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要把並沒有過分爭位行為的三哥胤祉圈禁?他又有何過錯?《網路歷史》

康熙去世時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並不算是最好的選擇和唯一的選擇,就像康熙第三子胤祉文武雙全,且還比雍正年長。

最關鍵的是胤祉的身體素質還比雍正要好,雍正自幼文弱,體弱多病,胤祉卻身體健康且騎射能力俱佳,那麼為何在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被圈禁之後,康熙會忽略了最年長的胤祉而選擇了雍正呢?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胤祉自己的問題,雍正繼位之後曾給胤祉親筆寫過一封書信,在書信中雍正一句話就點透了胤祉在康熙晚年諸子爭位中的手段,所以雍正最後才會狠心把三哥胤祉圈禁至死。

與世無爭,專心於著書立作的胤祉

胤祉的生母是康熙的榮妃馬佳氏,是康熙早期後宮四大妃之一,榮妃很受康熙喜愛,包括胤祉在內,榮妃給康熙生育了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她是康熙後宮中生育子女數量最多的妃嬪,由此可見康熙對榮妃的喜愛。

而胤祉自幼也十分聰慧,他不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他自幼就很會來事,會討好康熙和二哥胤礽,與胤礽關系極為親密,加上他的生母榮妃很受康熙喜愛,因此胤祉自幼就深得皇帝老爹康熙和太子二哥胤礽的寵愛。

胤祉的才能也很全面,弓馬騎射,文學書畫樣樣精通,他也是康熙所有兒子中最為全能的兒子,在文化方面胤祉著書立作,幫助康熙組織編撰《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在武功方面,胤祉精於騎射,還曾跟隨康熙出征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

相較於文武雙全的能力而言,胤祉其實更善於偽裝隱藏自己,他的套路非常深。

胤祉這個人是既聰明情商又高,他知道自己既是庶子又非長子的身份很難繼承皇位,因此他收斂了自己對皇位的野心,表面上與已經有了太子名位的胤礽走動頻繁,關系親密。

但是胤礽仰仗康熙的寵愛,日益驕狂無禮,多有不法的行為。

胤祉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雖然與胤礽關系保持親密,可是暗中卻又與胤礽保持一定界限。

胤祉這就屬於兩面押寶,如果康熙當時沒了,胤礽繼位,他與胤礽的關系也能獲得器重。

但如果胤礽不收斂繼續驕狂不法,早晚有一天會被廢,也不會牽連到胤祉。

後來在康熙一廢太子時,康熙想起胤祉與胤礽關系親近,他就猜測胤祉會不會也參與胤礽的不法行為。

於是康熙單獨召胤祉問話,由於是康熙單獨召見,父子二人的對話史料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隻是記載康熙對外稱『允祉與允礽雖暱,然未慫恿其為惡,故不罪也』

這意思就是說胤祉與胤礽關系雖然親密,但胤祉沒有參與其中,也沒有慫恿胤礽為惡,因此康熙不追究胤祉的罪責。

這就可以看出胤祉當時兩面押寶的手段有多麼厲害,他與胤礽雖然親密,但卻保持界線,所以在康熙召見他的時候,他可以坦然否認沒有參與胤礽的不法行為。

估計胤祉很可能還在這次康熙單獨召見時回答得很得體,他可能既表明了自己與胤礽無關,還能替胤礽求情,因此康熙這一次對胤祉十分滿意。

最能彰顯胤祉野心的就是他對胤禔的打擊,一廢太子之後胤禔很活躍,一心想成為太子,後來引起了康熙的反感,康熙對外宣佈絕不可能冊立胤禔為太子。

但是胤禔依舊不死心,他又改為擁立自己生母惠妃納蘭氏的養子老八胤禩當太子。

在《清史稿》中記載:胤禔向康熙進言:『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

術士張明德嘗相於胤禩必大貴。

如誅胤礽,不必父皇出手』

這意思就是胤禔對康熙說曾有相士張明德給胤禩相面,稱胤禩乃是大貴之相,可以立為太子,胤礽失去人心,不如把他殺了,如果要殺胤礽,不需要康熙動手,他就能代替康熙出手誅殺胤礽。

胤禔居然請求康熙誅殺胤礽,這讓康熙震怒不已,他當場怒斥胤禔殘害兄弟禽獸不如,並下旨將胤禔看管起來。

胤祉也是在這個時候覺得機會來了,老二胤礽被廢,現在老大胤禔也讓康熙生氣了,現在是不是再給胤禔來個落井下石,把他徹底整下去,那太子之位豈不是就該輪到他老三了。

於是胤祉就暗中派人調查胤禔的事情,結果胤祉就發現胤禔勾結蒙古喇嘛巴漢格隆鎮魘胤礽,他就把這件事又報告給了康熙,給胤禔來了一個落井下石。

康熙又開始對胤禔進行徹底調查,結果發現胤禔不光鎮魘胤礽,還企圖收買會武術的相士張明德刺殺胤礽,這一下胤禔就徹底完蛋了,康熙震怒,下旨褫奪胤禔直郡王爵位,將他終身圈禁於直郡王府。

按照古代的嫡長禮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現在長子老大和嫡子老二都完了,再論年紀就以老三居長,輪也該輪到老三了,所以這時候胤祉心裡應該是暗自高興的。

不過胤祉並沒有像老大胤禔那樣得意忘形,他反而依舊沉得住氣。

在胤禔鎮魘和企圖暗殺胤礽的罪行暴露之後,胤祉和雍正都曾在康熙面前替胤礽求情,他們倆也是皇子中僅有的敢替胤礽求情的人。

其實胤祉和雍正當時的所作所為在後來看來他們倆也是康熙兒子中最會玩套路,最會隱藏自身野心的人。

胤祉和雍正其實當時都屬於揣摩到了康熙的心思,他們眼看著康熙嚴懲胤禔,這說明了在康熙心目中對胤礽還是很有感情的。

所以胤祉和雍正采用了替胤礽求情,顯示自己顧全兄弟情義來在康熙面前博好感。

事後他們倆也確實都獲得了康熙的好感,康熙在二次復立胤礽為太子之後,胤祉就被加封為誠親王,雍正也被加封為雍親王,這也代表著康熙對他們倆的認可。

所以也能看出,胤祉對於奪取皇位的手段采用的是和雍正差不多的套路,都是以不爭為之爭。

在康熙晚年時期,雍正對外一直表現是兢兢業業,把分內的事做好,同時還能討好康熙,團結兄弟,但是卻從不外露對皇位的野心,甚至雍正為了表示自己閑雲野鶴的心態,還故意表現出崇尚道教,沉迷於丹藥之中。

而胤祉則是一面著書立作,一面與讀書人清談,也表現出對儲位沒有任何心思,隻不過胤祉卻暗中拉攏讀書人,獲得了當時天下讀書人的擁護。

相比之下在一廢太子時老大胤禔爭奪儲位就是很直白,很活躍,甚至還想殺了胤礽,所以遭到了康熙的反感震怒,最終被圈禁;而老八胤禩善於籠絡朝臣,一廢太子時操之過急,表現出了對儲位有明顯的野心,以至於康熙讓眾人推舉太子時居然都推舉他,也使得康熙對他十分猜忌,父子關系逐漸淡化。

因此胤祉其實和雍正的手段套路很相似,二人都是表面不爭,以重視兄弟情義來博取康熙好感,實際上他們倆都比較有野心。

胤祉和雍正都屬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派的演技派,善於表演,城府很深,懂得隱藏自身野心,會玩套路的人。

胤祉城府太深讓人琢磨不透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二次被廢掉了太子之位,胤礽被廢掉之後不久又發生了『斃鷹事件』,由於胤禩給康熙進獻了一隻死鷹,被康熙認定是他在詛咒自己,於是康熙和胤禩的父子關系徹底破裂,胤禩也被明確的排除在了皇位繼承人之外。

這時候胤祉可謂是春風得意,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也代表康熙對其失望透頂,嫡子徹底完蛋了;老大胤禔被圈禁;深得朝臣擁護的胤禩也徹底失去繼承資格;隻剩下胤禩轉而扶持的老十四胤禵,但是相比之下胤禵年輕,經驗、能力、城府方面都不如胤祉;至於雍正,當時沒有人把他當成皇位競爭者。

所以當時在胤祉心目中他自己就是妥妥的儲位不二人選了。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胤祉文武雙全,年紀較長,有閱歷有能力,身體還很健康,相比之下胤禵年輕氣盛,能力方面也偏重武功,文才不如胤祉,即便把雍正算在競爭對手之內,胤祉對比雍正也很有優勢,雍正身體文弱,在健康程度上就不如胤祉,能力也偏於文才,也不如胤祉均衡。

因此胤祉在這個時候開始得意忘形了,他沒能沉得住氣,平日裡以儲君自居。

當然他也不算沒沉住氣,隻不過他當時是在平日裡與關系親密的文人交流時,經常以儲君口吻自居,而這些文人也都捧著他說。

久而久之胤祉私下裡以儲君身份自居的事情肯定會傳出去,這件事就曾被雍正所知道。

雍正在繼位後曾公開申斥胤祉早在康熙時代就圖謀不軌,以儲君身份自居。

可以說雍正早就知道胤祉私下這種得意忘形的事了。

其實這也得說雍正也很有手段,雖然他當時表面無欲無求,實際上他暗中以粘桿處為名養了一批特務,雍正繼位後還特意給這些特務設立了一個機構叫尚虞備用處。

這些特務就是專職替雍正打探王公貴族私下生活和動態,所以胤祉這種私下得意忘形的事肯定逃不過雍正的眼線。

想一想當時還是王爺的雍正都能打探到胤祉這種得意忘形的動態,康熙豈有不知道之理,當然,即便康熙沒有眼線,雍正也會想辦法讓康熙知道胤祉這種得意忘形的姿態。

所以當康熙得知胤祉是一個如此城府極深,善於隱藏自己內心的人,康熙也會覺得看不透這個兒子,看不透的人又豈能把皇位傳給他。

因此胤祉就是棋差一招,或許是他之前在康熙面前表現得太淡然,太沒有野心,以至於他得意忘形之後判若兩人,讓康熙對他起了反感,最終沒能傳位給他。

同樣雍正繼位之後也是看不透胤祉,還是因為胤祉太善於表演,善於隱藏自身想法,雍正不知道胤祉是不是真心臣服於自己,畢竟胤祉此前的野心可是很大的。

後來雍正繼位之初就讓胤祉和胤禵一起去給康熙守陵,名為守陵實則是軟禁起來,就是因為雍正摸不準胤祉的心思。

胤祉後來在被軟禁期間給雍正寫了很多封悔過求饒的信,雍正親自給胤祉回信寫道:皇考在天之靈,必有明鑒。

此是朕一片苦心。

隻是阿哥原本善於說謊哄人,容忍一切異端,朕稔知此情,懷疑憎惡是實。

朕若即稱相信,實為欺騙上蒼,爾若執意騙朕,即是悖逆於皇考。

日月長久,試目以待!阿哥果能如此,不僅多有爾主子弟弟的好日子,朕之福份也才全備。

身為親兄,宜倍加謹恪。

從雍正的回復中可以看出來,始終對胤祉不放心,一句話就直接點出胤祉善於說謊騙人,自己是看不透他。

但雍正還是給了胤祉一次機會,允許他回到京城繼續著書立作。

不過胤祉回來之後也一直處於雍正的暗中監視之下,雍正始終是對他不放心。

後來胤祉的兒子弘晟與胤禩交往過於親近,立刻就引起了雍正的警覺,雍正直接下旨廢掉弘晟誠親王世子的身份,將其削除宗籍貶為庶人圈禁在宗人府之中。

雖然弘晟被收拾了,可是雍正還是給了胤祉一次機會,沒有過度追究他的罪責,算是給他一次敲打。

雍正八年《1730年》時,雍正最為信任和喜愛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去世,胤祉由於在胤祥的葬禮上遲到,還嬉笑且不夠悲傷,被雍正認為毫無兄弟情義,頗有幸災樂禍之意。

於是雍正以此為罪名下旨褫奪胤祉爵位將他囚禁於景山永安亭之中。

雍正十年《1732年》被囚禁了兩年的胤祉抑鬱去世,雍正下旨以郡王之禮安葬胤祉,但是雍正對胤祉始終耿耿於懷,他沒有給胤祉上謚號。

在雍正的兒子乾隆繼位之後,乾隆可能認為老爹對三伯做得有些過分了,於是乾隆給胤祉上了一個『隱』字為謚號,這個謚號在謚法中屬於平謚,但暗含同情憐憫之意。

這也說明乾隆都認為老爹對三伯做得過分了,所以他才給胤祉上了這麼一個謚號。

胤祉也在死後得到了與弟弟李世民爭奪皇位失敗的太子李建成一樣的『隱』字謚號,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胤祉和李建成這兩個當哥哥的最終都敗在了弟弟手上。

寫在最後

所以康熙不傳位給老三胤祉就是因為他城府太深,還得意忘形地暴露出來,再加上雍正還有一層身份要比胤祉更加重要,那就是雍正是康熙第三任皇後孝懿仁皇後佟佳氏的養子,這也就意味著雍正雖非嫡出,但作為皇後養子,他也具備嫡子身份,這也是康熙忽略了胤祉傳位雍正的一個原因。

當然,主要還是在於胤祉太難讓人琢磨看透了,康熙看不透胤祉,雍正也看不透胤祉,雍正的一句話就點出了胤祉失去皇位的缺陷,那就是胤祉善於說謊騙人,不夠真誠。

胤祉玩的奪位套路和雍正差不多,韜光養晦,以退為進,但是胤祉缺乏了雍正身上的那股真誠。

就像雍正繼位之後曾對朝臣們評價胤祉為:如誠親王其才甚屬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無不洞晰,而用之之難尚然如此。

就像雍正說的,他不否認胤祉有足夠的能力,是一個可堪重用的人才,但是主要就是胤祉的心他琢磨不透也看不透,才沒法用胤祉。

因此胤祉敗就敗在了他的城府太深了,始終讓人琢磨不透也看不透,康熙怎麼敢把皇位傳給這樣自己都把握不住的人。

同樣胤祉最後被雍正收拾也是如此,對胤祥之死不夠悲傷隻是雍正給胤祉安的罪名而已,歸根到底還是雍正看不透他也琢磨不透他,既然這樣不如就把他關起來,這樣雍正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