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倒黴的劉邦
歷史規律一貫是:越能戰勝強大對手,自己才就越顯強大。
因而這才有了,許多開國帝王出生前後的,奇幻無比的記載,以此表示:不是失敗者不牛,而是成功者不是『人』。
但劉邦卻是例外,因為他出生時怎麼看怎麼邪乎。
《史記》載,他老爸劉太公,看到一條龍伏在老婆身上,然後生出劉邦。
非但一點不美感和震撼,反而透出一股子曖昧。
也許正因如此,自劉邦後就都改成了另一種套路,比如趙匡胤出生時是紅光滿屋,香氣千裡。
孫權則是老媽在夢中一不小心,把太陽給吃了……以此來表示,這些開國帝王們,都不是『人』,是『神』。
那麼劉邦為何這麼倒黴?
一則是當時的歷史傳承,前有『天命玄鳥,降而生湯』,劉邦自然也要遵循這套路來,反正比秦始皇要美觀多吧。
不信看《史記》,在秦始皇本紀中,太史公大聲宣告:秦始皇是秦莊襄王跟趙姬所生,是秦王親生的!但隨後卻在呂不韋傳記中,補刀一句:秦始皇的老媽趙姬,嫁給秦莊襄王時,就懷孕啦。
因而搞得秦始皇到底是誰兒子?
至今爭論不休,故而劉邦跟秦始皇一比,幸福多了!
二則就是劉邦的對手項羽太猛了!別的失敗者,幾乎都遭到污名化,唯項羽反而越失敗,名聲越響——霸王別姬、烏江自刎,可謂千古傳唱。
再看劉邦,卻成了『流氓皇帝』,那意思仿佛是誰,劉邦勝之不武,項羽輸得冤枉。
那麼項羽到底有多猛,以至於都反壓了劉邦?
二、霸王項羽
先看秦末名將章邯,他登場時,陳勝已經稱王,手下大將周文帶著數萬精兵,直撲咸陽。
而章邯卻僅帶著一批刑徒等,就一戰幹掉了周文的數萬大軍。
隨後各種風騷操作,為秦朝力挽狂瀾,直至定陶一戰打爆了項梁,也就是項羽的叔叔,一下子就把反秦義軍的聲勢給打沉!若再這麼發展下去,誰敢說秦朝要亡?
但就在這時,項羽登場了!
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依靠八千江東子弟為主力,竟然奇跡般逆襲了章邯。
一戰過後,當項羽騎著馬來到營地門口時,那些壁上觀的諸侯,齊齊跪在營地大門口,迎接項羽!
如何評價?
隻能用四個字:天神下凡!
再說劉邦,在彭城之戰中帶著數十萬人馬,掀了項羽老巢。
當時項羽還在齊國攻伐,於是項羽怒了,僅帶三萬人馬就殺了回來。
拂曉時發動總攻,中午時刻劉邦數十萬大軍全部崩潰。
項羽帶著人一路追殺劉邦,搞得劉邦逃跑時,為了減輕車身重量,幾次把自己的一雙兒女推下車去。
若非夏侯嬰幾次救回,哪還有後來的漢惠帝劉盈?
劉邦此戰,那麼優勢的兵力,占據那麼優勢的地利,卻抵擋不住項羽這三萬疲憊之師的攻擊,竟全軍覆滅。
老爸劉太公和老婆呂後,也都落入項羽手中。
如何評價項羽?
隻能嘆服:項羽就是天神!
最後再看兵仙韓信。
在對項羽的最後一戰,垓下之戰時,韓信帶兵主攻,然後就是韓信敗退——這是韓信唯一的敗績。
雖史書上說,是韓信故意佯敗引誘項羽,但你信嗎?
須知此刻是韓信、英佈、彭越等幾乎所有名將,都參與了此戰,號稱五路大軍,十面埋伏,這麼巨大優勢下,誰幹掉項羽,誰就是天字一號牛人,韓信的名利心那麼重,他能放棄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所以,韓信哪裡是什麼佯敗,分明就是打不過!
不信看後面,就算項羽兵敗被追擊時,按理說應是兵敗如山倒了吧?
可項羽卻一個反沖鋒,對著領頭的赤泉侯楊喜一瞪眼,嚇得楊喜是『人馬俱驚,辟易數裡』!也就是說狂逃了數裡,隻因項羽瞪了他一眼!
不可想象吧!因此劉邦能從項羽手中奪走天下,從這個層面上來言,也是不可思議。
故而,也難怪劉邦不敢污名項羽,一則他實在污不動,二則這才更顯出劉邦的厲害。
於是長久以來,關於劉邦為何能擊敗項羽的討論,便層出不窮,各種觀點,各種角度齊上陣。
三、幾種代表性觀點
其一:劉邦的觀點。
所謂,來自對手的評價最透徹。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意思就是說,劉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來了個『四合一』,謀略上仰仗張良,軍事上仰仗韓信,後勤上仰仗蕭何,他自己做最後決斷。
而項羽隻有一位謀臣范增,卻還不被重用。
因此,項羽哪怕軍事上一萬分,可謀略、後勤、決斷等卻不及格,嚴重偏科,綜合實力上輸了,所以最終失敗。
顯然劉邦這個觀點,主要強調人才的重要。
也就是說,成大事要靠聚攏和合理任用人才。
所以,劉邦這句體現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
雖很有道理,卻難免有點空洞。
甚至,有不乏為自己對功臣的封賞,做解釋。
由於封賞蕭何過重,引起了手下不滿,劉邦便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
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
意思就是說,面對項羽時,你們都如獵犬,聽從於人的指示,所以是『功狗』。
蕭何卻是指示你們行動的人。
我封賞過重怎麼了?
有啥不服氣的!
何為『多道』?
看來還是免不了『好處』為潤滑。
所以劉邦的解釋,雖很高大上,卻有點不接地氣!
其二:朱元璋和諸葛亮的觀點。
為何選這兩人?
地位決定影響!但要指出的是,論污名對手,朱元璋下手很黑。
不信看陳友諒、張士誠都是啥形象?
所以,這就決定了朱元璋的觀點比劉邦更務虛。
朱元璋說:項羽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
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遜,濟以寬仁,卒以勝之。
就一個意思,項羽『沒有武德』導致。
但問題是若論『武德』,朱元璋似乎還真比不過項羽,故而他這句評價,隻能當『場面話』聽一聽。
跟朱元璋相同的是,諸葛亮也是如此觀點: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為後永戒!
諸葛亮的『武德』沒人懷疑,卻為何也跟朱元璋一種觀點?
沒辦法,『屁股』決定言論。
諸葛亮一生的理想就是要讓,西蜀『還於舊都』,因此他把西蜀比喻成『劉邦』,曹魏比喻為『項羽』,這句評價自然功利色彩太濃!
四、毛主席總結:項羽有三個錯誤,劉邦有三個優點
項羽戰敗的三個錯誤: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放走劉邦;機械遵守鴻溝協定;以及建都徐州,那時叫彭城。
其中第一、二個錯誤,都很好理解就不解釋了。
隻重點說下第三個,為何建都彭城也成了大錯。
首先按古代的地理劃分是: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
這便是項羽西楚霸王的由來!
其次,由一可知,項羽具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這就引出了一個典故,在項羽攻入咸陽後,有人曾建議項羽定都關中: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可項羽卻道:富貴不還鄉,此為錦衣夜行。
氣得那人罵項羽是沐猴而冠,被項羽烹殺了。
從而項羽大肆破壞關中地區,比如火燒阿房宮等,失去了秦人之心。
沒法跟劉邦的『約法三章』抗衡。
其三,由二可知,彭城作為戰略要點沒問題,可以四處出擊,但也證明了這裡屬於四戰之地!顯然,把都城定在這裡純屬找抽,沒有穩固後方支撐。
這也是項羽為何越勝利,就越失敗的主因之一。
同時對劉邦,主席指出了他有三個優點。
一是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三是跟出身下層有關,劉邦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們心理,這跟出身貴族的項羽不同。
很明顯,劉邦的這三個優點,就是在針對項羽那三個錯誤。
堪稱是有正有反,既有高度和大局觀,又有具體事例,可從細微之處入眼,互相印正,矛盾統一!
最後要強調,以上僅僅是筆者個人的學習領悟,權當拋磚引玉。
畢竟讀史可以明智,多些思考和領悟,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