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的禁煙運動,實際是以『禁煙』、『戰和』為手段的黨爭。《網路歷史》

清朝禁煙的歷史其實很長,從雍正九年世宗頒佈清朝第一道鴉片禁令開始,歷任皇帝基本隔幾年就要重申一次。

但是反復重申禁令,實際也說明了禁令執行的效果很不如人意。

屢禁不止的原因其實也是清廷想要禁煙的原因。

清廷不希望這種輸入型的貿易帶走自己的白銀,而皇朝內外的商販、官員們卻希望通過這種貿易賺取利潤,大規模的走私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道光《清宣宗》十二年,廣東爆發民變,清廷指派兩廣總督李弘彬率軍鎮壓,結果官軍慘敗。

朝廷一番調查後更為震驚,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士兵長期吸食鴉片導致身體素質極差,喪失了戰鬥力,為此宣宗再次重申禁煙禁令。

和以往雷聲大、雨點小不同的是,這次禁令得到了朝堂上下的『熱烈響應』。

因為這個時候朝堂的核心軍機處正暗流湧動,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和排第二的王鼎互相都想扳倒對方。

因此這次朝堂對於『禁煙』看法的分歧,也成了這兩位拉幫結派、互相鬥爭的工具。

對於如何『禁煙』,朝廷有兩種意見 — 『弛禁派』和『嚴禁派』。

最終王鼎成了嚴禁派的領袖,穆彰阿做了弛禁派的靠山。

『弛禁』如太常寺卿徐乃濟,他認為『堵不如疏』。

建議將販賣、吸食鴉片合法化並作為藥材納稅,但禁止官員士兵們吸食。

這樣既可以降低禁煙的難度,也可以增加朝廷歲入。

而鴻臚寺卿黃爵滋則主張『嚴禁』,嚴格禁止相關貿易並不允許吸食。

為了解決難以管理的吸食問題,他建議以一年為期,不能戒煙者 –

最初宣宗隻是居中沒有表態,因此幾年下來兩派也沒有分出個高下。

就在大家以為這次禁煙又會不了了之時,宣宗向朝堂做出了暗示。

道光十八年他將黃爵滋的奏疏下發各地督撫、將軍討論並要求他們回復意見。

導致道光做出選擇的不是黃爵滋的方法和手段,而是他提供的數據。

黃爵滋在這份奏疏中指出鴉片貿易導致大量白銀外流,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外流兩千多萬兩;道光十四年後,每年外流至三千萬兩 …… 有皇帝中的葛朗臺之稱的宣宗,自然是無法忍受如此海量的白銀離開他的皇朝了。

皇帝下發奏疏討論實際上就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因此上呈的三十六份督撫《將軍》回復,全部支持禁煙,隻是對於『吸食者論死』有分歧《十七份不贊同,八份贊同,其餘未表明態度》。

湖廣總督林則徐在黃爵滋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了鴉片的危害,他認為鴉片對人的毀傷以及白銀外流會導致『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雖然宣宗為之動容,但是仍然沒有正式表明態度。

原因主要是宣宗的性格,即位之初宣宗就公開宣告自己要做個守成之君,他實際是個不願意挑戰、革新,也不願意招惹事端和麻煩的人。

而穆彰阿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才選擇支持不那麼激進的『馳禁』。

而且督撫們的回復中大量提到一個問題。

他們指出禁煙的關鍵在廣州,隻有堵死源頭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要想禁絕鴉片,就有可能和外夷發生沖突,甚至戰爭。

戰爭可以說是皇朝最麻煩的事情,所以宣宗一直猶豫不決。

但是一件突發的醜聞卻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僵局。

道光十八年八月末,京師巡城禦史查獲了一起在尼姑庵聚眾宣淫、吸食鴉片的案子。

重要的是被抓獲的人身份不一般,有鐵帽子王莊親王奕誆、輔國公溥喜、鎮國公綿順,還有內務府、理籓院、刑部等一批郎中、主事等……

鴉片之禍已涉及皇族高層,盛怒的宣宗就此定下了禁絕鴉片的決心。

九月初八下旨『嚴懲各地販賣鴉片、開設鴉片館者,文武官員軍民吸食鴉片者,也一體查拿』。

十日,勒令曾建議部分放開煙禁的徐乃濟致仕。

九月二十三日召林則徐入京覲見,賞紫禁城騎馬。

此後八天內召見林則徐十九次,創下了清朝皇帝召見封疆的紀錄 – 『國初以來未有之曠典』。

最後宣宗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南下廣州全權負責禁煙事宜。

林則徐的迅速得寵以及快速升遷,也讓嚴禁派在朝堂占據了上風,甚至可以說如果禁煙最終成功,穆彰阿被擠出軍機處將是必然的。

但在大勢之下《皇帝支持》,穆彰阿也無它法,隻能主動服軟,並積極配合嚴禁派。

獲取皇帝支持的嚴禁派和林則徐對於禁煙成功更是信心百倍,相對地為快速實現完成禁煙,在沒有了解自己對手的情況下就激進行事。

最終並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導致了改變歷史的鴉片戰爭的爆發。

戰端開啟後,以王鼎、林則徐、祁寯藻為首的『嚴禁派』和以穆彰阿、琦善、伊裡佈為首的『弛禁派』分別演變為『主戰派』和『主和派』,而且對立也開始公開化。

穆彰阿在劣勢時不見風使舵並轉變立場,是他敏銳地意識到宣宗雖然禁煙態度強硬,但是並不願意為此開『邊釁』。

一旦戰事擴大化、長久化,皇帝還是會主和的。

應該說穆彰阿把宣宗看得很透,而且主和派的機會來得也很快。

英國人為了快速實現目的,並沒有在廣州一帶糾纏,而是將艦隊開到了天津海域要求和朝廷直接對話。

這不但讓朝廷震動,也讓宣宗緊張不已。

穆彰阿意識到宣宗對『戰和』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馬上將這個信息轉告給了負責和英國人交涉的直隸總督琦善。

琦善則利用英國向朝廷遞送照會的機會,一邊迎合上意,一邊攻擊林則徐。

琦善稱林則徐在廣州處事不當,受到不公和羞辱的英國人北上是來找皇帝伸冤了。

並且琦善對於英國人的各項要求,均沒有提出異議,隻是要求英國人回廣州再談。

並不了解東方的英國人誤以為這是原則性同意了他們的要求,於是就撤軍退回廣州準備具體的簽約談判了。

英軍的撤退讓宣宗大喜,褒獎琦善『片言隻語,連勝十萬之師』。

並將林則徐革職,任命琦善為欽差南下處理夷務。

就此朝廷內的主戰派遭到打壓,主和派乘勢抬頭。

宣宗不願意堅持戰爭,除了自身性格,其實還有更為現實的原因 – 朝廷財政不足。

起初宣宗認為即便是開戰也隻會是廣州的一場小戰事,林則徐足以應對。

但是英軍的機動能力和戰法,遠超當年的倭寇。

開戰後戰事很快就波及沿海七省,清朝的萬裡海疆無處不是戰場和破綻。

整頓海防更是無從說起,不說朝廷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防守 — 『英夷如海中鯨鱷,來去無定』;連相關的軍費也沒有。

此時國庫存銀不足一千萬兩,各地河工、賑災等尚且不夠,更別說應對浩大戰事了。

但是這位首鼠兩端的皇帝很快就又逆轉了自己的態度。

琦善到達廣州後,發現根本沒法談判,因為英國人有一條朝廷和皇帝無法答應的要求。

兩千多年來,中原皇朝一直自視為正統、天朝上國,外界各族各國為蠻夷。

蠻夷和天朝隻有兩種關系,敵人或者稱臣,而這次英國人要求清英兩國對等。

更讓琦善感到難辦的是,他也沒能力武力壓服或驅逐英國人。

因為對比清軍和英國的實力差別後,他發現清軍打不贏英軍。

沒有辦法的琦善隻能將清英雙方的實力差異詳細上報給宣宗,並附上了英國人的真實要求。

盛怒的宣宗朱批:『逆夷要求過甚,非情理可諭,即當大申撻伐』,也就是宣戰。

並革去琦善大學士一職,抄沒家產入官。

宣宗逆轉自己的態度,是因為英國人觸碰到了皇帝的底線。

皇帝能有擁有統禦皇朝的權力,不是皇帝個人能力非凡,《只要命好,沒什麼能力的廢物也可以做皇帝》,而是皇朝臣民對於皇帝所代表的威儀的認可和臣服。

如果蠻夷都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不說徹底崩塌,皇帝所代表的威儀也將大幅度喪失。

而這種威儀損失到一定程度,皇帝們就再也不能做皇帝了。

戰端重啟後主戰派也未能挽回之前的頹勢,甚至最終還成了背鍋俠。

因為清軍確實不是英軍的對手,清朝落後的防禦體系也無法抵禦英國人從海上發起的進攻。

雖然前線依舊『捷報』頻傳,但是宣宗也不是傻子,他隻是為了維護皇朝和他自己的顏面看破不點破罷了。

這時的主戰派除了慷慨激言,也拿出不什麼有用的對策。

比如說王鼎對於戰事提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應對之策,一心隻想著報復主和派。

為了逼宣宗處死琦善,他不惜冒犯宣宗《抓著衣袖不放》,最後甚至效仿春秋時衛國史魚屍諫。

但是這些對於宣宗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戰事的不利讓他又開始轉向主和。

聞弦歌而知雅意,穆彰阿在這方面自然會配合他的皇帝。

而且他還想出了一箭雙雕的計謀,將引發戰火的鍋全扔給主戰派。

一方面可以打擊報復自己的政敵,一方面可以維護皇帝的顏面。

在宣宗的縱容下一批滿人官僚開始聚集穆彰阿周圍結成 『穆黨』。

林則徐、鄧廷楨等被發配新疆;周天爵、黃爵滋、龔自珍等被邊緣化或者排擠出朝堂;禦史蘇廷魁反對《南京條約》和彈劾穆彰阿被罷官;禦史陳慶鏞因反對重新啟用琦善被解職 ……

穆黨的強勢和快速崛起,也讓更多的人投身進穆黨。

到了道光二十八年,七位內閣大學士中五個是穆黨成員;軍機處七名軍機大臣中有三個是穆彰阿的人,其餘三個中有兩個選擇自保,剩下的祁寯藻則更沒有可能撼動穆彰阿了。

自此朝廷有了『上和下穆』《和指和珅》的說法,某種程度上,穆彰阿和他的穆黨也是道光禁煙和鴉片戰爭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