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奇雲
毋庸置疑,經歷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治理,到了乾隆中期,大清人口密度空前增長,遠遠超過歷史上的最高數字。
據統計,當時清朝的總收入是世界第一。
此時的耕地面積是10.5億畝,比雍正時期的8.9億畝耕地有較大增長,但是為何在乾隆時期引發人家巨大漲幅?
其中土地、人口和種植有著怎樣緊密聯系?
明清交際時,由於戰亂、自然災害等因素導致人口數量劇烈下降。
據統計,明代人口最高時已經達到1.2億,但是到了順治八年《1652》全國隻有1400萬人,《清實錄》十年後才增長到1900萬人,人口速度增長相當緩慢。
鑒於這種人口增長水平,康熙五十一年,老皇帝頒佈『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國策,但是此時的人口也隻有2460萬人。
從大清建國60年之久,全國人口隻增長1000萬人,平均每年增長隻有17萬人,這種現象無疑一直困擾康熙皇帝。
相關畫面
雍正繼位後,開展大規模政策調整,推動『攤丁入畝』,在其十三年的兢兢業業治理下,清朝開始走上人口高增長的趨勢。
乾隆登基的六年後,首次下發『會計天下民數』的旨意,經過調查得出『大小男婦』達到1.4341億,但是乾隆認為這個統計數據不太準確,認為『有司奉行不力,多系虛開,有名無實,全不足據』因此二年後,再度進行人口摸底,這一年經過各地官員緊密測算統計,人口達到1.6445億,比兩年前多出2100萬人,因此乾隆認為第一次人口普查存在錯誤的判斷是正確的。
到了乾隆六十年,人口增長到兩億九千萬,在五十年,清朝人口出現直線上升趨勢,堪稱人口大國,創造了封建歷史的最高紀錄。
那麼,是什麼原因確保人口大幅度增長呢?
從整體來講,無外乎土地面積的增長和種植技術的全面提高,確保了以十億畝上下的耕地養活30%左右的世界人口。
農耕圖
清朝耕地面積從順治時的5.2億畝到康熙時的5.9億畝,逐步走向提升,在雍正的治理下,耕地面積發展到了8.9億畝,乾隆時期,這一數據穩步提高。
正是土地的不斷拓寬包括偏遠省份的屯田都有成效,加之乾隆格外重視農業,因此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的農業生產和人口增長出現了重大轉機和發展。
乾隆五年,準許民間開墾內地和邊省山頭土地的畸零地帶,並免除納稅。
『凡邊省內地零星地土,可以開墾者,嗣後悉聽該地民人墾種,免其升科,並嚴禁豪強首告爭奪』《清實錄》在土地政策調整後,除了硬性農耕技術改進外,乾隆親自帶動地方大員推廣高產作物。
甘薯和玉米從南美洲的引進和推廣是農業史上的重大事件,明末傳入中國。
乾隆四十一年,山東按察使陸耀刊印《甘薯錄》的一本專業講述如何種植、培育等新技術的書,乾隆看後大加贊賞,因此還提升他做湖南巡撫。
福建巡撫來京見乾隆時,乾隆讓他將番薯苗想辦法運到河南,認為『既可充食,又能耐旱』,『河南頻歲不登,小民艱食』,因此叫河南巡撫畢沅『廣為栽種,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並且頗為難得的是,乾隆特別細心囑咐:『必須覓帶根藤本,用木桶裝盛,擁土其中,如法送豫,方能栽種易活』
清俗紀聞
經過一年,河南廣泛培植甘薯很有成效,因此江浙地帶也開始學種甘薯。
乾隆對此很滿意,說:『甘薯一項,廣為栽種,以濟民食』再說玉米對農業的影響。
玉米在乾隆朝開始大面積進行推廣,『數十年來種植者益多』,在安徽地區,玉米種植較多,當地巡撫說玉米吃起來與谷子沒有太多區別,當地稱之為『六谷』,並向乾隆匯報說:『臣俱令試種』,乾隆批示說:『此可謂留心本計,嘉悅覽之』在安徽開展試點後,由於乾隆鼓勵種植玉米,因此推動的速度較大。
到了乾隆後期,安徽西部『延山漫谷,皆種玉米』,農民『恃此為終歲之糧』,以至於到了嘉慶時期,皖南山區出現了『漫山種之』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後期,在許多地方已經落後於西方,唯獨種植玉米『品種之優良與其耕作方法,同英國農民有的同等』《英使訪華錄》無疑基本都吃飯問題得到了解決成了清朝人口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人口的激劇增加表明了乾隆朝統治秩序的穩定和經濟力量的增長。
人口增加須與糧食增加同步,沒有迅速增加的農業生產力,就不可能養活成倍增加的人口。
乾隆末,全國人口已達3億,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由此可以推論,當時的經濟實力也必大大超過以往的任何朝代。
影視畫面
人口的激增一方面是經濟增長的表征,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問題和不安定因素,人口壓力日益增加,超過了社會的承受能力。
乾隆帝深深感受到這一壓力,常常慨嘆:『民愈庶、富愈難』,『國家承平百有餘年,人生不見兵革。
每歲戶口孳息,千古罕儔。
民間谷價,有增而無減,實由於此。
朕焦勞宵旰,每懷堯舜猶病之憂』晚年,他寫過一首詩,並附有註釋,總結了人口、糧食、物價、田地的相互關系,分析了人口激增所造成的社會問題,設想了各種對策。
但他面對無情的客觀經濟規律而一籌莫展,對人民生計表現了深深的憂慮。
但是由此可以認定,全國10億畝糧田,總產為17石,每石折合120市斤,共為2040億斤,如按各等地通扯計算, 畝產糧食平204斤當時全國人口已達3億,人均根食為680斤,這就是乾隆盛世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然而雖然人口增長給清朝帶來了盛世的表現,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這個古老的帝國顯然已經落後。
西方人眼中的盛世
在乾隆出生約二百年以前的1522年,麥哲倫就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
接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相繼來到中國南面的海域,全球化過程從此開始。
而乾隆所處的十八世紀,更是人類歷史偉大的轉折點。
在這以前,人類進步的腳步一直是遲緩的。
而從這個世紀起,歷史開始跑步前進。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國經歷了產業革命的全過程』在此之前,‘地球的底層蘊含著龐大的資源和能量,人們一直在探求而少收獲。
十八世紀,一下子得到了打開寶庫的鑰匙,新的生產力像蟄伏地下的泉水,突然地噴湧進射出來。
工農業產量幾百倍、成千倍地增加,物質財富滾滾而來,源源不絕』但是清朝卻在農業上單一發展,某種程度來講,確實與世界落伍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