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蔭
《1830~1891》清代官員、書法家、藏書家。
字在鐘,小字鳳笙,號伯寅,亦號少棠、鄭盦。
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著有《攀古樓彝器圖釋》、《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
潘祖蔭生長於北京,祖籍蘇州。
他的祖父為乾隆癸醜科狀元潘世恩,官至太傅、武英殿大學士。
他的父親潘曾綬,字紱庭,官至內閣侍讀。
他的叔祖是乾隆乙卯科探花潘世璜。
1848年,潘祖蔭18歲,恰值祖父潘世恩80大壽,道光皇帝恩賞潘祖蔭為舉人。
1852年,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1854年,歷任國史館協修、候補侍讀、實錄館纂修。
1856年,歷任功臣館纂修、會試同考官、侍讀、咸安宮總裁、南書房行走、文淵閣校理,因捐備軍餉賞戴花翎。
1857年,歷任日講起居註官、侍講學士。
1858年,英法聯軍入侵天津,上書請戰,歷任陜甘鄉試正考官、國子監祭酒、侍讀學士。
▲ 潘祖蔭二十八歲小像 薑學詩 繪
潘祖蔭後半生在京,身居朝中高位。
提攜了許多對國家有用的幹才,這些人後來成為著名人物,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說,光緒初葉,潘祖蔭主持刑部,有司員聽說潘祖蔭好文雅,想巴結一下,忙寫詩數十首,恭楷錄在正堂上,見面時,作揖呈上。
潘祖蔭當時翻閱,一見首篇題為《跟二太爺阿媽逛廟》八字,不禁狂笑,冠帽上的纓子幾乎掉下來。
那個巴結的司員面無人色,忙倒退而去。
光緒十六年,順天州縣水災,潘祖蔭與府尹籌放義賑、添設二處粥廠。
秋天,潘祖蔭患病,仍不忘上奏請撥銀米以備災民過冬,皇帝答應他的請求並且施行。
潘祖蔭病情更嚴重,不得不告假,三日之後,潘祖蔭積勞病故,年61歲,官至工部尚書。
皇帝賜謚號文勤,贈太子太傅。
寶坻士紳集資為潘祖蔭立祠,由地方官春秋致祭,皇帝下詔同意。
潘祖蔭的墓在江蘇蘇州木瀆區。
潘祖蔭書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