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兵敗於烏江自刎,江東弟子重組霸王陣對戰劉邦,最後結局如何。《網路歷史》

文章目錄

引言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六國經營數百年之積累、之寶物在大秦的宮室倉庫裡『倚疊如山』,『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給中國帶來了第一個大一統的時代;『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必起於州部』,韓非、李斯、白起、王翦、蒙恬,人才輩出,大秦銳士天下無敵。

可惜,『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楚人一把大火,將咸陽城燒成了白地,一切富麗堂皇都埋在了塵埃之中。

春秋戰國時期,秦楚之間關系親密,有『秦楚之間十八世姻親』的說法,後來在縱橫家張儀的不斷努力下,楚懷王最終被秦國算計,司馬遷在《史記》裡概括為:『秦楚絕』由此可見,經懷王一事,兩國徹底反目成仇。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言也被楚人傳於天下。

▲張儀劇照

01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最後在大澤鄉,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他們是第一波,但不是最後一波。

項羽項梁也乘著這股東風,借勢而起,23歲的項羽召集了八千江東子弟,也開始了霸王南征北戰的生涯。

年過古稀的范增也『老夫聊發少年狂』,成為了項羽的首席謀士,並勸項羽請立懷王而不自立,能滅掉秦國的,隻有楚國。

於是,23歲的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會稽郡重立了楚國大旗,號召楚人反秦。

▲項羽劇照

無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將章邯大敗項梁,項梁戰死。

但江東這邊卻『柳暗花明又一村』,英佈、劉邦等人紛紛來投靠楚國,反秦義軍前仆後繼。

悲痛欲絕的項羽從此勢要滅掉秦國,為叔父報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縱使楚懷王有約——先入關中者為王,項羽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北上。

即使北方有大秦四十萬軍隊枕戈以待,即使北方有大秦的名將章邯,他仍舊選擇了北上,因為他忘不了那個教他『萬人敵』的叔父!最後,劉邦走南陽,率先進入了關中,項羽破釜沉舟,擊破了四十萬秦軍。

也正是從此,楚國的兩大勢力展開了成年累月的楚漢之爭。

▲楚漢之爭繪畫復原《部分》

02

這場規模聲勢浩大的戰爭其實沒有一個贏家:最勇猛善戰的項羽敗給了最不懂戰爭的劉邦。

沒辦法,劉邦知人善任,帶著名揚千古的沛縣鄉黨,聯合了韓信、彭越、英佈等大將,攜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楚歌,逼得虞姬自刎,項羽兵敗,空望家鄉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烏江。

劉邦看上去好像贏得了這次楚漢之爭,但實際上他卻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54歲才坐了天下的漢高祖,已經等不到韓信、彭越、英佈這三大異姓王老去了。

▲項羽自刎烏江劇照

所以,他選擇了先發制人,貶了韓信,逮捕入京,經蕭何之手成了呂後宮殿裡的冤魂。

彭越更是慘淡,求饒磕頭告老一點用都沒有,反而被剁成了肉醬,傳示各路異姓王。

信使到了淮南,著名的淮南王英佈正在打獵遊玩,見到這死無葬身之地的彭越,頓時大驚失色。

於是,在心中無限的惶恐和害怕之下,他選擇了聚集兵馬,警戒漢室。

英佈起兵後,夏侯嬰想不通,還是舊楚令尹給了他解釋:『去年殺了彭越,前年殺了韓信,再加上英佈,他們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異姓王侯。

英佈因此害怕禍及自身,所以選擇了造反』

▲漢高祖劉邦劇照

很快,英佈以淮南為根基,先滅劉賈,又占了江東和南方等舊楚故地,坐擁漢朝東南半壁江山,以至於已經年過60歲的漢高祖不得不帶病親征。

英佈手下士兵多以江東弟子為主要戰鬥力,作戰之時,劉邦看到英佈手下由江東弟子組建而成,同6年前項羽相差無幾的霸王陣,心中不由厭惡無比。

幾仗下來,寡不敵眾的英佈也戰敗身死。

後來,帶病出征的劉邦又身中箭矢,不治身亡,隨著劉邦逝世,楚漢之爭終於落下了帷幕,漢朝四百年江山才漸漸登上歷史舞臺。

結語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的開頭其實已經道出了結尾,就如那『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自秦之後,華夏才真正成為了鐵板一塊的華夏,某種程度上開頭就已經成為了結局,隻是從一個大一統過渡到另一個大一統而已。

參考資料:

《阿房宮賦》《漢書》《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