謚號是古代人對逝去人功德、行為等一生的評價,一般而言,那些地位較高的人才會有謚號,比如說皇帝、後妃和王公大臣。
早夭的皇子是沒有謚號的,但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就有一位有謚號的皇子,他就是悼敏皇子。
清朝乾隆十一年新年剛過,乾隆在紫禁城主持了各種典禮活動和宴會,隨後本應該移居圓明園,迎接即將到來的上元節和觀看煙火等活動,但乾隆卻突然下令取消赴圓明園的計劃,原因為何呢?
原來當時中宮的孝賢皇後已經懷胎六個月,這是孝賢皇後第四胎且考慮到孝賢皇後已經35歲了,因此這一次乾隆格外小心,為了避免皇後和肚中的孩子經受車馬勞苦,乾隆這次特意留在紫禁城過上元節。
就在這一年的四月初八日,孝賢皇後誕下了一名小皇子,乾隆欣喜若狂,立刻寫詩祝賀:『九龍噴水梵函傳,疑似今思信有焉。
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樹壁慶居然』從這首詩能夠看出,乾隆的心情好極了,可以說這是自乾隆三年十月皇次子永璉夭折以來,乾隆最高興的一天了,從此,他一心要將皇位傳於孝賢皇後所生嫡子的夢想再次成為了現實。
一般而言,清朝皇子在成長幾年後才會取名,然而,孝賢皇後所生的這位皇七子還不滿周歲,乾隆便迫不及待地給他取了名字:永琮。
琮是古代祭祀用的玉杯,『宗』又暗含秉承宗業的意思,可見,在乾隆本人心中,這位皇七子從一出生便是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之選。
隨後,乾隆發現在同輩中的宗室成員中,已經有人用了『永琮』這個名字,於是,乾隆便下令讓這位宗室成員改名為永瑺。
據《清實錄》記載:『皇七子永琮。
毓粹中宮。
性成夙慧。
甫及兩周。
岐嶷表異。
聖母皇太後因其出自正嫡。
聰穎殊常。
鐘愛最篤。
朕亦深望教養成立。
可屬承祧』
從這段來看,在乾隆看來,皇七子永琮不但天資聰慧,而且相貌非凡,這樣一位皇子,自然成了崇慶皇太後《孝聖憲皇後,即甄嬛原型》的最愛,而乾隆也很希望這個兒子能夠健康成長,將其培養為帝國的繼承人。
然而,天公往往總是不作美。
就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深夜,即大年除夕之夜,宮中傳來了皇七子永琮因感染天花而夭折的消息。
如此以來,本來應該歡樂的新年也變得索然無味,從乾隆十三年的正月初一開始,乾隆便著手給這個兒子辦理喪事,並賜予永琮謚號為『悼敏皇子』,這在清朝皇子中是極其罕見的特例。
此外,在為皇七子永琮舉行大祭禮的時候,乾隆曾親自到祭所祭奠,可見乾隆心中是有多重視這個兒子啊!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就在皇七子永琮夭折僅過去三個多月,孝賢皇後便病逝於東巡途中,乾隆心中的嫡子夢就此宣告破滅。
參考資料:《清史稿》《金川紀略》《清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