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座武侯祠,成都被稱為『三國聖地』。
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武侯祠是劉備的墓和廟所在地,即『漢昭烈廟』,劉禪下旨敕建的武侯祠,地處漢中勉縣,昭烈廟中如果有諸葛亮靈位,應該隻是陪祭。
不過,因為諸葛亮在蜀地太得人心,慢慢喧賓奪主,最終形成了君臣一體祭祀的格局,放眼全國,隻此一家。
諸葛亮,字孔明,可他的祠堂為何以『武侯』命名呢?
這得從中國古代的爵位制度說起。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原本指諸侯獲得的封建等級,周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襲罔替,封地都稱為『國』。
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有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可見,爵位是封建制度的產物,與土地和收入,密不可分。
戰國時,郡縣制興起,出現了不同於卿、大夫的爵位,即有食邑、不世襲。
這裡的食邑,也與封邑不同,得爵位者有權享受其地的收入,卻無權管理當地的事務,這標志著集權制度的逐步演進。
秦朝商鞅變法對爵位制度進行了根本改革,為獎勵軍功,從徹侯至公士,由上而下設二十等爵,除徹侯食縣《采邑》外,其他隻能領俸祿。
商鞅劇照
西漢沿用了秦朝的爵位制度,漢初的列侯封邑,大者萬戶、小者五六百戶,最多者可達四萬戶。
封邑一般為縣,小者有鄉或亭。
為表彰開國功臣,西漢又在二十等之上,增設王爵,如韓信的楚王、彭越的梁王、英佈的淮南王等。
不過,隨著這些功臣被屠戮,王爵便為皇室獨有。
楚王韓信
武帝時,為避皇帝名諱,二十等爵最高的徹侯改名通侯、又稱列侯。
同時,為籌措軍費,這些爵位都明碼標價開始售賣,致使為人所輕,於是又另設武功爵十一等,不過最後還是難逃被售賣的命運。
蜀漢自名為正統,爵位制度變化不大。
諸葛亮被劉禪封為武鄉侯、死後又追謚忠武侯《武將的最高謚號》,所以後世尊稱為『武侯』,而祭祀他的地方,就是武侯祠了。
順便說一句,蜀漢政權中,真正被中央政府封侯的,唯有關羽一人,那是他陣斬顏良、解白馬之圍後,獲封『漢壽亭侯』,後世常為這個爵位的等級爭論不休,綜合各種信息來看,應該是徹侯中最低的『亭侯』。
後世的爵位等級多變、名稱各異,但大多圍繞有無封地、是否世襲展開,總體的趨勢是含金量逐漸降低。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和功臣兩種,宗室十四級,從最高的和碩親王到最低的奉恩將軍,如雍正曾受封和碩雍親王、乾隆曾受封和碩寶親王。
功臣世爵則有二十七級之多,分別是各自有三等的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和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
其中,公、侯、伯均是超品,子是正一品,最低的恩騎尉是正七品。
有清一世,真正得封公爵的漢臣不過五人,如海澄公鄭克爽、三等威信公嶽忠琪,大名鼎鼎的曾國藩,隻是一等毅勇侯,而『晚清第一能臣』李鴻章,生前為一等肅毅伯,死後才被追贈為一等俗毅侯,反觀和珅,則貴為一等忠襄公。
乾隆朝孝賢純皇後的侄子福康安是個例外,曾封貝子,死後追贈為郡王,乃宗室之外唯一封王之人,野史傳說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是真是假,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