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之後,秦始皇給自己找了頂大帽子:皇帝。
做皇帝,就要有做皇帝的派頭,這就用得著儒生了。
於是,進了宮的儒生們奉命給他制禮作樂。
但這個茬兒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儒生們自己就不提了。
其實,就算焚書坑儒,宮裡做博士的儒生都沒事,而皇家圖書館裡的儒家典籍也保存完整。
阿房宮最後被一把火燒了,那是項羽這個武夫幹的。
秦宮的禮樂在秦末大亂、儒生星散之後,沒有人記得了,但有一個人還對此有印象。
這個人就是秦朝的前博士叔孫通。
叔孫通原本投奔劉邦,打算一逞權謀,但劉邦帳下能人太多,顯不著他。
一直憋到劉邦得了天下,他的機會才來了。
劉邦的班底中,除了後來投奔他的公子王孫外,殺豬屠狗之輩比比皆是,像蕭何這樣的縣衙小吏,已經算是體面人了。
所以,盡管做了皇帝,劉邦底下的眾兄弟一點規矩都不講,喝醉了酒大呼小叫,拔劍擊柱,把朝堂弄成了集市,劉邦心裡很鬱悶。
要定規矩禮儀,沒儒生不行。
這時,輪到叔孫通大顯神通了,他馬上召集弟子,去長安替皇帝公幹。
有儒生笑話他,這種亂世,哪裡談得上制禮作樂?
可叔孫通有自己的想法,他制禮作樂,可不是比照儒家的古本,他腦袋裡想的其實就是秦禮。
儒家原本的禮樂制度雖說煩瑣,定於一尊的意思卻是沒有的。
能無限突出皇帝的高大和尊嚴的禮樂,隻有秦禮。
而叔孫通知道,此時劉邦要的就是秦禮。
所以,叔孫通和弟子們經過一番回憶、整理,很快就把禮樂制度弄出來了。
正式出臺那天,劉邦坐在尊席之上,臣子們在贊禮官的指揮下,在古樂聲中,要進則進,要止則止,小碎步整齊有序。
人人低著頭,不敢仰視劉邦,稍有不慎,就會被禦史們拉下去接受懲罰。
經此一番朝拜,劉邦感慨道:今日方知做皇帝之尊貴!從此,禦史臺多了一種禦史,專門負責糾正朝儀的殿中侍禦史,哪個大臣有錯,官帽子就別戴了。
這樣一套禮樂制度,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人盡管有所增補,但大體行的都是秦禮。
有變化的,是宮殿越來越巍峨高大,皇帝的行止越來越神秘。
到了清朝,大朝禮之時,坐在太和殿龍椅裡的皇帝就算是個侏儒,也高大神秘得不得了,一點破綻都露不出來。
下面行禮之人對他絕對不會有半點不尊敬,人人三跪九叩,膝蓋跪到發腫也毫無怨言,畢竟,他們影影綽綽地看見皇帝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禮制就是給皇帝講究的排場,讓皇帝通過這個排場變得高大上。
其實,皇帝也是人。
但經過這樣一番禮樂制度的包裝,就不大一樣了,就會有人無條件地崇拜、服從他。
難怪清朝末帝溥儀後來進了監獄,吃穿住行都顯得十分笨拙,昔日的臣子發現,原來皇帝不過爾爾,還不如自己,真想不通過去怎麼那樣崇拜他?
其實,自古以來的禮樂制度,就是對皇帝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