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和大家分析了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一個細節,那就是被譽為『天下讀書人領袖』的李紱為什麼會和赳赳武夫圖裡琛有交集的幾點猜測,進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李紱雖然身具名仕派頭,其實內心裡的那些想法和朝廷中那些左顧右盼、攀附權貴、一心琢磨如何升遷的官員沒什麼區別。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李紱,早已深諳官場的潛規則,並且樂得效仿之。
而早年間憑借苦讀聖賢書而養就的書生本色和意氣風發,卻已經被官場上的那些不良風氣所耗盡。
此文發出後,有讀者提問,田文鏡是如何知道李紱和圖裡琛的這些交往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但是透過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可以分析出一些新的、值得深思的內容。
毫無疑問,田文鏡是通過李紱得知了李、圖二人的交往內幕。
包括『剛正不阿』的李紱對圖裡琛極盡誇耀、贊美的奉承之言,田文鏡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麼,李紱為什麼會把這些細節都透露給田文鏡呢?
尤其還是把自己巴結、討好皇帝身邊紅人的一些細節一股腦『交代』了出來,這無異於是『授人以柄』。
難道李紱當真連這點做官的常識都不通曉嗎?
咱們且進一步分析之。
按照田文鏡自己的說法,他和李紱是『換帖兄弟』。
所謂的『換帖兄弟』,是個什麼概念呢?
『換帖』就是結拜的雙方把自己的生辰八字以及父母的生辰八字都寫在帖子上,然後相互交換,示意彼此毫無保留,坦誠相見。
為什麼要在帖子上寫各自的生辰八字呢?
因為在封建時代,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如果想要對某人采取不利手段的話,往往也會從這個人的生辰八字入手。
比如劇中大阿哥給太子施以魘鎮的時候,就是在一個草紮的小人身上寫上太子的生辰八字,再對其紮針。
可見,結拜雙方能夠達到『換帖』的層面,必然是交情非比尋常,可以相互分享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因此,李紱把自己和圖裡琛暗中來往的信息分享給田文鏡,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畢竟兩人身為官場中人,想要不斷進步,隻有互相分享有用的資源,才能相互支持、抱團取暖,求得利益最大化。
試想,正是李紱對田文鏡分享了自己所掌握的圖裡琛這個關鍵的人脈資源,才使得田文鏡在危急時刻說服圖裡琛甘願蹚『山西官員造假案』這攤渾水,全力幫助自己,最終挫敗了諾敏的陰謀,確保自己順利過關。
單從這點來看,田文鏡和李紱似乎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冥頑不靈,屬於『孫嘉誠』式的官員,『腦袋一根筋』,不通官場世故,而是對於如何做官、如何在職場左右逢源研究得非常『透徹』。
然而,頗為諷刺的是,『山西造假』案後沒過多久,田文鏡在河南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新政,得罪了當地的讀書人。
身為『天下讀書人領袖』的李紱特意趕到河南,想為自己的這些粉絲們說和,結果因為政見上的不統一,李紱和田文鏡一言不合,便鬧得不歡而散。
隻見田文鏡罵李紱是『偽君子』,而李紱更是當場揚言要上折子參田文鏡。
倆人所謂的『換帖兄弟』的交情,僅僅因為工作上的意見不一致,便瞬間土崩瓦解,這和『塑料紙友誼』有什麼區別。
寫到這裡,我不禁產生疑問:當初田文鏡和李紱結拜為『換帖兄弟』,當真是因為二人有什麼相同的志趣、愛好嗎?
我估計是沒有。
二人當初之所以結拜,或許是為了彼時各自利益的取舍吧。
遙想當年,田文鏡是四阿哥胤禛非常器重的幹練之臣,而李紱是三阿哥非常欣賞、尊敬的『文人領袖』。
論地位、出身,兩人在伯仲之間。
論政治前途,倆人各自追隨了康熙非常器重的兩個皇子,日後在政治上必然都會有所作為。
這樣兩個在政治上『門當戶對』、已經開始在官場上『嶄露頭角』的新秀,之所以互相結拜,也許看中的正是彼此所掌握的政治資源。
田文鏡利用李紱所掌握的圖裡琛的關系,幫助自己在山西造假案上順利過關,也許李紱也曾經利用田文鏡所掌握的其他資源,助自己在官場上更上一層樓。
隻不過當兩個人都成為了封疆大吏,各自所處的地位以及所掌握的資源已經令他們足夠俯瞰眾人之時,他們再也不會需要從彼此手中交換新的資源。
於是,鬧掰便是分分鐘的事。
田文鏡和李紱,從當初的『換帖兄弟』到最後分道揚鑣,究竟是他們所處的環境改變了這一切,還是說他們從來就沒有認真對待過這個所謂的『兄弟』關系?
這個就留給讀者們自己去遐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