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佈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韓信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
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
劉邦采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關中。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
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於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表面意思是飛鳥被打完了,好弓箭也就失去作用了。
漢朝建立後,韓信被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後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
後呂後又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鐘室,夷其三族。
今天小編要說道的就是漢朝開國功勛——韓信及其介紹下韓信墓前的兩詩句。
歷史上對韓信有許多評價,其中有一種評價,小編認為非常貼切:『亡楚歸漢,定策漢中,擒魏取代,破趙挾燕,東擊齊而南滅楚於垓下,兵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戴震主之威,攜不賞之功』
其實這一評價對其功過是非和人生悲劇也做了透徹的分析。
我們知道韓信是一個歷史名人,他的名,靠的是屢戰屢勝、從無敗績的軍事奇跡。
後世傳奇中與韓信有關的歷史典故也很多比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等等。
韓信墓前的祠堂中有個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這短短10個字,雖沒有唐詩的恢宏,也沒有詩詞的婉約,卻是微言大義,道盡了韓信一生之事,點出了韓信一生中掌握其生死存亡的三個人:蕭何、漂婦和呂後。
第一句,生死一知己
這個『知己』便是蕭何,正所謂韓信成也蕭何敗蕭何。
秦朝末年,全國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
韓信一開始是在項羽帳下從軍,但是一向孤傲的項王,從未重用過名不見經傳的韓信。
韓信自感無出頭之日,氣憤之下投到漢王劉邦麾下,沒成想劉邦一開始也沒重用他,他又一次憤然離去,於是『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極力向劉邦薦舉韓信,這一歷史典故也成為美談,後韓信果然被封為大將,立下汗馬功勛,此為成也蕭何。
後來,劉邦順利幹掉項羽,建立大漢王朝,當了皇帝,開始猜疑功高震主的韓信。
韓信敏銳覺察到此事以後,便聯盟夏陽侯陳豨密謀造反。
不料被蕭何識破,於是蕭何用計將韓信引誘到長樂宮,後來被呂後斬首,此為敗也蕭何。
第二句,存亡兩婦人
這兩婦人,又是指哪兩位婦人呢?
這就要說到韓信投軍從戎之前。
韓信少年時雖有才能卻得不到別人的賞識,做生意又不善於謀劃,所以隻好寄人籬下,受到人們的辱罵和鄙視。
有一次,韓信在淮陰城下釣魚,眼看已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還沒有地方可去,就到河邊溜達。
河邊有一些老年婦女在漂洗棉絮,看見韓信饑餓難耐的樣子,就把自己的飯菜拿出來給韓信吃,這樣連著十幾天,韓信非常感激,發誓以後定要重報這位老大媽。
老人聽了這話後,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根本沒有指望你來報答』後來,人們就有這個典故來表示饋贈食物。
宋代蘇軾的《石塔寺》就運用了這個典故:『雖知燈是火,不悟鐘非飯。
山僧異漂母,但可供一荒』可謂是這位老婦給了韓信『生』。
而另一位婦人,我想略知歷史的人都會清楚,是劉邦的老婆呂後。
漢高祖十一年春,淮陰侯韓信被告『謀反』,呂後就與蕭何一起用計,最終把韓信誅殺了。
可謂是這個女人給了韓信『亡』。
呂後殺韓信,在外人看來是幫劉邦解決難題,其實是呂後為了自己而已,她是為了掃清障礙,為了自己以後專權,掌控天下做鋪墊,可惜這些劉邦都未能看清,後來還因為呂後的勸說,又把彭越給處死了。
劉邦和彭越的慘死,引起了英佈等異性王的兔死狐悲之感,導致他們紛紛起兵反抗。
最後,導致劉邦不得不拖著虛弱之身前去征討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讓劉家天下險些落入呂氏之手。
韓信英雄一生,可是有趣的卻是,他的生死命運竟然掌握在兩個女人手上。
存亡兩婦人,不可謂不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