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反心是天生的,項羽不能駕馭韓信,劉邦將韓信玩於鼓掌之中。
歷史真相官:韓信真的是沒有造反,因為劉邦『飛鳥盡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嗎?
冷清告訴你歷史真相。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成果,嚴禁抄襲剽竊。
如您喜歡敬請加關注。
根據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
始為佈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什麼意思?
淮陰侯韓信,安徽淮陰人。
還是老百姓的時候,韓信的個人品質很差勁,參加了地方公務員考試,但是『政審』沒有通過,被取締了當公務員的資格。
韓信又不會做生意,經常在別人家裡蹭飯,大家都很討厭他。
韓信曾經在南昌亭長家蹭飯好幾個月,因為南昌亭長的妻子不滿意而離開;韓信在城下河邊垂釣,漂母可伶韓信給他飯吃,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韓信背劍招搖過市,被屠夫的兒子戲弄:『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韓信鉆了屠中少年的褲襠,被人罵做『膽小鬼』。
司馬遷把韓信『胯下之辱』作為『勵志篇』,千古來傳頌,的確是有失偏頗呀。
冷清個人認為這是韓信的性格使然,韓信是一個『有謀而無勇』的人。
韓信想出人頭地,又不敢冒風險,豈不知『利益有多大,風險就有多大』假如,韓信敢於承擔風險,真的拿劍去刺這個少年,一種可能性把少年殺了,犯了命案吃了官司,或者逃跑而流浪江湖。
另一種情況是,韓信刺傷了少年,大家都服氣了韓信,韓信的江湖名聲鵲起,有了一群『粉絲』。
天下反秦時,有這群粉絲的跟隨,韓信就可以成為一路諸侯,真正的和劉邦、項羽爭霸天下。
韓信缺乏的是:『敢於冒風險、敢於承擔後果,振臂一呼的領袖人格』
韓信的個人的性格,已經決定了他當不了領袖,不可能成為獨立自主打江山的霸主,韓信的一生隻能給別人打工,來賺取自己的榮華富貴。
偏偏,韓信又不能認清問題的實質,總想著要成就一番偉業,韓信的造反之心害了韓信和他的家族。
項羽為什麼不用韓信?
項羽不敢用韓信呀,項羽雖然剛愎自用,但是不得不說項羽是領袖之才。
項羽一眼就看穿韓信有造反之心,害怕日後駕馭不了韓信,而不敢把兵權交給韓信。
一般來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淮陰侯列傳》:『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
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
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
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什麼意思?
到了項梁渡過淮河的時候,韓信仗劍加入項梁的軍隊,駐紮在戲下,沒有什麼名氣。
項梁失敗以後,韓信又歸屬了項羽,項羽安排韓信當郎中《營長》幕僚。
韓信好幾次給項羽出謀劃策,幹預項羽的作戰計劃,項羽都沒有采納。
注意,司馬遷用了一個字『幹』,韓信不是虛心地給項羽參謀,而是喧賓奪主的『幹預』,項羽當然不敢讓韓信帶兵打仗,項羽發現韓信『權利欲』太強,日後必定擁兵自重造反,不如不用韓信免去日後的麻煩。
韓信脫離項羽後投奔了漢軍,因為當逃兵被問斬,夏侯嬰救下韓信,並推薦給劉邦。
劉邦是何等高人呀,項羽能看出韓信腦後有反骨,劉邦當然也看得出來,不敢用韓信呀!給了韓信一個『治粟都尉』,相當於蕭何的後勤部長下屬的管糧食的『師長』,韓信作為師長,當然有資格和部長蕭何天天打交道了,韓信就打動了蕭何,『蕭何月下追韓信』再次推薦給劉邦,並且蕭何保證『韓信不會造反』,如果韓信造反蕭何就連坐,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來歷,日後,韓信造反,蕭何將韓信鏟除了。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邦高明的『馭人之術』,在於『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劉邦給韓信立規矩制約韓信,給韓信身邊安排親信來監督制衡韓信。
韓信作為大將軍,隻有自己的司令部,擁有指揮權,而沒有直接的帶兵權。
分配給韓信的漢軍的帶兵權,都在樊噲、灌嬰、曹參、周勃等劉邦的親信手裡,營級以上的軍官中的一半,都是劉邦從豐縣、沛縣帶出來的老鄉,韓信就是個『光桿司令』。
彭城之戰後,劉邦又把自己的老戰友張耳安排在韓信的司令部當政委,其實就是監視韓信的。
公元前205年二月,劉邦率領漢軍出潼關討伐項羽,打敗韓王、收了殷王、魏王豹等等,劉邦在洛陽發表『討項羽檄文』,在商丘和韓信分兵,韓信帶領精銳漢軍集合齊國、趙國等國軍隊30萬,攻打齊地的楚軍;劉邦集合五路諸侯兵26萬直取彭城。
彭城10萬楚軍不戰而逃,劉邦進入彭城後,項羽和龍且在齊地分兵,龍且領兵10餘萬繼續和齊國對峙,項羽領兵20萬回援彭城,途中收攏彭城10萬敗兵,項羽以30萬兵攻打劉邦的26萬諸侯聯軍,司馬遷拔高項羽隻說楚軍精銳3萬。
根據原計劃,項羽回師彭城後,韓信應該帶兵夾擊項羽,但是,韓信來晚了。
《淮陰侯列傳》原文:『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
合齊、趙共擊楚。
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
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漢二年四月,韓信才帶兵到達彭城,劉邦已經失敗退回滎陽了。
韓信就收兵到滎陽和劉邦會合,半路上在京索之間狙擊了一下楚軍,暫時阻止了楚軍的攻勢。
韓信到滎陽和劉邦會合後,天下的形勢變了,章邯占據廢丘又造反了,司馬欣、董翳、魏王豹、趙王歇等等諸侯,也一起脫離了劉邦反楚聯盟。
彭城之戰,韓信夾擊項羽來晚,是不是故意的不太好說。
劉邦在滎陽制定新的戰略規劃,劉邦率領一半漢軍堅守滎陽,吸引項羽的主力來圍攻。
韓信率領10多萬漢軍主力,開辟第二戰場,攻打趙、魏、代等諸侯國。
劉邦對韓信已經起了疑心,為了監督制約韓信,劉邦把自己的老戰友張耳安排在韓信的司令部,下面帶兵的將領是樊噲、灌嬰、曹參、周勃等人,指揮權在韓信手裡,漢軍精銳全在劉邦親信手裡。
張耳比劉邦大八歲,張耳在趙國、代國的影響力非常大,既可以監視韓信,又可以幫助韓信平定趙、魏、代。
劉邦在滎陽堅守了一年零三個月,把項羽的30萬楚軍主力牢牢的吸附在滎陽,使得項羽不能夠分兵去援助趙、魏、代,使得張耳、韓信帶領的漢軍主力精銳,能夠沒有幹擾的搞定趙、魏、代,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韓信被劉邦封為丞相。
張耳、韓信搞定趙、魏、代後,應該分兵救援滎陽,完成合擊項羽楚軍主力於滎陽。
但是,韓信借口楚軍遊擊隊騷擾趙地,趙地沒有完全安定,拖拖拉拉的發兵救援滎陽。
漢三年6月,滎陽糧盡城破,劉邦出南門,紀信出東門替劉邦死。
韓信遲誤出兵救援滎陽,韓信有『借刀殺人』的重大嫌疑。
《淮陰侯列傳》原文:『楚數使奇兵渡河擊趙,趙王耳、韓信往來救趙,因行定趙城邑,發兵詣漢。
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漢王南出,之宛、葉間,得黥佈,走入成皋,楚又復急圍之。
……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
韓信知道自己沒有親信大將,是很難造反成事的,韓信也想培植自己的親信集團。
韓信滅趙之後,就把名將李左車收在身邊,李左車是戰國名將李牧的後裔,給趙王歇出奇謀而趙王歇沒有采納,舌辮之士蒯通也被韓信收在自己的麾下。
劉邦奪取韓信兵權後,把韓信手下能打的降將都調走,李左車被劉邦任命為太子之師,隻給韓信留下一個不能帶兵的蒯通,韓信的親信勢力始終無法培植起來。
劉邦派酈食其下齊地七十城,韓信從蒯通之計突然攻打齊國,造成酈食其被齊王烹殺。
垓下之戰時,蒯通建議韓信造反自立,為什麼韓信沒有采納呢?
其實很簡單,漢軍的帶兵大將樊噲、灌嬰、曹參、周勃都是劉邦的親信,營團級以上的軍官中的一半是劉邦的老鄉,這些人是不會跟著韓信造反的。
齊國、楚軍龍且被打敗後,能打仗的龍且等人戰死了,有的被漢軍殺死了,有的逃跑了,比如鐘離昧,齊國、楚國投降的兵卒,年老的釋放回家去了,大部分被重新編入漢軍,指揮他們的軍官基本都是劉邦的老鄉,韓信是沒有辦法鼓動這些士兵造反的。
垓下之戰後,劉邦迅速的奪去了韓信的兵權,免去韓信的齊王,改封韓信為楚王,既兌現自己的諾言,又將韓信調離了漢軍。
韓信到楚國下邳就任後,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培植自己的親信,重賞漂母千金,把讓韓信蒙受『胯下之辱』的人,都提拔成『中尉』,漢代的中尉是中高級軍官,並非今天的中尉排長,相當於一個城市的公安局長。
鐘離昧是項羽的愛將,是劉邦通緝的戰犯,韓信難道不知道嗎?
韓信卻把鐘離昧窩藏起來,目的很簡單呀,就是培植自己的親信帶兵大將,楚國地域廣大招兵很容易,韓信手裡缺乏的是帶兵的親信集團。
《淮陰侯列傳》:『漢王怨昧,聞其在楚,詔楚捕昧。
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劉邦率領大軍準備圍剿,陳平獻計『偽遊雲夢』,詔韓信前來。
韓信明知道是計,韓信為什麼不和鐘離昧一起造反,而是逼迫鐘離昧自殺呢?
這是韓信的性格決定的,韓信這個人天生不敢冒險一搏,在鉆別人褲襠的時候,就已經證明了。
殺了鐘離昧獻給劉邦,我韓信確實沒有造反,就是想蒙混過關。
劉邦雖然把韓信枷了,走到洛陽的時候,就又放了,降封韓信為淮陰侯。
韓信的悲劇就是,造反之心是天生的,但是,不敢冒險一搏,總是心存幻想。
韓信被降封為淮陰侯之後,整日的不上朝,到處串門挑唆他人造反。
絳候周勃、樊噲等人都不願意和韓信來往,為啥,這些人曾經都在韓信手下帶兵,韓信不止一次的挑唆他們造反,所以,韓信對外聲稱『羞與絳、灌等列』。
一次,韓信到了樊噲的家裡,樊噲知道韓信會說什麼,就趕快給韓信跪下了:『什麼風把大王送我家來了』,一下子就把韓信的嘴給堵上了。
『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
陳豨被劉邦任命為鉅鹿太守,臨行前向韓信辭別,韓信拉著陳豨的手說:『我有話給將軍說呀!』陳豨說:『請講』韓信就說:『你所去上任的地方,都是天下的精兵所在之處呀!而你,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呀!如果,有人說你有謀反之心,陛下肯定不信。
假如,再有人說你有造反之心,陛下就會有疑心呀!假設,第三次有人說你有造反之心,陛下就會發怒帶兵打你呀!我與你約定裡應外合,天下就是我們的了』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造反了。
陳豨造反之後,劉邦親率大軍前往鎮壓,韓信托病不去。
韓信和陳豨書信來往『裡應外合』,原文:『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韓信和家臣謀劃帶領家奴,偽造詔書釋放官奴而起兵,然後截殺太子和呂後,部署完了,等待陳豨的回應。
韓信的一個家臣不願意跟隨韓信造反,被韓信囚禁起來。
這個家臣的弟弟就向呂後匯報說:韓信要起兵造反截殺太子、呂後。
呂後就和蕭何商議對策,蕭何出主意說:『詐稱劉邦有書信來,就說陳豨已經死了,諸侯大臣都得來祝賀』韓信是蕭何推薦的,蕭何曾經為韓信作保,要鏟除韓信,解鈴還需系鈴人。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知道有詐不來,丞相蕭何就給韓信寫信說:『即使有病也得前來祝賀』韓信來了之後,呂後命令武士把韓信綁了。
在長樂鐘室殺韓信之前,韓信突然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韓信這個人有奇才,是個當CEO總經理的料,但絕對不是當董事長的料。
韓信有反心,但是不敢冒險,總是心存幻想,做事不幹脆利落,結果落得身死族滅,從韓信受『胯下之辱』時,一切就已經註定了。
韓信造反之事總想蒙混過關,劉邦兩次不殺韓信,俗話說:『事不過三』,韓信第三次謀劃造反,呂後殺了韓信而且被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