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長城絕對稱得上是『勞民傷財』。
長城的規模空前,就算是放到今天建築水平發達的時代,完成它的建設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根據相關記載,秦為了修築長城前後共動用了近百萬工匠,按照人口比例來看,這個數字就像如今的上千萬人去同時施工一般,其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這麼多工匠來這裡幹活是需要吃飯的,有經濟學家根據貨幣匯率計算出百萬人一起吃飯將要花費180個億,再加上建築材料方面的巨額花費《青石、砂漿、土方》,每公裡長城建造下來的費用大概在1.2億人民幣左右,那麼五千公裡就是6000億,這個數字還是非常龐大的。
而這個過程中無數百姓身死,為後來的農民起義埋下了伏筆。
『遣蒙恬築長城,東西數千裡,暴兵露師常數十萬,死者不可勝數,僵屍千裡,流血頃畝,百姓力竭,欲為亂者十家而五』——《史記》
那麼該工程既然有如此花費,始皇為何執意要修建他呢?
首先長城對於保護漢民族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起到了無可代替的作用。
一提到『防禦』,我們總認為是被動的。
但是《戰爭論》中卻提到了『積極防禦』的概念,而秦始皇修建長城也正是一種積極防禦。
賈誼在他的《過秦論》中寫到:『蒙恬北築長城而守籓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也就是說,秦始皇並不是在匈奴的壓制下而被動設防,而是在『卻匈奴七百餘裡』,取得戰略要地的情況下才修建了長城。
在建立長城的同時,蒙恬還以長城為據點,多次主動出擊匈奴。
與丟失燕雲十六州而吞重兵在北部邊境相比,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性質顯然是積極的。
單看我們中國的歷史或許看不出來,我們可以和印度拿來對比一下。
印度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就先後被雅利安人、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突厥人、蒙古人占據,到了19世紀中葉又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在這段混亂的歷史中,印度本地人一直作為最底層的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受盡了欺負。
讓人驚訝的是,除了英國之外,所有的外來民族進入印度都是走的同一條線路,那就是印度西北部的喀佈爾河谷。
這河谷本來占據絕對的地理優勢,易守難攻,可不知為什麼,印度本地人也好,後來征服這個地方的馬其頓人和突厥人也好,都沒有控制這塊險要區域的意識,他們甚至連個河谷都沒有修築,結果就變成了虎去狼來,驅之不絕,想想也實在是可悲。
反觀咱們的國家的歷代王朝,別說一個河谷了,凡是兵家必爭之地都會建立要塞,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修築的萬裡長城,奠定了中國歷史上國防事業的基礎。
所以啊,現在的很多人隻知道批判秦始皇修長城勞民傷財,殊不知長城的修建極大增加了遊牧民族南下的成本,再者說了,要是沒有長城作為依托,衛青、霍去病遠征匈奴將更加困難。
一句話,要是沒有萬裡長城,中國的歷史會不會重蹈印度的覆轍都很難說。
其實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始皇也沒有做『賠本』的買賣,修長城主要是防備匈奴,而從防備匈奴所預算的花費來看,修長城反而可以省下很多錢。
第一點,從兵員素質方面分析,中原王朝素來以步兵為主,本國出產的馬匹遠不如遊牧民族那般壯碩,況且秦統治的子民基本都是以務農為主的農民,如果在打仗之前把他們征調過來,還必須對他能進行一些軍事化訓練。
抗擊匈奴主要靠國家的騎兵,可農民幾乎都不會騎馬,就算會騎馬的也不會馬上作戰,所以從戰馬的采集開始,國家就要撥給騎兵訓練和裝備等方面大量的資金,就算是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這些騎兵上了戰場也沒有太好的效果,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第二點,從糧食征運方面看。
古代戰爭主要拼的就是糧食,隻有糧食不斷到位的軍隊才能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中原打遊牧民族基本都是『遠征』,糧食得運輸需要有一個長長的『專線『,這期間的運糧全憑人力和畜力,按照當時的記載來看,想要把一石糧運送到前線,運糧的軍士就需要吃掉不少。
況且在運輸的路上還會有一些虧損,這樣算下來運糧的花費是非常驚人的。
所以在漢朝之時,雖然武帝一心伐擊匈奴,但是國家的經濟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慢慢摧毀,以至於漢很快就進去了衰敗期。
反觀匈奴那邊,人家天生就是生活在馬背之上,不但馬匹素質高於中原,而且兵員素質也能以一抵二,況且他們在打仗之時完全不用擔心糧草運輸問題。
基本都是走到哪裡搶到哪裡,每個人的戰馬上都有足夠食用的糧食,這也是他們熱衷於搶掠活動的根本。
如此一來中原騎兵在他們面前幾乎沒有一點優勢,費了巨大財力和人力訓練出的騎兵,在別人面前也不是對手,這樣的損耗沒有幾個君主願意承受。
換句話說,跟他們打仗,贏了也是輸,怎麼算都是虧本兒的買賣。
所以在權衡之下,修建長城反而有更大的經濟效益,並且該工程在抵禦遊牧民族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始皇的這步『棋』落的還是非常不錯的。
隻不過當時秦朝天下初定,休養生息才是第一要務,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利於安撫民心,秦始皇他太急了。
隻能說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