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後李鴻章背黑鍋,哀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網路歷史》

1893年前後,李鴻章正處於人生的巔峰,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文華殿大學士,並有太子太傅的榮譽頭銜。

更重要的是,他掌握著大清最精銳的陸軍和海軍,在外交上也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李鴻章像。

既然位高權重,那在關鍵時刻必然站在風口浪尖。

1894年,清朝與日本在朝鮮問題上劍拔弩張,戰爭形勢一觸即發。

面對日本在朝鮮的強勢進逼,清朝群情洶洶,舉國上下主張動武者甚眾,慈禧、光緒亦不乏此意。

在對日開戰的聲浪中,李鴻章、徐用儀等少數大臣,認為近年來清軍添置新式武器無多,實力早被日軍超越,因此反對戰爭,主張以外交途徑解決朝鮮問題。

北洋海軍中的致遠艦。

在當時的輿論氛圍下,豈能容得下李鴻章這種畏葸避敵的論調?

以軍機大臣翁同龢為代表的主戰派,將李鴻章等罵了個狗血噴頭,指斥其為『漢奸』。

朝廷最終決策,不能容忍小日本的挑釁之舉,選擇對日開戰,是為甲午戰爭。

李鴻章硬著頭皮上戰場,結局就是無論海軍還是陸軍,皆一敗塗地,尤其是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日軍占領清軍趙北嘴要塞,這是要塞內的重型加農炮。

戰敗之後,慈禧又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經過唇焦舌敝的爭論,簽訂了割地又賠款的《馬關條約》。

其間李鴻章還挨了槍子,差點死在日本。

李鴻章歸國,毫無疑問,等待他的將是鋪天蓋地的罵聲。

『楊三已死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幾乎傳遍全國。

批準條約的光緒帝,反過來指責他賠款太多,割讓臺灣大失民心。

朝堂之上彈劾他的奏章如雪片般飛來,更是有68名官員聯名上奏,強烈要求嚴懲。

1894年12月13日,日軍攻破海城,這是攻城的日軍部分軍官合影。

整個國家都要求李鴻章承擔甲午戰爭失敗的全部責任。

此情此景,李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憤懣地說:『七十老翁,蒙漢奸之惡名,幾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勢』。

雪上加霜的是,慈禧和光緒免去了他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重要職務,命他『入閣辦事』,實際上他權力被架空,無事可幹,隻得閑居北京賢良寺。

在日本期間,李鴻章與其近侍,左邊兩人是他的兒子。

李鴻章是滿腹的委屈啊。

閑居期間,他在致新疆巡撫陶模的信裡,反思失敗的原因說:

『十年以來,文娛武嬉,釀成此變。

平日講求武備,輒以鋪張糜費為疑,至以購械、購船,懸為厲禁。

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敵而淆於群哄,輕於一擲,遂一發而不可復收。

戰絀而後言和,且值都城危機,事機萬急,更非尋常交際可比。

兵事甫解,謗書又騰,知我罪我,付之千載,固非口舌所分析矣』

他的意思就是:平時不給軍費,危急時刻就把我推到前線,打敗了又不分青紅皂白將責任推給我,你知道我心裡有多苦嗎?

這黑鍋我背不起啊!

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如果現在還將李鴻章視為『賣國賊』,那我們無異陷入了晚清時代李的政敵的思維。

正如梁啟超所言,『若以中國之失政而盡歸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彼執政誤國之樞臣,反得有所諉以辭斧鉞,而我四萬萬人放棄國民之責任者,亦且不復自知其罪也』。

梁啟超認為,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以一人而戰一國』。

若是把翁同龢等不顧一切主戰的大臣,放在李鴻章的位置上,結局又將如何?

他們能做的更好嗎?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細節。

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