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邦究竟是不願意動呂後,還是沒能力動呂後?《網路歷史》

呂雉在當了太後、掌握實權時,實行黃老之術,倡導與民休息的政策。

果斷地廢除挾書律,鼓勵民間獻書和藏書,力圖恢復舊典。

這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司馬遷對她有很高的評價——”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作為 政治家,她對西漢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隻不過,她當政期間,殘酷地虐殺了戚夫人,還殺死了劉邦三個兒子。

另有封呂氏族人為王的行為,嚴重地威脅到了劉氏家室的統治。

所以,後世都認為她是心狠手辣的人,而劉邦以善於識人聞名,他生前既知呂後的陰險毒辣。

那麼,劉邦是不願意動呂後還是沒能力動呂後?

我的回答是劉邦是有能力動她的,但,不願意動她。

1.劉邦並不是心狠手辣的人,盡管在歷史上他的名聲並不好,多數人認為他是個無賴,但他卻很少如劉徹一樣地濫殺無辜,他沒有狠毒的一面。

歷史上也有人認為劉邦是忠厚的長者,拿他與動輒就屠城的項羽相比,以體現他的仁慈。

我覺得劉邦對自己的戰友是很寬容的,並沒有如後來的朱元璋一樣清理功臣,如從來沒有動過周勃,陳平,張良等開國元勛的念頭。

他殺的功臣也屈指可數,如韓信,彭越都死於呂後之用。

呂後作為他的正妻,是優秀與合格的。

在劉邦還是可憐的小亭長時,家景並不差的呂雉並沒有嫌棄他,為他生兒育女,為他養老撫幼。

彭戰一戰後,她與呂老太公被捕了,坐了28個月的牢,出獄後毫無怨言,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

作皇後期間,為劉邦清除了政敵,解決了後顧之憂,劉邦是沒有動她的意思的。

如果你通讀過史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劉邦登基後,從心底下把呂後當他建立大漢的戰友了,呂後也堪稱是他得力的幹將,甚至是托孤之臣。

這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可以體現出來:

『已而呂後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

’上曰:’曹參可。

‘問其次,上曰:’……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

所以,沒有動她的意思。

2.劉邦把漢惠帝托付給她,等於向她交付了大漢江山社稷,更沒有動她的可能了。

劉邦非常珍惜自己建立的國家,既然整個國家都給她監管,說明呂後在劉邦心目中舉足輕重,說明劉邦知道自己的皇後有政治謀略與手腕,能經營好自己身後的大漢政權,這是看重了她的能力。

所以就更不願動她。

3.劉邦波瀾壯闊的一生中,經歷了英佈、陳稀、盧綰等人的叛亂。

所以,低層出身的劉邦對大臣們並不十分信任,連『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的蕭何,都被劉邦猜忌過。

但是,他是信任自己的老婆呂後的。

劉邦出外,時常由呂後坐鎮後方,呂後自作主張殺死了韓信、彭越,劉邦也沒有責怪她。

由此可見:劉邦是沒限制呂後參政的,她對付尾大不掉的功臣們確實綽綽有餘,舍不得動她。

我覺得劉邦要立劉如意為太子的事是安慰戚美人的,並非出自真心,隻不過,劉邦沒想到後果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