不再清晰。
居然第二天一早,跑到乾隆那裡領罪。
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因為他知道,自己一句嘀咕,張廷玉竟然這麼快可以知道。
這說明張廷玉在自己身邊有眼線。
至少說明張廷玉的朋黨眾多——這犯了皇帝最大的忌諱。
於是乾隆下旨,讓刑部議罪。
◇ 圖源於《雍正王朝》
刑部很快找出張廷玉七條大罪——給誰定罪都這七條——並給出處理意見:斬立決。
乾隆皇帝自然不會現在就殺張廷玉,而是下旨:張廷玉照常退休,但要把『伯爵』這個頭銜交出來,因為這是乾隆賜他的。
至於配享太廟,張廷玉你自己琢磨吧。
此時的張廷玉,就像經歷曠日持久離婚官司的人,一心隻想趕緊脫身,對於財富榮譽已經毫不在乎。
隻能自己請旨,放棄『配享太廟』的榮譽,按時退休回家。
到家後的張廷玉,早沒了往日的風光,地方官員躲之不及,無人迎接。
張廷玉把自己關在老家書房,一個月不見人。
一個月後,禍從天上來。
乾隆皇帝借口張廷玉的親家為官不正——其實就是手下有倆官員貪污——遷怒張廷玉。
下旨讓張廷玉把『三朝皇恩』賜給他的東西全數上繳。
並派內務府親信官員德保前去收繳。
德保出發前,乾隆給了他一道密旨,讓他把張廷玉家中所有『有字』的東西,悉數帶回來。
皇帝要在其中找到隻言片語,給張廷玉致命一擊。
◇ 『朕從不以語言文字罪人』
張廷玉早早準備好所有的賞賜,跪在府外,等待欽差前來收繳。
德保來的時候,除了貼身侍衛,還從當地衙門調動了200兵丁,預備抄家。
德保借口『張廷玉還有私藏』,帶人進府掘地三尺,把張府所有帶字兒的東西都收走了。
三朝元老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抄家,無可奈何。
自從康熙39年為官以來,張廷玉從沒受過一次責備。
看來吃虧果然要趁早。
張廷玉受不了這種羞辱,沒幾年就死了。
乾隆假惺惺作詩:後原與配食,遺訓敢或更,求享彼過昭,仍享吾意精。
斯人而有知,猶應感九京。
還寫了個註釋:張廷玉犯了這麼大錯誤,我還讓他配享太廟。
我對張廷玉如此優容保全,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道會怎麼感激涕零。
張廷玉死了,但這件事兒影響極大。
全國官員不滿,大量為張廷玉申辯,私自設靈堂。
乾隆看不好收場,把德保賣了,說他辦事兒不利。
德保被罷官削爵。
張廷玉案說完了,從這個案子我們就能明顯看出來,乾隆這孫子人品極差,極其自私。
如此羞辱一個托孤老臣,而且是個真能幹的托孤老臣。
什麼叫托孤?
兩層意思,一方面讓他輔佐皇帝,另一方面是讓皇帝給他養老送終。
如果說大清皇上有誰不孝,那乾隆皇帝肯定算一個,他這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乾隆享受著雍正留下的寶貴財富,轉頭不認賬,對這些財富大肆羞辱。
更重要的是,張廷玉案之後,官員對皇帝失望、不信任,甚至憎恨。
功高如張廷玉,也會被玩弄羞辱,不得善終。
而且就算幫皇帝幹了臟事兒,最後也會被皇帝賣了,誰還有心思好好幹活。
而且您琢磨,這剛乾隆14年,這會兒的官員還算有點兒氣節,還有站出來為張廷玉伸冤的。
那要到乾隆44年呢?
54年呢?
那會兒的官員被乾隆影響了三四十年,還會有人有這種氣節麼?
你要有這種氣節,那下場跟張廷玉一樣了,而且隻能更慘。
所以官員開始以乾隆的喜怒為唯一標準,清朝中後期,官場亂象始於此事。
*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公眾號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配圖源於網絡,若有侵權,後臺聯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