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出任內務府官員的人,一般都深受皇帝信賴,所以結局不會太差。
不過,立山是一個例外。
他曾經頗得慈禧太後寵信,以員外郎的身份兼蘇州織造,歷經四任。
後又一路升遷,至總管內務府大臣、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戶部侍郎、戶部尚書等職。
立山地位之顯赫,在晚清並不多見。
然而,最終他卻被綁縛菜市口,斬首示眾,連親朋好友都不肯為他收屍。
那麼,立山為什麼會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呢?
說到底,還是觸犯了慈禧太後的敏感神經,外加太張揚,遭同僚嫉妒,最後將自己活活作死。
立山畫像。
光緒一朝,太後與皇帝的關系始終影響著朝局走向,也考驗著朝臣們的情商,立山之死的主要禍根也在此。
我們都知道,紫禁城裡的大殿甚是寬敞,夏天上朝,倒也涼快,可是到了冬天,就太冷了。
光緒帝向來身子骨弱,面對凜冽的北風,實在受不了。
立山同情皇帝,也想給皇帝留個好印象,便瞞著慈禧造了一片玻璃窗,以擋風寒。
很快,慈禧太後得知這件事,十分生氣,把光緒帝叫來,指責道:『祖宗起漠北,冒苦寒立國,汝乃聽朝而畏風耶?
』對光緒帝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後,慈禧還是不解氣,便令人叫來立山,說有好東西要賞賜。
立山高高興興地進宮,沒想到一進門,太後就恨恨地說:『文宗晚年患咳嗽,亦極畏冷,遇著引見,以貂皮煨在膝上,何等耐苦!皇上年少,何至怕冷如此?
況祖宗體制極嚴,若於殿上裝起玻璃窗,成何樣子!汝諂事皇上,膽大妄為。
汝今為廷臣,非奴才可比,我不能打汝。
然違背祖制,汝自問該得何罪?
』
慈禧太後。
立山自知玻璃窗的事闖禍了,一邊自己啪啪打臉,一邊磕頭如搗蒜,請求饒命。
太後並不消氣,李蓮英向來與立山關系親厚,便趁機大呼道:『立山滾出』立山心領神會,立刻倒地翻滾起來,太後這才罷休,但對他的寵信卻大不如前。
1900年,義和團蔓延至京城,朝廷舉棋不定,召廷臣開禦前會議商量對策。
端王載漪力主團民可用,立山正好在旁邊,太後問道:『你說說該怎麼辦?
』立山對道:『團民雖無他,但其術不太可靠』
載漪一聽就怒了,質問道:『用其心就可以了,哪裡用得著術?
立山必與外人通,請以立山退外兵!』立山答道:『首言戰者載漪也!臣主和,又不諳外事,不足任』
坐著的人是端王載漪。
載漪更加憎恨立山,便借其住宅靠近教堂之故,造謠立山藏匿洋人,裡通外國,假借慈禧太後之命將其斬殺。
庚子前後,端王載漪、莊王載瀾等人權勢極盛,立山的主和意見與端王等人企圖利用義和團向洋人開戰,趁機擁立大阿哥溥儁繼位的陰謀背道而馳,自然成為他們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
此外,立山與載瀾平日裡有一些過節,這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立山在內務府供職日久,積累了不少財富,於是,他就花式炫富,『凡京師菊部名伶、北裡歌伎之有聲譽者,往往為之脫籍』。
當時京城有一個叫綠柔的名妓,名噪一時,立山與載瀾都十分喜歡。
然而,載瀾雖是宗室,卻窮得叮當響,自然架不住立山的大手筆,立山最終抱得美人歸,載瀾從此恨透了立山。
載瀾。
不僅狎妓炫富,立山將家底也掛在了身上。
立山家中有朝珠365掛,即使最次等的也價值千金,除了國喪外,他每日都換著帶,從來不重樣。
這就引起了同僚的妒忌,難免有人在其受難時落井下石。
立山之死,既與其行事張揚,得罪太多的人有關,也與其缺乏敏銳的政治嗅覺有關。
殿門裝玻璃之事,使得立山寵眷稍減。
庚子之亂中,立山的主張固然引得端王不滿,但更不是慈禧太後所希望的答案。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在載瀾矯詔拿殺立山前後,太後並沒有追究。
立山死後,其門客星散,唯有伶人十三旦為其收屍,舉辦喪事。
這種結局,不免讓人感嘆,一身財富換不來人間幾度真情。
參考資料:佚名《名人軼事記立山聯元》,何剛德《春明夢錄·卷上》,徐珂《清稗類鈔·豪侈類》,趙爾巽《清史稿·卷二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