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為劉邦立下無數戰功,卻被誅三族,到底是聰明還是愚蠢?《網路歷史》

司馬光《資治通鑒》語:『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既是評價韓信對漢朝的開過之功,也是對韓信本人軍事才能的充分肯定。

而漢朝建立後卻被誅滅三族,就不能以簡單的聰明愚蠢來談。

首先在軍事上:自蕭何月下追韓信被劉邦拜將後,破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知道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立下赫赫戰功,充分說明了韓信的軍事才能;然而卻沒有逃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慘命運。

主要是因為封建帝王,特別是開國帝王為鞏固政權,對功高蓋主或有威脅的功臣宿將痛下殺手以安定江山,消除隱患所致,另一面,韓信的所作所為,為人處世,政治上的低能,也為他的最終悲慘命運埋下禍根。

一,伐齊時,劉邦謀士酈食其已勸齊歸漢,但韓信為搶功而聽從便是蒯通的讒言進兵,導致齊王認為漢欺齊,烹酈食其而降楚,並使劉邦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

二、項羽圍困劉邦於滎陽時,情勢危急,發信韓信相救,而韓信此時卻以讓劉邦封自己為齊王,雖後經張良勸阻,劉邦封韓信為齊王,但對韓信這種乘人之危、近似逼宮的做法,劉邦必定懷恨在心,君臣已出現重大裂痕,但政治低能的韓信對這種潛在的危險去沒有足夠的認識。

三、漢立國後,韓信自齊王被轉封楚王,繼而被貶為淮陰侯,然而對同僚之間卻沒有最起碼的尊重,《史記》記載: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但韓信卻諷刺:『我居然同樊噲這樣的人同級別,真是丟人啊!』要知道樊噲是劉邦的連襟,呂雉的親妹夫,劉邦的心腹,鴻門宴上劉邦的救命恩人,此等人都讓韓信不放在眼裡,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這就導致了與同僚之間也越發疏遠。

最終於公元前196年,在劉邦帶兵討伐陳豨時,韓信被誘之長樂宮,以‘叛亂’之名殺害,並誅其三族。

《史記》記載:劉邦知道韓信被殺之事時『且喜且憐』。

也充分說明韓信優秀的軍事才能,性格上的一些弱點,關鍵時候的優柔寡斷以及在政治上的嚴重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