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首現罕見的仰臥俑,姿勢為何如此痛苦?真是活人做俑?《網路歷史》

秦始皇陵博物院發佈了剛剛修復的兵馬俑,這個新的兵馬俑非常特色,主要是他不用其他坑中常見的站姿或者坐姿的兵馬桶,他完全是仰臥的姿態。

因此,他被暫定稱為『仰臥俑』。

兵馬俑真是活人做成的嗎?

大家都知道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用來給秦始皇陪葬而燒制的。

而且他們從外形、外貌、身高等各個角度都和真人無差別。

於是就有人懷疑,這是否是秦始皇故意找真人來為自己陪葬,所特別燒制的。

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猜想?

因為秦始皇從登基開始,就著手命人來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修築時間長達39年,參與的人數也高達72萬人。

但這些人的去向卻一直成謎,史書上也沒有對此有相關記載。

因此人們就開始懷疑,這麼多人是不是被始皇帝燒制兵馬俑了?

再加上秦始皇的那些暴戾性格,這似乎也說得通。

但是經過專家研究,隻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不存在。

為什麼會不存在呢?

考古專家們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首先,從史料上來講,其實秦始皇陵並非傳言那樣是一個秘密,根據《史記》、《漢書》等歷史書籍的記載,項羽入關後曾經破壞過兵馬俑,並且兵馬俑考古現場發現了被焚燒的痕跡,焚燒的跡象來看,這並非自然火災,而是人為的。

所以秦始皇陵並非天大的秘密。

不過歷經2000多年,它依然有著一種神秘的色彩,而且,如果是用活人燒制兵馬俑,那麼人們表情一定很痛苦,很猙獰,但是在兵馬俑身上卻沒有看到這種表情,反而,他們有著軍人一樣的端莊肅穆,和威嚴。

因為出土保護不完全完整,所以有的兵馬俑也是破損的,但是在這破損中發現,兵馬俑裡面完全是空的。

相關專家也曾對這兵馬俑做過核磁共振,他們在這裡面完全找不到關於人體的任何物質。

比如人體骨骼這些東西,都沒有。

因此,關於兵馬俑是不是用活人燒制而成的,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就一目了然了。

不過在兵馬俑身上還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這些兵馬俑的彩繪中,他們的眼睛和皮膚都是粉紅色的,面部描繪得很細膩,表情也很到位,是眼白是白色的,眼珠是黑色的,頭發胡須都是黑色的,肌膚非常有質感。

此外,在兵馬俑身體上面,或者某個隱秘的角落,工匠們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發現了陶工名有80個,還有一些在名字前面還有地址,這也說明,其實對於這些陶工來說,也想在秦始皇陵墓中留下一點點自己的痕跡再離開,就像人們寫下『到此一遊』的心情是一樣的。

既然不是活人做的那為什麼姿勢如此痛苦、奇怪呢?

這點,我們就要講到兵馬俑的類型了。

兵馬俑的分類,多是根據他們的等級來劃分的。

不同的官爵有著不同的著裝和神色。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軍士俑

一般戰車上有二十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

他們身著長樓,外面有一件披館甲,手上持有長矛。

是在戰車上的形象。

2.立射俑

立射俑穿輕戰袍,束發。

裝扮比較靈活。

以弓箭為武器。

3.跪射俑

和立射俑不同的是,跪射俑身上有一定的披甲做防護。

右膝跪地,雙手呈握弓狀。

他們的鞋底,疏密有效的十腳校工匠細致地刻畫出來,能反映出當時的匠人的工匠手藝,也能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況。

4.武士俑

武士俑就是普通士兵,他們的身高非常高,可達1.8米。

在秦始皇陵墓中數量最多。

根據服裝造型可分為兩類。

一是戰袍武士,一是跑甲武士。

他們作為主要的戰爭力量分佈在整個軍陣之中。

5.軍吏俑

軍吏俑在秦始皇陵墓中出土極少,不足10件。

他們神色非常肅穆,威嚴。

手持利劍,長矛等武器。

6.騎兵俑

騎兵俑常見的形象為一手牽馬,一手持弓。

身披軍吏俑。

與獨立的戰車相配合。

雖然兵馬俑數量多,但他們不是機械的千篇一律的工廠模具。

相反,在神色表情上,他們非常的別致,有『千人千面』的美稱。

為什麼他們數量這麼多,神色還能做到各具特色的呢?

為何這麼多俑都能做到精致且神態各異呢?

因為在古代,匠人們崇尚寫實,而且手法嚴謹。

尤其是在五官和臉型上,雕刻得非常細致,表情栩栩如生。

每一個兵馬俑,都有各自的特征和神情。

不僅是一個陶俑,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在對於燒築上,他們更是特別下苦心。

整個兵馬俑上的造型上,不管是從頭發,胡子,手還是腳。

他們都不一樣。

而且,兵馬俑其實是有顏色的,隻是在出土以後被快速氧化,迅速褪色。

目前,秦始皇墓並沒有完全開采完,隻開采到了20%。

它是中華文化的一塊瑰寶。

而且對於如何開采,能防止它不被氧化,大家都在做著深刻的研究,因為秦始皇陵墓非常龐大, 而且跨越整個驪山。

要想開采完,必須要做研究,要怎麼做到技能繞過山,還不傷害陵墓,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因此,兵馬俑目前仍處在修復階段。

未來需要如何開發陵墓,需要更多的科技手段。

兵馬俑千人千面的匠人精神正是我們現在文化所缺少的部分,快速發展的當今生活,已經很少有精湛的匠人了,我們的生活缺少了這一種精湛的美,很多東西都是千篇一律,一個樣子。

人們的心也變得急躁,慢不下來。

在追求快節奏的生活下,我們能否慢一點,好好看看我們的文化,傳揚我們的文化,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優秀的文化發展弘揚,並且傳承下去。

這是我們現代人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