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張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黃石公』,喚醒他,你也能成就帝王師
如果說劉邦是『政治正確』,那麼出身楚國貴族的項羽,則天然占據了『血統正確』,行事自然就更加肆無忌憚一些。
所以咱們今天來看,范增的眼光是無比正確的。
不信?
項羽分封
那就把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一字排開,隻有劉邦是草根出身,靠『政治正確』獨樹一幟,裂土封侯,只要將劉邦滅掉,剩下絕大多數是貴族出身的『血統正確』者,項羽在其中又有絕對實力優勢,足可高枕無憂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不是還有塞王司馬欣和九江王英佈嗎,這倆也差不多是佈衣出身啊?
但是仔細看,司馬欣雖然是個獄吏出身,但祖上也是名門之後,而且是因救過項羽叔叔項梁的命,後來受封為關中三王之一;英佈倒真是平民出身,是作為項羽的麾下猛將,因此受封九江王。
從廣義上來說,這倆人也都是依附在項羽的社會關系上的,算是間接的『血統正確』者。
下面該幹嘛了?
沒錯——這才有了鴻門宴上的步步驚心。
然而,鴻門宴原本卻不該發生。
因為就在前一天晚上,項羽本來準備天亮就發兵,剿滅劉邦集團的。
他的叔叔項伯因為張良當年的救命之恩,特地趕來,要救張良的性命,把他接走。
關鍵時刻,『王者師』沒有拋棄自己的『王者』,張良見機行事,將項伯引薦給了劉邦。
劉邦也是個人精,迅速調整狀態,表達了邏輯自洽的一番說辭,還和項伯結成兒女親家,請項伯先行向項羽解釋,約定明日親自登門謝罪。
從這個角度上說,正是張良一手促成了鴻門宴。
鴻門宴上項莊舞劍
鴻門宴上,雲譎波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能一句話說不準,一步棋走不對,中國歷史就此改寫了。
關鍵時刻,又是張良隨機應變,『至軍門,見樊噲』,面授機宜。
這才有了樊噲直闖大營,喝大酒、吃生肉,然後慷慨陳詞,說得項羽啞口無言,不知道該怎麼應答《史載:『未有以應』》,迅速逆轉了危局。
後來劉邦借口上廁所不告而別,逃出生天,集團高管中,隻有張良單獨留了下來,完成辭謝的禮節,收拾殘局。
張良與項羽同為貴族出身,又沒有直接的正面沖突,項羽也不好把張良怎麼樣,一場風波就此收場。
可以說,雖然是客人,但從前因到後果、從高潮到落幕,張良都是這一場鴻門宴的節奏把控者。
樊噲在鴻門宴上
如果說,鴻門宴張良的謀算勝在細節,那麼下邑之謀,則勝在大局。
項羽分封之後,諸侯各自歸國。
張良原本也告別劉邦,返回了韓國。
臨走之前,他又給老劉送上了『神助攻』,靠賄賂項伯,請項羽將漢中加封給了劉邦,成就了劉邦的『漢王』。
日後,中國主體民族的名字、語言、文字,都來源於這次分封,來源於這個『漢』字。
而往近了說,劉邦集團能在日後『暗度陳倉』,迅速攻入關中、平滅三秦,也多虧有漢中這個前進基地。
沒想到,項羽此時卻犯了『二』,想起張良幫著劉邦,幹成了這麼多大事,不能讓他太得意了,就借口韓王成滅秦無功,不準他回國,把韓王帶到西楚國的國都彭城,然後找了個借口,竟把人給殺了。
什麼叫做敗人品?
這就是了!
這個心胸狹窄的霸王,就這樣敗光了人品,一手把張良又逼回了劉邦那裡,而且從此死心塌地為老劉服務,再也沒有出列。
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04年,劉邦集結各路諸侯五十六萬大軍,攻克西楚國都彭城。
隨即,又被項羽以三萬精銳突襲,打得土崩瓦解,一路丟妻棄子逃到下邑。
咱有一說一,論打仗,老劉也許是個黃金,但人家項羽,一出場就是王者——木法比啊。
人生最怕的不是低谷,因為這個時候,你怎麼走都是上坡路,就怕剛剛爬上巔峰,瞬間又掉落懸崖,前功盡棄,很多人從此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劉邦也不例外,他沮喪地對張良說:
事到如今,函谷關以東的地盤,我也不想要了。
幹脆都用來分封算了,
誰有本事和我共建功業,打敗項羽,誰就拿去……
張良的謀略卻撥雲見日:
大王為什麼不依靠這三個人呢?
九江王英佈,原來是項羽手下的猛將,當年咱們拒守函谷關,就是他攻破的,大王還記得嗎?
不過還好,諸侯分封之後,他就和項羽有了怨嫌。
還有彭越,原來是跟齊王田榮一起,率先挑頭反對項羽的。
關鍵時刻,這二位可以爭取利用。
我們漢軍這邊,隻有韓信可以托付大事,獨當一面。
大王真想分封,就封這三個,足可打敗項羽。
影視作品中的英佈形象
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說的就是這種判斷力和大局觀。
後來楚漢戰爭的走勢,完全在張良『下邑之謀』的規劃之中。
劉邦按照這個謀略,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大膽分兵,令韓信獨立發展,一路北向東進,滅魏、破趙、降燕、吞齊,平定了整個北方。
兩年之後,正是韓、英、彭三人與劉邦合兵一處,最終在垓下打敗了項羽。
那麼鴻門宴和下邑之謀有關聯嗎?
當然有!
鴻門宴是劉邦集團生死存亡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劉邦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鴻門宴之前,劉邦隻想做個安靜的『關中王』就好;鴻門宴之後不久,劉邦被項羽驅趕到絕地,封了漢王,從此走上楚漢相爭的道路,而且不死不休,雙方都隻能選擇徹底消滅對方,才能安心坐天下。
下邑之謀則是整個楚漢戰爭的轉折點。
之前的兩年,劉邦攻城略地,出關中與項羽正面PK,卻在彭城之戰,一夜回到解放前,連老爹、老妻都折進去了;而下邑之謀後的兩年,正面戰場陷入膠著,但劉邦拖住了項羽,令韓信、英佈、彭越等人在側翼逐漸發展壯大,劉邦又慷慨允諾裂土封王,最終聚眾之力,給項羽包了餃子。
楚霸王烏江自刎
作為這一切的幕後操盤手,張良居功至偉,甚至可以說,他就是整個劉邦集團的暗夜燈塔。
作為一個創業集團來說,假如沒有蕭何,劉邦一定是連老本都丟了;而有了張良,他就能把競爭對手的老本,一股腦全贏過來,完全搶占市場。
至於說,蕭何和張良到底誰的功勞更大,那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創業艱難百事多,『下邑之謀』卻因為一次危機,險些灰飛煙滅,使得劉邦創業集團萬劫不復。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個團隊要發展,要有意志和思想,有時也要玩玩情懷,但這都是精神層面的,物質層面的激勵也絕不可少。
下邑之謀再精彩,假如劉邦像項羽一樣舍不得封賞,把印把子攥在手裡,就是不給韓信他們發,再好的意圖也實現不了。
不過,物質激勵怎麼評定、怎麼發放,這可是個大問題,搞不好,絕對會起負作用。
項羽辛辛苦苦燒了阿旁宮,封了足足十八路諸侯,就是因為獎勵方案有缺陷,搞得天下大亂,最後自己也身死國破。
劉邦集團在成功之路上,也經歷了三次『封賞危機』,如果不是被張良一一化解,每一次都足以致命。
影視作品中的酈食其形象
下邑之謀之後,一次劉邦與著名辯士酈食其討論天下局勢。
酈食其提出,應當學習商湯王、周武王他們,重新封立山東六國諸侯的後代,推行恩德道義,到時候,受封者必定感激涕零,推舉劉邦為天下宗主,連楚國都會穿上禮服恭恭敬敬來朝拜了。
高帽子誰都喜歡。
劉邦一聽這個好哇,不動刀槍,我就成了商湯周武大眾偶像,當即安排刻制印信,由酈食其付諸實施。
事情還沒成行,恰巧劉邦見到張良,就給他通報了一下。
當時劉邦正在吃飯,張良一把抄起飯桌上的筷子,連比帶劃,列舉了八點反對理由。
最終結論是,如照此辦理,非但下邑之謀化為泡影,劉邦集團也就算是走到頭了。
這便是第一次『封賞危機』。
這個『張八點』,簡單來說,就是酈食其的整個計劃,充滿了先秦儒家的理想主義色彩,嚴重脫離現實,從前因到後果,一無是處。
武王伐紂
先說前因。
當年商湯周武在實力上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可以趕盡殺絕,卻最終網開一面,給了夏桀商紂的子孫一小塊封地,延續香火,這才顯得寬容講道義。
說到底,你必須得有硬實力的裡子,才能掙到聖君賢王的面子。
現在劉邦非但沒那個實力,單看正面戰場,甚至還在劣勢,擺這種姿態,就顯得不倫不類了,也絕對得不到什麼恭敬朝拜。
再說後果。
俗話說『無功不受祿』,假如那些沒有尺寸功勞,隻靠天然『血統正確』的六國貴族後代,平白無故受了封,那麼蛋糕就這麼大,本集團那些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劉邦艱苦創業的有功之臣,又該怎麼辦呢?
到那時,六國分別建國,那就又恢復到戰國時的天下格局,大家都回去給本國君主效力了,誰還跟你劉邦打天下?
這層意思,其實張良還沒有說透。
如前所述,劉邦集團的政權合法性,不是來源於出身血統,而是靠反抗秦朝暴政,拯救天下百姓的政治正確性。
到楚漢戰爭時,又演變成了為義帝復仇,反抗項羽的暴政。
戰國七雄
如果搞酈食其那一套,就又回到了唯血統論,等於自己扼殺了自己的政權合法性。
到那時,不用項羽來打,本集團也就樹倒猢猻散了,可不就是大事去矣刨腹自殺嗎?
聽完這一番點撥,氣得劉邦飯也不吃了,吐出嘴裡的米,大罵酈食其,趕緊把計劃作罷。
工作獎勵,不等同於股份公司裡的股東分紅,可以閉著眼睛直接按比例派發,而是應當論功行賞、按勞分配,其他諸如資歷、身份、年齡、工齡等等,可酌情參考,但不應該是決定因素。
像項羽當年,就是把和自己的親疏關系,置於實際功勞之上,亂點鴛鴦譜,把好好的蛋糕給分壞了,才導致後續連環亂局,一發不可收拾。
稍晚一些的韓信逼封齊王事件,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嚴格來講,其實這也不能叫『逼封』,最多隻是個『追認』。
因為齊國本來也不是劉邦集團的產業,是人家韓信辛辛苦苦從無到有,獨立開拓了那麼大一片市場,要求做個區域經理,而且還是代理的《假齊王》,理論上來說,也不算太過分。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形象
劉邦雖然笑話項羽舍不得分封,但當韓信請求加封的書信呈上,他照樣氣得破口大罵。
這就是人性,這個第一反應就出賣了自己。
好在有張良、陳平迅速提醒,老劉發揮了自己特別能頓悟的優勢,直接加封韓信為齊王,沒有犯項羽那樣的錯誤。
真正的第二次『封賞危機』,是在垓下大決戰的前夜。
劉邦原本約好了,與韓信、彭越合兵一處,圍攻項羽,結果那二位到了時間沒有來,項羽一通突擊,大破漢軍,又把劉邦揍成了縮頭烏龜。
眼看煮熟的鴨子要飛,又是張良及時提醒劉邦,對韓信、彭越、英佈兌現下邑之謀所規劃的封賞,而且時過境遷,封地必須要再擴大。
這才滿足了幾個人的胃口,趕來與劉邦會師,在垓下一戰,給了項羽一個痛快。
由此可見,這人和人還真是不一樣。
對於有些人,像張良、酈食其等,天生就是滿腔情懷,領導人自然可以投之以感情,報之以情懷,大家凝心聚力;而像韓信、彭越這類人,就必須用物質激勵的胡蘿卜來驅動,而且,必須與功勞相匹配。
原本約定合圍垓下,韓、彭、英等人之所以止步不前,是因為看到劉邦將要君臨天下,集團總部的業績大幅提升了,此時各區域、各部門的物質獎勵方案,卻還是原地踏步甚至沒有完全兌現,大家自然態度消極。
一旦水漲船高,提升了標準之後,這類人自然也就全力響應了。
垓下之戰形勢圖
當然,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既需要情懷也需要胡蘿卜,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至於第三次『封賞危機』,是在『革命』剛成功的時候。
創業成功改朝換代,皇帝自然要大封功臣,雖然粥多、但是僧也多,大家你爭我奪,互相攀比,以至於封賞工作進展緩慢,積壓了一大批人。
後來劉邦在宮樓上遠遠地看,總見一幫文臣武將三五成群,竊竊私語。
老劉就問張良,這是在幹嗎?
張良借機言道:『陛下還不知道嗎?
這是圖謀造反呢!』劉邦就奇怪了,剛打下天下來,造的哪門子反呢?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
張良就開始給他算賬:
陛下以平民的身份起兵,能奪取天下,靠的是這幫子功臣。
如今論功行賞,陛下封賞了您的親朋故舊,像蕭何曹參他們,也誅殺了那些舊日的仇人。
可是下面這一票人,可不是您的舊交《而是中期或者後期入夥的》,他們在盤算,天下的郡縣就那麼多,輪到他們的時候,這封賞還能不能有份?
再者說,一起共事這麼久,難免有得罪過您的,他們又怕陛下記仇,要來殺他們。
這又嫉妒又害怕的,還能不聚眾商量造反?
那麼這次的危機如何化解?
張良采用了對比法。
他建議劉邦盡快封賞一個人,標準是要很遭皇帝的恨,而且眾所周知他很遭皇帝的恨,當然,也必須確有功勞。
影視作品中的雍齒形象
劉邦就選了舊日的仇人,關鍵時刻曾背叛過他,後來又二進宮來投奔,立功確實也不少的雍齒,把這位仁兄封為什邡侯。
群臣參加完雍齒的受封酒會,也都放了心——
這個家夥和老總是舊仇人,尚且封了侯,咱們肯定落不下,這好飯不怕晚,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呢?
一次危機就此消弭,劉邦也催促政府,抓緊論功封賞。
但是——身邊就有個天大的功臣:張良這麼大的功勞,又該怎麼安排呢?
搞不好,別又鬧出一次『封賞危機』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