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楓/讀李斯《諫逐客疏》有感於逐客與迎客。《網路歷史》

文/苑楓 圖/網絡

再讀《李斯諫逐客疏》,不僅被他的文辭麗句吸引,更為他的高超見解所贊許,還被他的博大胸懷與遠見卓識所折服。

竊以為不得不說李斯是個曠世奇才。

從時間看:此文是在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李斯被逐,行前實所無奈的情況下,書寫的一篇奏議。

可謂不得不最後一搏,得失在此一舉。

從文辭效應看:

其文可鑒,其情可感。

文中字字珠璣,句句勵人,例例有據,鏗鏘折人。

致使秦王讀後幡然醒悟,茅塞頓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

此文力度凸顯!

從歷史功績看:

李斯不僅為自己,也為秦王力挽危局,還由此而得勢,順風順水成就偉業。

幫助秦王一統天下。

首開了大中華大一統的歷史格局,功不可沒。

人們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李斯一篇文章就助推並成就了秦始皇的一統天下。

建立了中華大地上第一個統一的大秦帝國。

從人才論看:

李斯所言可謂當世《前237》人所未言之言,他的人才觀,可謂當世絕妙的曠古絕倫之論,他的用人納賢之法,可謂遠見卓識之法。

先見之明。

是他第一次提出:『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謬論誤國,貽害無窮。

為後世君王招賢納士,興國建業首開用人通衢。

迄今的引進人才,招賢納士,應該是李斯首開理論學說之功。

從情感看:

李斯文辭秀於內,情於衷,言之鑿鑿,句句動心。

舉例歷歷在目,成敗之理,打動秦王。

迄今讀來,令人信服。

此文見真情,故能打動人。

秦王所以采納並下令廢除逐客令。

說理的功力,著實不可小覷。

不得不佩服,可謂百讀百出新。

從功績看:

李斯從理論上開了求賢治國之先例,為後世帝王開了招賢納士之先河,人才交流之通渠。

貢獻之大,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世代效法。

時至今日,幾千年來,仍就啟發省人,治國之道不得不采取的取勝取信之法寶。

君不見薑尚非秦人,而助周王,張良、韓信非漢中人,而助劉邦……史上人才不勝枚舉,不一一贅敘了。

從學術影響看:

李斯善學前人作為,總結先輩經驗,也開了外交先例,為當時以及後世做出樣子。

推動社會發展,歷史前進,對人類社會整體發展是一大貢獻。

正所謂人不交,不友;國不交,不通達。

李斯高論,『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這話誠懇動人,真實而確切,一語點破要害。

迄今仍被世人,尤其是有識之人,智謀之士,國家元首所采納,吸取,運用。

君不見中國老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百姓說的: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言雖糙而理卻在。

從行文上看:

堪稱行文高手。

開篇一句點明:『秦宗室大臣皆言:‘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點明為文之來由。

然後用略略十一個字:『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立意鮮明。

而又略顯禮數,一個『竊』字,謙而不卑,禮而不懼不拘。

一個『過』字,恰到好處,看似不溫不火,實則點明『過』者,錯也。

進而例數:

『穆公求士,孝公、惠王,昭王』。

四君之功業歷歷在目,然皆以諫客之功。

再數前朝『三皇五帝之所以無敵也』。

結尾收攏有致,戛然而止。

行文堪稱利落了當。

由此可見, 招賢與納諫,擇其善者而從之,才是用人之道,成功之本。

古今之述倍矣。

今之人如李斯者亦多矣!

細細琢磨,自謂有感而發: 讀罷方知李斯能,流芳後世始到今。

多少幹才俱往矣,復興大業貴用人。

悠悠歷史千千載,逐客迎客當思忖。

嗚呼,納賢者聖明!

苑楓 2020.7月26日早

感謝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