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走向末路,各路英雄見此時機群起而攻之,其中,項羽生於名門之後,絕對是驍勇善戰,無人可擋,自然也就成為了滅秦大軍中的中流砥柱。
秦朝滅亡,項羽便成了西楚霸王,將這場戰爭中的有功之臣封官加爵。
項羽本以為繼續采用春秋戰國時期的分封模式就能夠維護天下的太平。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正是因為如此,反而讓齊地再次出現叛亂,無奈之下項羽隻好親自帶人再次前去平反。
同時由於項羽偏袒親族的人,將肥沃的封地都給了親王,這不僅讓很多有功之臣心生妒忌,有些人更是心懷恨意,甚至想要謀反。
劉邦反叛,垓下之戰
所以到了公元前205年,劉邦便開始四處反動,更是以項羽殺掉義帝為由開始討伐項羽。
當時的項羽正因為齊地地勢復雜,大軍久久被反叛分子困擾,遲遲不能返回都城。
機敏的劉邦發現彭城有漏洞,就召集令眾諸侯一起攻打項羽的老巢,迅速聚集了三路士兵進軍彭城,而此時留下來看守彭城的也隻是一小部分士兵,甚至很多都是老弱病殘,劉邦率領56萬精兵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彭城。
而身處齊地的項羽聽此消息之後,清楚的知道自己處境的危險。
如今齊地的反叛還未平反成功。
如果此時貿然將部隊撤兵返回,必然會引起齊地反叛部隊的乘勝追擊,此時便是兩面夾擊的險境。
但是如果遲遲不歸那麼都城更加危在旦夕,在這樣進退維谷的時候,項羽最終作出決定,在部隊中挑選出3萬精兵返回彭城。
因為此刻奪取城池之後,劉邦的整個部隊必然都洋溢在勝利的快樂之中,士兵更是暢快痛飲。
這時候出兵他們必然措手不及,勝算也會更大。
部隊趕在最黑暗的時刻發起進攻,將半夢半醒的伐楚部隊打得潰不成軍,僅僅花費一上午的時間,就順利奪回彭城,漢軍傷亡慘重。
項羽以3萬戰勝了劉邦56萬部隊,由此可見項羽確實是能力非凡,但是數年之後兩軍再次交鋒,垓下之戰時,項羽率領10萬大軍卻最終敗給了昔日手下敗將劉邦,這是為什麼呢?
軍事力量相差懸殊
彭城之戰的失敗讓劉邦的大大受挫,所以戰敗之後劉邦就開始不停地反思自己。
他意識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當日的彭城之戰正是劉邦親自領兵,而他的領兵作戰能力確實不如項羽,所以他揚長避短。
他深刻地認識到領兵作戰其實是他的短處,而善用將領才是他的長處。
所以雖然彭城之戰讓他的部隊受損慘重,但是他也開始四處召集各路驍勇將領。
他的海納百川迅速讓他的部隊在幾年之內人才濟濟。
而垓下之戰中帶領部隊的便是當時的韓信,只要他經手的戰役從未敗過,這一路他幫助劉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立下赫赫戰功,劉邦重用了這樣的賢能之士,所以才換的了垓下之戰的勝利。
反觀項羽,他從一開始就偏袒自己的親族,曾經的有功之臣必然心生不滿,自然也就不願意再為之賣命。
不僅鴻門宴上優柔寡斷,沒有當即殺掉劉邦,反而更是不相信自己身邊的謀臣,懷疑范增有謀反之心,如果沒有信任又有幾人願意為他賣命呢?
最終項羽失去了為之謀劃的大臣,身邊的武將也相繼離他而去,轉而投靠劉邦,項羽的身邊可謂是無一能將,即使項羽再怎麼能力高強,又怎麼能一人應對千軍萬馬呢?
局勢逆轉,民心盡失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心,劉邦在戰敗之後,多次反思,最終意識到了民心的重要性,當年的彭城之戰,自己貿然用武力強行攻下城池,百姓必然對自己心生恨意。
所以當項羽帶兵歸來之時,百姓更是希望劉邦戰敗離開,因此一個政權的勝利,必然是民心所向。
所以他開始四處籠絡民心,甚至和江東父老約法三章。
而與劉邦相比較,項羽從未考慮過百姓的感受,況且項羽向來以武力服人,他個人更是崇尚武力,他的這套做法在軍隊中必然百試百靈,但是放到江山社稷中確實大忌,因為戰火連天的生活恰恰不是百姓想看到的,連年征戰隻會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更加渴望的是劉邦所說的安居樂業,自然不再維護項羽的武力政權。
多年籌備,萬事俱備
當年彭城之戰的失敗,成為了劉邦的反思案例。
他為了下一次戰爭的勝利,已經將方方面面都事無巨細地準備好了。
就比如說糧草還有軍心,昔日的彭城之戰耗時極短,所以無需考慮糧草的問題。
所以他早早預測到了糧草的重要性,在垓下之戰中,韓信將項羽的部隊團團圍住,讓他們根本無法從外界補給糧草。
自古帶兵打仗,糧草就是部隊的關鍵所在,得糧草者的軍隊。
士兵吃不飽飯,又何來力氣沖鋒陷陣,上陣殺敵呢?
一支挨餓的部隊又何談戰鬥力。
因此,在缺少糧草的情況之下,單單是無飯可吃這件事情,就足以撼動軍心,此番戰爭楚軍的鬥志瞬間低沉,再也沒有曾經的銳氣風發的樣子。
劉邦再次吸取當年彭城之戰失敗的經驗,當時項羽之所以及時派兵返回,正是因為借助了當時全軍都處於一種放松戒備的狀態,軍心沒有凝聚,趁其不備之時發起戰爭。
所以在垓下之戰,劉邦在楚軍意志低迷之時,在夜晚大唱楚歌,這不禁讓楚國的士兵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從而意志消沉,軍心渙散。
此時劉邦見狀,命令部隊全力進攻,一舉拿下了楚軍。
逼得項羽隻好四處流竄,本以為田夫會救他一命,沒想到他早已經失去了民心,就連田夫都在騙他,將其誆騙到泥沼,無路可退。
即使是這樣,項羽也是死得轟轟烈烈,他憑借一己之力斬殺百人,屍體堆起來儼然是一座小山,最終項羽落得一個憤然自刎於烏江的下場。
一代梟雄就這樣了結了榮耀的一生。
結語:由此可見,項羽確實是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但是終究他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和優柔寡斷白白將自己的江山拱手讓人,或許項羽本可以存活,但是當他意識到連田夫都不願意讓他重新掌權之後,也就真正意識到自己給百姓帶來了怎樣的民不聊生,自覺無顏面見江東父老,才會選擇自刎烏江。
彭城之戰的勝利是項羽用武力征服的,而垓下之戰是劉邦用智力取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