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江南耳目,曹寅的百兩年薪,曹家的百萬虧空。《網路歷史》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任江寧織造時,每年的工資隻有105兩銀子,辦公經費也才108兩,而他的姿態比較高,每年隻領朝廷俸銀的一半,辦公經費則分文不取。

這樣的收入連一個鄉紳富戶都不如,然而曹寅出手卻很闊綽:兩次借給太子胤礽40000兩銀子,每年都要拿出1000兩銀子養伶人戲子……

如此巨大的開支,靠工資自然是不可能了。

曹寅的錢而來呢?

曹寅任職的部門是江寧織造,這是為宮中供應織品和綢緞的皇商。

大家對官商比較熟悉,官商靠壟斷賺取高額利潤,而皇商可比官商高級多了。

曹寅要做的就是辦理綢緞服裝並采買各種禦用物品,這裡面的油水可想而知。

當時,江南地區的絲織業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產業。

僅南京市區就擁有織機3萬多臺,參與工作的男女織工有5萬多人,依靠絲織業為生的居民達20多萬人,年產值達白銀1200萬兩。

光靠著這一份產業,就有很大的運作空間。

曹寅自然看不上朝廷的那點俸銀。

曹家原本是內務府的包衣,包衣經商在當時是極為常見的事情。

一方面,他們是天子家臣;另一方面,就要經營皇家生意,為內帑創收。

由於曹寅和康熙的關系比較好,康熙也比較信任他,他一旦發現商機,動不動就跟皇帝借錢。

康熙四十年前後,曹寅瞅上了販銅的買賣,於是上奏折跟康熙要本錢。

康熙一看這事比較好,就答應了。

於是,曹寅從內務府借了100000兩銀子。

販銅這生意雖然是官方壟斷,利潤可觀,但其他內務府的幾個內務府世家也參與競爭。

大家爭來爭去,曹寅逐步敗落下來。

眼看就要賠掉老底了,曹寅又一紙奏章,說自己不想幹了。

康熙不僅同意了他的奏請,還免除了他賠掉的那部分銀子。

康熙對曹寅的信任是絕對的。

事實上,康熙讓曹寅當江寧織造,並不完全是經濟目的,還另有打算。

曹寅身居江南,與各色人物打交道,康熙便讓他做『大內密探』,搜集情報和信息,專折密奏上報。

事實上,曹寅的奏折中也多次提到朱三太子等有關政局的事情。

曹寅就是康熙在民間洞悉一切的『眼睛』。

販銅是賠本的生意,紡織是旱澇保收的穩定買賣,讓曹寅真正發家的應該是鹽業。

自古鹽就是官方壟斷的暴利行業。

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兼任兩淮巡鹽禦史。

曹寅管轄的就是兩淮的鹽務,兩淮是大清最富有的鹽區,每年上交國家鹽稅高達白銀250萬兩,占全國鹽稅總收入的50%以上。

鹽務就是大清的錢袋子,兩淮巡鹽禦史是天下最肥美的差事。

曹寅工作態度很好,但是工作能力就很一般。

他在兩淮巡鹽期間,虧欠國家庫銀一度高達280餘萬兩,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紛紛上奏彈劾。

對於這些彈劾,康熙也都按住不提,私下裡敦促曹寅想方設法補齊虧空。

曹寅去世後,這個虧空又落到了侄子曹頫手裡。

此時,大清的上層已經變了天。

康熙晚年,雍正在『九子奪嫡』中艱難勝出。

而雍正執掌天下後,事事都喜歡與康熙對著幹。

在這種背景下,一直得到康熙袒護的曹家自然難以幸免了。

雍正五年,曹家被抄,大量家產被充公。

曹家被抄,但曹家的親族親友並沒有過多波及,曹頫堂伯父曹宜、堂兄曹頎還得到了升遷。

曹家的另一個後人曹雪芹則有感於曹家的敗落寫出了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這是曹家之不幸,也是曹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