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妃是誰?
自從皇後去世,容妃便是後宮佳麗三千中,康熙最寵愛的妃子。
《康熙王朝》中,容妃一出場就驚艷了很多人。
她容貌清純、說話溫婉大氣,性格蕙心紈質,是賢妻的典范。
因為蕙質蘭心、善解人意,康熙只要心裡煩悶或者想得到片刻的安靜,都會到容妃的寢宮小坐,哪怕陪容妃說說話,也是好的。
按理說,容妃集萬千寵愛於一心,女兒藍齊兒又是康熙的心頭肉,容妃應該寵冠後宮,擁有更好的未來。
可惜她是康熙最愛的女人,也是康熙懲罰最狠的女人。
太子被廢後,容妃獲罪為奴刷馬桶,這一刷就是十四年。
容妃以為,皇上宅心仁厚,遲早會原諒她,恢復她的妃位,可惜她體力不支,被羅列在車上的馬桶砸死,終究沒能如願。
容妃去世後,康熙追封容妃為孝仁慈皇後,並命人將容妃的善良仁義昭告天下,將來他百年以後,容妃會和他千古相隨,陪伴左右。
有人說,容妃去世前,康熙從未恢復她的妃位,為什麼她一去世,就獲得這麼高的追封?
如果康熙心裡真的愛她,怎麼會狠心罰她刷十四年馬桶呢?
其實這也是容妃至死不知道的真相,因為這中間,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算計和難以言說的苦楚。
一入宮門深似海
後宮中,許多妃子為了給皇上生下皇子,母憑子貴而絞盡腦汁。
容妃隻有一個女兒,但她從未想過再生一個皇子,哪怕康熙提議讓容妃再生一個,容妃也是溫柔又堅定地表示:皇上,我們有一個藍齊兒不是挺好的嗎?
我並不在意自己是否能生下皇子,只要皇上心裡有我和藍齊兒,就夠了。
康熙知道,容妃性子溫婉,不爭不搶,也不屑參與後宮的爭鬥,正因為她賢良淑德,所以她在康熙心裡的位置,是其他妃子不能相提並論的。
康熙平定三藩後,想讓滿漢兩家更加相親相愛,便賜封容妃為容貴妃,以皇上愛妃的身份下江南,展示大清國愛民如子的心胸和氣魄。
皇後去世後,容妃代表皇上下江南廣納良才,可見容妃在皇宮中的地位之高。
可容妃卻不懂得在其位謀其職的道理,妄想讓康熙成為一名普通的丈夫和父親。
有一次,康熙夜宿容妃的寢宮時感慨月亮真圓,容妃笑道:瞧,月亮是兔兒的家,它們正在回家,找它們的嫦娥和桂樹去,其實臣妾不是想要皇子,臣妾更想要個家啊!
康熙淡淡地回復:你這不是在宮裡嗎?
容妃在一旁扇著扇子,低頭不語。
她想要的家,是普通百姓的三口之家,而不是成為皇上的妃子,每次見皇上要等被翻牌侍寢,如果惹皇上不高興,幾個月甚至幾年都見不到皇上的面。
雖然她身在皇宮,但她一直把康熙當作自己的丈夫,而不是那個九五之尊的皇上。
所以當葛爾丹在朝堂上向皇上提親,求娶藍齊兒,康熙迫於無奈答應時,容妃又惱又怒,不停地對康熙說:藍齊兒可是咱們唯一的孩子啊,你怎麼忍心把他嫁給草原狼?
那裡這麼偏僻,藍齊兒要是住不習慣怎麼辦?
要是被葛爾丹拋棄了怎麼辦?
容妃哭哭啼啼,康熙勸了幾次無用,氣得拍著桌子吼道:你以為朕願意把心愛的女兒嫁給他嗎?
我也不願意啊,可眼下能怎麼辦?
藍齊兒和親,可以保百姓過上三五年太平日子,這就是她作為格格的代價。
葛爾丹是草原的後起之雄,短短數年就稱霸草原,成了最大的霸主,勢力勘和大清國相比。
當時大清正在拼盡全力收復臺灣,壓根無暇也沒有能力打仗。
為了不讓大清滅亡,也為了百姓能過安寧的日子,犧牲藍齊兒的婚姻,換來國家的安寧,值得。
當然,康熙心裡也有他的打算,一旦臺灣被收復,大清需要三到五年恢復士氣和糧草設備,只要大清有能力打贏葛爾丹,他一定會親自出戰,完好無損地將藍齊兒帶回來。
可容妃並不理解康熙的做法,她隻知道康熙犧牲了她唯一的女兒,去換百姓的太平。
藍齊兒為葛爾丹生下兒子後沒幾年,康熙就親自派兵討伐葛爾丹,勢必要取下他的人頭。
容妃不明白,葛爾丹是藍齊兒的丈夫,也是康熙的女婿,就算葛爾丹有當大清國皇帝的野心,看在藍齊兒的面子上,也不應該將他斬首啊!為了避免兩軍交戰,容妃不顧康熙的命令,和藍齊兒一起跪在兩軍交戰的中間,哭求他們停手,別打了。
不過她們的阻撓並沒有換來好的結果,康熙下了命令: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無論是誰,擋我者就是我的敵人。
經過雙方激烈交戰,葛爾丹節節敗退。
容妃恨透了康熙,難道對皇上而言,擴大疆土,成為唯我獨尊的皇上比親情更重要嗎?
他這樣做,有沒有想過藍齊兒的感受?
葛爾丹死了,藍齊兒以後的日子該怎麼活?
其實看到容妃一心一意為藍齊兒著想,我心中有些動容。
母愛的偉大之處,大概就是以孩子為出發點,為了孩子願意付出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吧。
可容妃對女兒的愛,差點阻礙了康熙征戰葛爾丹的計劃,實在可恨。
葛爾丹野心勃勃,從他娶藍齊兒那一刻,就和康熙一樣,在為多年後的背水一戰做準備。
他和康熙之間必定有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如果失敗的不是他,那康熙必死,大清必亡。
所以這也是康熙為何要征戰葛爾丹的原因。
可容妃隻知道兒女情長,把國家的事看成家庭中的小事。
一入宮門深似海,最是無情帝王家。
從她成為妃子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成為皇權的犧牲品,一切以皇上和大清的利益為出發點。
藍齊兒作為皇上的女兒,一樣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成為和親的犧牲品。
如果容妃真的明事理,就應該知道康熙想讓她成為下一個皇後,母儀天下,大清和百姓才是她最該考慮的事。
如果康熙和她一樣隻顧兒女情長,又何來康熙盛世?
百姓如何安居樂業呢?
可就算容妃差點阻撓了皇上討伐葛爾丹的大計,康熙依然舍不得責備她,隻把她從皇貴妃降為妃子,心裡煩悶時依舊找她談心。
如果容妃知道康熙萬事以大清的江山社稷為重,了解康熙的為人,就應該夾緊尾巴,做好自己的本分,可她偏偏恃寵而驕,中了康熙的算計,寒了皇上的心。
孝莊算計容妃
容妃綿裡藏針,胸有城府,朝廷上如果遇到十分棘手的大事,康熙在容妃面前訴苦時,容妃總是能提出很好的解決意見,所以更加深受康熙喜歡,連孝莊也高看容妃一眼,經常在閑暇時召她聊家常,促進感情。
孝莊離世前,康熙正親自征戰,孝莊特地支開所有宮女太監,隻召見容妃一人,讓她傳一道遺旨,不能廢太子。
容妃以為孝莊隻召見她一人,是最信任她的表現,她無論如何都要辦成這件事。
所以孝莊駕崩沒多久,康熙在朝堂上廢除太子之位時,容妃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對皇上說:皇上,不能廢太子啊,老祖宗遺旨,太子雖然懦弱,可他仍然是個好孩子,皇上寬恕他吧!
慧妃的兒子是大阿哥,她一心想扶持兒子上位,如今太子被廢,正是大阿哥爭奪皇位的好時機,她自然支持廢除太子,所以她接過容妃的話茬說:皇上,老祖宗歸天的時候我們都在身邊,老祖宗可絕對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慧妃這句話,也是在給容妃提個醒,孝莊太後最善宮心計,城府極深,如果她不支持皇上廢除太子,大可以讓太監頒佈遺旨,也可以當著慧妃等眾人的面宣佈這道遺旨,可她隻對容妃一人說了這道遺旨,說明她料定康熙一定會廢除太子,如果她當著眾人的面頒佈這道遺旨,康熙一旦廢除太子,就是違背老祖宗的遺願。
就算太子沒有被廢,康熙也會打心眼裡恨透了她。
她讓容妃傳旨,就是在算計容妃。
如果皇上相信了容妃的話,容妃平安無事,如果皇上不相信,大可以說容妃假傳聖旨,皇上和她孝莊的名聲都不會受到損害。
容妃聰明一世,本應該在這件事上分清孰輕孰重,可惜她恃寵而驕,以為皇上會聽信她的話,反而步入了孝莊的圈套,成了孝莊的替罪羊。
康熙在朝堂上被容妃懟的下不來臺,退朝後氣得扇了容妃一巴掌,呵斥道:你瘋了?
你平時不是挺溫良賢惠的嗎?
怎麼到了關鍵時刻,你敢咆哮公堂頂撞朕?
你還敢捏造老祖宗的遺旨,蠱惑人心。
容妃不懂皇上的意思,繼續說:皇上,老祖宗臨終前,確實給臣妾留下了遺旨啊!
孝莊在位時,皇上雖然親政,但是在許多大事上都要受到孝莊的左右。
孝莊明面上說不理朝政,隻管安心養花草,可康熙心裡清楚,她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養花草不過是韜光養晦罷了!
這些年,他受夠了聽孝莊的話,孝莊去世了難道他不能自已做一回主嗎?
如果容妃真的懂他,就應該知道他廢太子的初衷是為了大清國著想,知道他必須違背老祖宗的遺旨,不得不廢太子。
可容妃偏偏一根筋,她以為孝莊在世時,康熙什麼都聽孝莊的,所以拿孝莊的遺旨壓皇上一頭。
她在朝堂上頂撞康熙,康熙為了顏面,罰她降為常在,不許出宮門半步,她竟然理直氣壯地說:老祖宗還有一道遺旨,讓臣妾照顧慈寧宮的花房。
康熙氣壞了,事情到了這一步,她依然拿老祖宗的遺旨當成聖旨,康熙強忍著怒氣說道:那就讓它死了吧,容常在你要記住,後宮不得幹政。
康熙這番話說得很清楚,如果容常在不幹涉他的決定,可以一輩子榮華富貴、衣食無憂。
後來,雖然容妃在朝堂上頂撞皇上,皇上還是答應了她,在慈寧宮照顧花草。
皇上擔心容妃一個人寂寞無聊,就將紅玉交給容妃照顧。
紅玉懷了太子的骨肉,可她是前朝餘孽的孩子,孩子出生後,紅玉就要被斬。
容妃見不得紅玉受罪,求皇上放過紅玉,皇上拒絕後,容妃便設法幫紅玉逃出皇宮。
紅玉不知道一個女人帶著孩子該如何生活,在父親的墳前自盡了。
紅玉肚中的孩子,是太子唯一的血脈,如今紅玉去世,孩子也沒了,康熙徹底怒了,質問容妃道:你為什麼要放走紅玉?
你是不是覺得朕為君太狠,為父又太無情?
康熙這番話,暗藏著無限的辛酸和苦楚。
他雖然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卻在很多事上身不由己。
如果他不能犧牲小我,怎麼能換來大我?
怎麼保住大清的太平?
如果他真的能掌控一切,何必要犧牲女兒的幸福,何必擔心前朝遺腹擴大勢力圍剿皇宮,而夜不能寐呢?
可容妃並不願理解康熙的心,反而指責康熙廢了太子之位,阿哥們為了爭當儲君就會自相殘殺,一旦骨肉互相殘殺,勢必會家醜外揚,到時候受損的,就是皇上的皇威啊!
容妃這番話講述的道理沒有錯,但是身為皇上的妃子,這番話不能說。
後宮不得幹政,她作為妃子,就不該對皇上的決定指手畫腳。
難道太子不廢,其他阿哥就不會骨肉相殘嗎?
容妃太天真,妄想通過一句話,扭轉幾千年來,數朝數代都會發生的現實,實在不自量力。
容妃中了孝莊的圈套,也是拜她太過天真所賜。
她被降為奴,就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過錯,可惜她不僅不覺得自己錯了,還指望著皇上向她道歉,恢復她妃子的身份。
她太天真,所以直到去世,都沒能等來皇上的原諒。
不要怪社會太現實,怪隻怪自己太太真。
世間從無絕對的公平,但卻有絕對的平衡。
在其位謀其事,承其責,才是最明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