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多爾袞病重,錫翰讓順治帝去探望,結果被處死。《網路歷史》

錫翰,努爾哈赤的侄子,驍勇善戰。

1652年,順治處死錫翰,全家抄沒,流放寧古塔充軍,開除出宗籍。

錫翰落得如此下場,咎由自取,順治沒法原諒他。

巴雅喇,努爾哈赤的異母弟,冊封貝勒。

努爾哈赤兄弟5人,舒爾哈齊的地位最高,掌握兵權,兒子阿敏、濟爾哈朗掌握鑲藍旗,麾下兵馬接近一萬。

巴雅喇沒有舒爾哈齊的地位,但畢竟是兄弟一場,努爾哈赤冊封他為貝勒,待遇很不錯,衣食無憂,生活很美滿。

錫翰,巴雅喇的兒子,與鞏阿岱是親兄弟,也是皇太極的支持者。

錫翰,力大無窮,作戰勇猛,能揮舞六十斤重的鐵槍,連鰲拜都要讓他三分。

如果低調做人,忠於皇室,錫翰也能善終。

可惜,錫翰意志不堅定,中途投靠多爾袞,屢次為難順治,這是他被處死的關鍵。

1640年,松錦之戰爆發,錫翰主要工作是挖掘戰壕,修建堡壘、柵欄,奉行皇太極的『圍困戰術』,與明軍打消耗戰。

錫翰在松山、杏山之間挖掘戰壕,截斷明軍的糧食運輸線。

吳三桂率兵前來破壞工事,錫翰身先士卒,揮舞鐵槍沖殺,與明軍進行白刃戰。

錫翰麾下兵馬不多,卻毫無畏懼,堅守不退,為多鐸的增援贏得時間。

守住了高橋,明軍糧食運輸困難,洪承疇出兵時僅攜帶三天糧食,難以持久作戰。

為了扭轉局勢,曹變蛟決定率兵突襲皇太極大營。

曹變蛟動身時,其他各路明軍已經逃走,他孤軍鎮守松山,此次突襲清軍大營,就是放手一搏,孤註一擲。

明軍凌晨突襲,曹變蛟很勇猛,連續撕開清軍五道防線。

曹變蛟的目標,就是皇太極,明軍猛攻清軍營帳,勢必拿下皇太極。

錫翰、圖爾格、圖賴前來增援,指揮弓箭手反擊,與曹變蛟死磕。

明軍再次突破防線,錫翰臨危不懼,拿著鐵槍揮舞,拼命阻攔明軍。

曹變蛟沒有後續部隊,自己也被射傷,無力再戰,隻能退兵。

皇太極幸運躲過一劫,重賞錫翰、圖爾格、圖賴,將他們作為親信培養。

1643年,皇太極病逝,沒有指定繼承人。

為了爭奪皇位,八旗內部進行一番角逐,多爾袞兵馬眾多,躍躍欲試。

索尼、鰲拜、圖爾格、圖賴、錫翰、譚泰等兩黃旗將士立下『誓言』,堅決擁戴皇太極的兒子繼位。

皇子繼位,是他們的底線,否則就大戰一場。

『崇政殿會議』上劍拔弩張,兩黃旗包圍大殿,絕不讓步。

如此,多爾袞放棄爭奪皇位,參與代善主持的『立誓』,擁戴6歲的皇子福臨,是為順治帝。

順治能當皇帝,應該感謝錫翰,給他重賞才是,為何要處死他呢?

錫翰意志不堅定,見風使舵,不但投靠多爾袞,還跟順治叫板,自討苦吃。

順治繼位,多爾袞攝政,逐步控制大權。

清軍入關之後,多爾袞的權力更大,冊封為『皇父攝政王』,據說還迎娶了孝莊,讓順治非常難堪。

大權在握,多爾袞對皇位有了想法,平日使用的禮儀與皇帝沒差別,連玉璽都拿到王府中『備用』。

此外,多爾袞前往永平修築城池,正白旗、鑲白旗的士兵對京師虎視眈眈。

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都堅決擁戴順治,不改『誓言』,即便屢次被多爾袞判處『斬監候』,也沒有忘記當初的承諾。

錫翰、鞏阿岱兄弟則不一樣,他們投靠了多爾袞。

錫翰、鞏阿岱兄弟看來,無論是誰當皇帝,都是努爾哈赤的後代,自己都是宗室成員。

多爾袞掌權,有了稱帝的雄心壯志,為何不投靠他呢?

多爾袞繼位,自己就是『元勛』,好處少不了。

如果隻是投靠多爾袞,順治還不至於要處死錫翰,且全家抄沒。

錫翰還做了許多讓順治難堪的事;為了討好多爾袞,錫翰毫無底線,自取滅亡。

1648年,豪格擊敗張獻忠,平定了四川,班師回朝。

多爾袞設宴款待,旋即將他逮捕入獄,豪格暴斃而亡,原因大家都知道。

豪格,冊封肅親王,是順治的大哥,也是多爾袞的勁敵。

豪格死後,多爾袞與多鐸聯手,瓜分豪格的妻妾,順治不答應,卻無法阻止。

錫翰眼看機會來,便聯手何洛會,建議順治處死豪格的兒子富綬。

奏折先由多爾袞批閱,順治也知道其中的『內容』,對錫翰咬牙切齒。

多爾袞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不同意處死富綬。

但是,錫翰、河洛會此舉,讓順治動了殺心,他討厭錫翰的反復無常。

1650年,多爾袞病重,對著錫翰抱怨,說順治不來探望自己,不把『皇父』放在心裡。

錫翰心領神會,主動去告訴順治,讓他去探望多爾袞。

順治知道多爾袞病重,卻假裝一無所知,並不打算去探望。

順治看來,如果多爾袞病逝,自己就可以親政,掌握大權,豈不美哉,況且他討厭多爾袞。

上朝時,錫翰上奏順治,說攝政王病重,皇帝理應探望。

錫翰這麼一說,大臣們都聽到了,順治沒有理由推脫,隻好前往睿親王府,探望多爾袞。

1650年12月,多爾袞去古北口打獵,墜馬而亡,順治親政。

接著,順治秋後算賬,挖掘多爾袞墳墓,廢除爵位,開除出宗室。

錫翰、鞏阿岱兄弟,順治也沒忘記,全部處死。

錫翰、鞏阿岱的家人,發配到寧古塔,開除宗籍,全家抄沒。

索尼、鰲拜不忘記『誓言』,不屈服於多爾袞,得到順治的重用,成為康熙的輔政大臣。

參考書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