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李斯,才能出眾,為何鬥不過趙高一個宦官?《網路歷史》

李斯是一位聰明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心懷大志的野心家,但趙高卻是一位陰謀家,政治家是玩不過陰謀家的。

都說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運氣,而是選擇。

人生的選擇不同,所邁向的人生之路也不盡相同。

李斯最後的失敗,無非是她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他原本是楚國的一個小縣城的小官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庸庸碌碌本該就這樣過了一生。

可李斯為茅廁老鼠所明悟,他明白處在陰暗不良的條件裡,限制住了自己的發揮,即便有著再大的才華也會最終泯然於眾人。

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

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這就是典型的老鼠哲學,現在被我們引用為人要想有所發展,那就應該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最後能夠一展拳腳。

於是李斯不甘平庸,不再留戀『郡小吏』的位子,而是辭官不做投奔了儒學大師荀子,學習治理天下之道。

這是李斯人生當中的第一個重要選擇。

李斯學有所成之後,立刻拋棄了儒家提倡的『仁愛思想』,轉而提出『依法治國』的法家思想。

這說明李斯是一個堅持自我的人,他認為對的事情,哪怕天下人都反對,他也一定要去做。

李斯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仔細研究天下大勢,他認為六國皆弱,唯有秦國一家獨大,於是李斯選擇了秦國。

這是李斯人生當中的第二個重要選擇。

李斯先是投奔呂不韋,然後利用呂不韋的地位去巴結秦王嬴政。

他向嬴政述說一統天下的方法,李斯的言論恰巧迎合了嬴政的野心,從此李斯成為嬴政的心腹之臣。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李斯被拜為丞相。

這是李斯人生當中的第三個重要選擇。

李斯的人生如同一場主題為『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勵志電影。

《從一郡小吏到一國丞相這絕對稱得上勵志了。》

李斯的成功之路源於他總是能選擇正確的方向,而李斯的『死亡之路』也和『選擇』有關。

秦始皇是一位『短命』的皇帝,他在第五次巡遊的時候不明不白的死了,而死的時候隻有趙高、李斯、胡亥這三個人知道。

趙高主張立胡亥為新君,便極力拉攏李斯入夥。

李斯非常了解秦始皇,深知秦始皇喜歡的兒子是公子扶蘇,所以李斯一開始並沒有登上趙高的賊船。

而且當時的李斯其實是不願意和趙高同流合污的,因為李斯是一個讀書人,對於趙高這個宦官,他是從心底裡看不起的,再加上胡亥的為人他也清楚,是典型的『吃啥啥不行,幹啥啥不剩』的,所以在他心中,覺得扶蘇才是能夠擔起秦王朝重任的人。

可是善於攻心的趙高,對於這個老迂腐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去對付,他對李斯隻是說了一句『功高孰與蒙恬?

就論功勞來說,李斯的功勞一定比蒙恬的大,但這是對秦王朝,對秦始皇來說。

要知道扶蘇最為信任的便是蒙恬,蒙恬可以說是扶蘇的心腹,而趙高的這句話就是為了點醒李斯,別看你現在是大秦朝的丞相,這一切都是秦始皇給的,可現在秦始皇去世了,能給你這些的隻有胡亥,隻有他趙高。

如果扶蘇順利的當上了秦始皇,扶蘇一定會選擇蒙恬作為丞相的不二人選,所以扶蘇的去世,代表了李斯的下臺。

李斯是法家集大成者的代言人,而公子扶蘇明顯是親儒思想,政治理念,政治主張完全相悖,所以於公於私李斯都不可能去支持公子扶蘇。

一旦扶蘇順利登基,那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政治主張必然會被撇棄,而李斯也肯定不可能會有什麼未來可言。

所以,戀棧權位也好,為了讓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改弦更張也罷,李斯都沒有任何理由,去支持扶蘇。

或是因為權勢,或是因為理想,李斯別無選擇,隻好坑害扶蘇支持胡亥登基……

此刻,李斯終於走錯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步棋。

如果李斯與蒙家兄弟冰釋前嫌,共同幫助扶蘇登基,李斯雖然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丞相之位,但最起碼能夠功成身退,不至於慘死在趙高的手裡。

話說胡亥登基為帝之後,趙高便盯上了李斯的位子,趙高屢次在胡亥面前給李斯難堪,離間胡亥與李斯之間的關系。

李斯畢竟位高權重,門生滿天下,趙高並不想逼死李斯,他隻想逼迫李斯告老還鄉,可李斯卻不甘心被趙高玩弄,一直處心積慮的想要反擊。

李斯在一次宴會上得到了和胡亥獨處的機會,李斯抓住機會向胡亥大吐苦水, 告發趙高的違法行為,企圖致趙高與死地。

事後,胡亥將李斯的話全部告訴了趙高,自此趙高對李斯動了殺心。

這裡,李斯又走錯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步棋。

其實以李斯的地位和勢力來說,弄死趙高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暗殺、兵變……等等,可李斯偏偏選擇了最愚蠢的方法。

動了殺心的趙高,通過種種手段偽造李斯企圖謀反的證據,胡亥輕信了趙高的讒言,一怒之下將李斯下了大獄,不久之後李斯被處死。

李斯錯就錯在太過於貪戀高位,失去了睿智判斷,直到臨死才醒悟,自己貪念。

李斯錯在他過於貪戀相位,然後他選擇保持相位的方式是與小人趙高合作。

有錯誤的想法,選擇了錯誤的辦法。

所以李斯並不是被趙高害死的,而是被自己蠢死的,人生很簡單,也很復雜,一步對步步對,一步錯步步錯,李斯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走向死亡是必然的結果,也是無法逃脫的結果。