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一位官員,不如曾國藩、李鴻章那麼有名,但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他就是清朝首位駐外使節郭嵩燾。
郭嵩燾照片。
郭嵩燾早年在曾國藩府中任幕僚,協助其創辦湘軍,成為平定太平天國叛亂的幹將之一。
之後因功獲晉升,進京入值南書房,隨侍咸豐皇帝左右。
1860年代外放蘇松糧儲道、兩淮鹽運使,署理過3年廣東巡撫。
自覺做巡撫不爽,又回長沙講學授徒。
雖然轉徙多地出任多種官職,有一件事他堅持在做:接觸外國人,了解西方情況,在租界參觀外國人所辦圖書館和輪船。
這樣的經歷增進了他對大清的了解,又加深了對世界局勢的認識。
郭嵩燾的見解在那個時代非常超前,比如1875年他上奏朝廷,稱如果單純學習制造船堅炮利的方法,那是『末技』,達不到富國強兵目的;隻有師法西方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工商業,才能讓清朝走上康莊大道。
他因此名噪朝野,獲得一些贊許,更多的是謾罵。
隨後,光緒帝任命他為駐英公使,更是把他推到了爭議的風口浪尖。
這是清朝的國門被敲開30多年後,第一次在國外設立使館。
1876年冬,年近六旬的郭嵩燾率副使劉錫鴻等隨員30餘人啟程,在倫敦組建使館。
1878年,他又受命兼任駐法公使。
1878年,郭嵩燾參觀法國巴黎世博會中國館《法國畫師繪》。
郭嵩燾到達英國後,對英國政治尤其關心,旁聽議院的會議,研究兩黨制;留意英國的教育和科技,頻繁訪問工廠、學校、報社、博物館等,對西方的新事物保持著濃厚興趣。
有一次他應邀訪問倫敦附近的電力廠,特意體驗了一下發明不久的電話。
他讓隨從張德彝到樓下去接聽,自己在樓上與其通話。
郭問:『聽聞乎?
』張答:『聽聞』郭又問:『你知覺乎?
』張回復:『知覺』郭又說:『請數數目字』張照做:『一、二、三、四、五、六、七』
他在日記中興奮地記下了整個過程。
由此,他成為第一個接觸電話的中國人。
郭嵩燾還將自己的見聞寫成《使西紀程》,寄給北京的最高外交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供朝中官員參考。
他在書中盛贊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介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政治措施,主張清朝采用『西洋政教』,厘正治國之本。
郭嵩燾的言行《有點像今天被鄙視的『帶路黨』》,引起守舊大臣的猛烈抨擊。
郭嵩燾的如夫人梁氏,隨同出使英國。
郭帶梁氏出席社交活動,被劉錫鴻批為『敗壞國教,不成體統』。
郭嵩燾的副使劉錫鴻,雖然同樣置身歐洲,眼觀英法的社會現象,卻是一個冥頑不化的守舊派,對郭的言行嗤之以鼻。
劉錫鴻向朝廷密告郭嵩燾『三大罪』:
第一,『遊甲敦炮臺披洋人衣,即令凍死亦不當披』;第二,『見巴西國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為小國主致敬』;第三,『柏金宮殿聽音樂屢取閱音樂單,仿效洋人之所為』。
穿外國衣服、聽音樂會看節目單,這是多麼正常的舉動!見外國君主起立致敬,不是應有的外交禮節嗎?
劉竟然對此大加撻伐,何等的顢頇愚昧啊!再後來,郭學英語,也變成了劉眼中的惡行,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劉甚至公開揚言:『此京師所同指目為漢奸之人,我必不能容』
劉的邏輯是:『今英國知仁義之本,以臻富強,未始非由久入中國,得聞聖教所致』英國學習中國的『聖教』實現富強,這樣的結論荒唐且無恥。
另一邊,《使西紀程》在京城傳開後,朝野守舊派群情洶洶,口誅筆伐一浪高過一浪。
翰林院編修何金壽參劾他『有二心於英國,欲中國臣事之』;有人指責他對外國『極意誇飾,大率謂其法度嚴明,仁義兼至,富強未艾,寰海歸心……凡有血氣者,無不切齒』;還有人說他『殆已中洋毒,無可采者』。
這些人憤怒地要求慈禧將郭嵩燾召回國,撤職查辦,並將《使西紀程》毀版,嚴禁流通。
《使西紀程》書影。
郭嵩燾已經成了人民公敵,朝中惟有李鴻章一人為他提供援助。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謾罵,郭嵩燾痛心地回應說:『《守舊官僚》惟一意矜張,以攘夷狄為義,而置民父於不顧;必使覆國亡家,以快其議論而為名高』
慈禧的幾案上彈劾郭嵩燾的奏折堆積如山,既無法核查,又不能全信,左右為難。
經過總理衙門的權衡,最後決定將郭嵩燾、劉錫鴻一並召回,同時毀棄《使西紀程》的刻版,以息眾怒。
原本還要將郭治罪,在李鴻章的斡旋下才作罷。
1879年,心灰意冷的郭嵩燾黯然回國。
5月5日,他乘坐的小火輪抵達湖南,長沙的鄉紳耆老竟然拒絕讓小火輪靠岸,理由很『強大』:小火輪是洋船,而此地還不是開放口岸。
當回到家鄉湘陰縣時,大街小巷貼滿標語,不是『歡迎歸來』,而是『勾通洋人』的辱罵。
郭嵩燾很無奈,憤然說:『各省人心風俗,尤以湖南最壞』
此後,郭嵩燾蟄居鄉野,寂寞度日,直至1891年病逝再未出仕。
他去世後,李鴻章曾奏請恤典,朝廷不準,理由是『出使西洋,所著書籍,頗滋物議』。
臨死前,郭嵩燾寫詩自況:『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他的自信,源於他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正確認識。
而那些曾經批駁他的眾人,看似理直氣壯,終究被歷史碾成了無痕跡的齏粉。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細節。
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